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53306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有加湿室的冰箱。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在物品存放过程中对物品分类存放要求越来越高。鉴于目前的冰箱冷藏室及保湿间室湿度偏大现状,本发明设置多个功能间室,可同时满足对不同湿度物品存放需求。
[0003]现有冰箱加湿方法通常在冷藏间室内设置加湿剂,但是这种方法需要经常更换加湿剂,使用不方便且造成成本升高。现有的另一种加湿方法为通过设置保湿间室的密封间隙大小来调节湿度,但是这种结构设计和操作较复杂,现有的还有一种加湿方法为通过在储物容器上方的盖体上设置凹凸的图案对湿冷空气冷凝结水,实现对储物容器内部进行加湿,但是现有的凹凸图案在凝结水滴时,容易形成向下掉落的水滴至储存容器内,容易导致食物的腐烂。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冰箱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加湿室的冰箱。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具有冷藏间室、向冷藏间室内通风的进风口以及安装在冷藏间室内的加湿室,所述加湿室包括第一抽屉以及遮盖于所述第一抽屉上方的搁板,所述搁板设有搁板底壁及自所述搁板底壁向上内凹的若干棱锥,所述棱锥具有若干相互衔接的锥形面以及形成于所述锥形面之间的储水空间。
[000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棱锥在所述搁板底壁上形成若干棱锥组,若干所述棱锥组在所述搁板下方呈矩阵排列,每个所述棱锥组由若干棱锥成十字形排列。
[000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搁板还设有自所述搁板底壁向下凸出的若干肋条,若干所述肋条相互交错以形成多个窗格,每个所述窗格内设有一个或多个所述棱锥组。
[000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藏间室内还设有与所述加湿室并排的干燥室,所述干燥室包括与所述第一抽屉并排的第二抽屉及遮盖于所述第二抽屉上方的密封盖,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抽屉的内部相连通。
[00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抽屉包括一抽屉底壁及自所述抽屉底壁两侧向上延伸的两抽屉侧壁,每个所述抽屉侧壁顶部设有向上延伸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顶端与所述抽屉侧壁的顶端通过第一斜面相连接。
[00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盖包括一盖顶壁、自所述盖顶壁两侧向下延伸的两盖侧壁及自两所述盖侧壁底端向外翻边延伸的且与所述抽屉侧壁相接触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及所述盖侧壁向上凹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顶端通过第二斜面相连接,当所述第二抽屉被抽出或推进所述冷藏空间时,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能够产生相互滑动。
[00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抽屉还包括位于所述抽屉侧壁前端的抽屉门体,所述密封盖的前端横设有一条状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一密封件,当所述第二抽屉被推进至所述冷藏间室内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抽屉门体相抵触。
[00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盖还包括位于所述盖侧壁后端的盖后壁、自所述盖后壁底端向外翻边的第二延伸部及自所述第二延伸部继续向外翻折并竖直位于所述盖后壁后侧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挂扣件。
[00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盖上方设有所述搁板,所述搁板的后端设有向下延伸的且与所述第一挂扣件相配合的第二挂扣件。
[00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抽屉与第二抽屉之间设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具有位于两侧的两板侧壁,两所述板侧壁上分别设有相背的两滑道,每个所述侧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滑道相对的胆筋结构。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冰箱通过在第一抽屉上方的搁板上设置内凹的若干相互毗邻的棱锥,以增大所述搁板与第一抽屉内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使凝结形成的水珠储存于所述储水空间内,避免形成的水珠应自重过早滴落至所述加湿室内而导致加湿室内的食物腐烂,从而使得储存在加湿室内的食物能够长时间保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冰箱除壳体以外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发明搁板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发明搁板与干燥室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发明搁板与干燥室从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发明密封盖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6是图1中去除抽屉门体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7是图1中去除干燥室和加湿室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8是对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9是对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
[0027]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未图示),包括冷藏间室10、设于所述冷藏间室10内的内胆壁20、位于所述内胆壁20后侧的风道26、横设于所述冷藏间室10内且固定在所述内胆壁20上以将所述冷藏间室10上下分隔成若干冷藏空间11的搁板24、并排设于其中一所述冷藏空间11内的干燥室30和加湿室40,以及竖直设置在所述干燥室30和加湿室40中间以将所述冷藏空间11分隔成左右两部分的间隔板50。
[0028]所述内胆壁20包括位于下方的底壁21、自所述底壁21两侧向上延伸的两侧壁22、分别设于两所述侧壁22上且向所述冷藏空间11凸出的胆筋结构23及位于所述侧壁22后端且自所述底壁21向上延伸的后壁25。所述底壁21上方的所述侧壁22上横设有所述搁板24以将所述冷藏间室10隔出的所述冷藏空间11。所述后壁25的后侧设有带有蒸发器的所述风道26,所述干燥室30后侧的所述后壁25上设有连通所述干燥室30内部的进风口 251,所述进风口 251被设置于所述风道26上。
[0029]参见图2,所述搁板24具有位于底部的隔板底壁241、自所述隔板底壁241向下朝向所述加湿室40凸出的若干肋条242以及自所述隔板底壁241向上内凹的呈矩阵排列的若干棱锥组244。所述若干肋条242相互垂直交错以形成多个窗格243,每个所述窗格243内设有一个或多个所述棱锥组244。每个所述棱锥组244包括呈十字排列的若干棱锥245。
[0030]每个所述棱锥245包括内凹于所述搁板底壁241内部一端的顶尖2451、自所述顶尖2451向所述搁板底壁241发散延伸的若干棱2452及由任两个相邻的所述棱2452夹设形成的且汇集于所述顶尖2451的若干棱锥面2453。若干所述棱锥面2453相互衔接以形成所述储水空间246。若干所述棱锥面2453能够增大所述搁板24与所述冷藏间室10内的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凝结形成的水珠能够被储存于若干所述储水空间246内,每个所述棱锥245的多个棱锥面2453形成较大的吸附面,加大了水滴的吸附力,从而避免形成的水珠因自重而过早地滴落至所述加湿室40内的食物上,造成所述加湿室40内的食物腐烂。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棱锥245的棱数为四个且呈金字塔形。
[0031]所述进风口 251位于所述干燥室30的后侧。通过在所述干燥室30壁体上设置与所述进风口 251相对的缺口 252,带有蒸发器(未图示)的所述风道26内的干冷空气能够通过所述进风口 251和所述缺口 252进入所述干燥室30的内部,所述干冷空气将所述干燥室30内湿冷空气通过干燥室30与密封盖32之间的间隙(未标号)排出所述干燥室30,以降低所述干燥室30内部的湿度,从而使得所述干燥室30的储存物保持干燥。
[0032]参见图3-图5,所述干燥室30包括第二抽屉31及遮盖于所述第二抽屉31顶端的密封盖32。当所述第二抽屉31被抽离所述冷藏空间11时,所述密封盖32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抽屉31产生向下的位移;当推进所述第二抽屉31至所述冷藏空间11内部时,所述密封盖32被所述第二抽屉31向上顶移,以使所述密封盖32较密封的盖于所述第二抽屉31顶部。
[0033]所述第二抽屉31包括一抽屉底壁311、自所述抽屉底壁311两侧向上延伸的两抽屉侧壁312、位于所述抽屉侧壁312后端且自所述抽屉底壁311向上延伸的抽屉后壁316及位于所述抽屉侧壁312前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