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机组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378537阅读:来源:国知局
三换向组件6的第一接口 η与第三接口 q连通。在该种情况下,热泵机组100的第一级循环系统和第二级循环系统中冷媒流向具体如下:
[0069]第一级循环系统:从第一压缩机11排出的冷媒通过第一换向组件51的第一阀口e和第三阀口 g排入到第三换向组件6处,然后从第三换向组件6的第一接口 n、第三接口q流向中间冷却器8的第一换热通路xl,从第一换热通路xl流出的冷媒通过第二节流元件32进行节流降压,从第二节流元件32流出的冷媒排入到水侧换热器4中进行换热,从水侧换热器4排出的冷媒通过第一换向组件51的第四阀口 h和第二阀口 f排回到第一压缩机11中。
[0070]第二级循环系统:从第二压缩机12排出的冷媒通过第二换向组件52的第五阀口i和第七阀口 k排入到第二室外换热器22中进行换热,从第二室外换热器22排出的冷媒通过第三节流元件33进行节流降压,从第三节流元件33流出的冷媒流向中间冷却器8的第二换热通路x2,从第二换热通路x2流出的冷媒通过第二换向组件52的第八阀口 m和第六阀口 j排回到第二压缩机12中。
[0071]其中,第一级循环系统的位于第一换热通路Xl中的冷媒与第二级循环系统的位于第二换热通路x2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
[0072]简言之,热泵机组100处于低环温除霜循环模式运行时冷媒循环流程为:
[0073]冷媒在第一级循环系统中的流程为:第一压缩机11 一第一换向组件51—第三换向组件6—中间冷却器8—第二节流元件32—水侧换热器4一第一换向组件51—第一压缩机11,中间冷却器8为冷凝器,水侧换热器4为蒸发器。
[0074]同时,冷媒在第二级循环系统中的流程为:第二压缩机12—第二换向组件52—第二室外换热器22—第三节流元件33—中间冷却器8—第二换向组件52—第二压缩机12,中间冷却器8为蒸发器,第二室外换热器22为冷凝器。
[0075]因此从上述说明可知,热泵机组100的冷媒循环系统为复叠式系统。
[0076]在第一级循环系统中,第一压缩机11的排气可以通过第一换向组件51和第三换向组件6的控制和换向实现通向水侧换热器4、中间冷却器8、第一室外换热器21中的任意一个换热器的转换。
[0077]同时,在第一级循环系统中,通过第一换向组件51、第三换向组件6的控制和换向,可以实现水侧换热器4为蒸发器、第一室外换热器21为冷凝器的循环,或者实现水侧换热器4为冷凝器、第一室外换热器21为蒸发器的循环,或者中间冷却器8为蒸发器、水侧换热器4为冷凝器的循环系统,或者中间冷却器8为冷凝器、水侧换热器4为蒸发器的循环系统。
[0078]在第二级循环系统中,第二压缩机12排气可以通过第二换向组件52的控制和换向实现通向中间冷却器8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2中的任意一个换热器的转换。
[0079]在第二级循环系统中,通过第二换向组件52的控制和换向,可实现中间冷却器8为蒸发器,第二室外换热器22为冷凝器的循环系统,或者实现中间冷却器8为冷凝器,第二室外换热器22为蒸发器的循环系统。
[0080]在热泵机组100为制冷模式、高环温制热循环模式运行时,热泵机组100的双级循环不启动,只启动单级循环,这样,热泵机组100在制冷过程中,可采用能效高的冷媒介质循环系统,保证制冷高效运行,解决了常规机组运行效率差,甚至无法运行制冷的问题。
[0081]当热泵机组100为低环温制热循环时,热泵机组100开启双级循环,提供了强劲热量,解决常规机组在低环温环境下无法制热的问题。同时可以在低环温制热过程中,当需要除霜时也采用双级循环,解决常规机组除霜时热量损失过大、除霜不干净问题。
[008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机组100,在制冷和高环温制热时采用单级循环,解决常规机组运行效率差,甚至无法运行制冷的问题。在低环温制热循环时采用双级循环,提供强劲热量,解决常规机组在低温环境下无法制热的问题。
[008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热泵机组100的结构描述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的结构,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机组100还可根据需要增设其他构件,下面参考图6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热泵机组100的结构。
[0084]由图6可知,实施例二的热泵机组10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热泵机组100的结构大体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85]所不同的是,在实施例二中,如图6所示,热泵机组100还包括第一单向阀71,第一单向阀71与第一节流元件31并联,第一单向阀71在从第一室外换热器21到水侧换热器4的方向单向导通。也就是说,通过设有第一单向阀71,从第一室外换热器21流出的冷媒可以经过第一单向阀71流向水侧换热器4,从水侧换热器4流出的冷媒无法通过第一单向阀71流向第一室外换热器21。其中,第一单向阀71也可由通断开关替代,具体地,该处通断开关可为电控阀或手动阀等,例如,通断开关可为电磁阀、球阀、角阀等,当冷媒从第一室外换热器21到水侧换热器4的方向流动时,该通断开关打开,当冷媒从水侧换热器4到第一室外换热器21的方向流动时,该通断开关关闭。
[0086]另外,如图6所示,热泵机组100还包括第二单向阀72,第二单向阀72与第二节流元件32并联,第二单向阀72在从中间冷却器8到水侧换热器4的方向上单向导通。也就是说,通过设有第二单向阀72,从中间冷却器8流出的冷媒可以经过第二单向阀72流向水侧换热器4,从水侧换热器4流出的冷媒无法通过第二单向阀72流向中间冷却器8。其中,第二单向阀72也可由通断开关替代,具体地,该处通断开关可为电控阀或手动阀等,例如,通断开关可为电磁阀、球阀、角阀等,当冷媒从中间冷却器8到水侧换热器4的方向流动时,该通断开关打开,当冷媒从水侧换热器4到中间冷却器8的方向流动时,该通断开关关闭。
[0087]进一步地,在图6所示第二实施例中,热泵机组100还包括:第四节流元件34和第三单向阀73,第四节流元件34串联在第二节流元件32和水侧换热器4之间,第四节流元件34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第三单向阀73与第四节流元件34并联,第三单向阀73在从水侧换热器4到中间冷却器8的方向上单向导通。也就是说,通过设有第三单向阀73,从水侧换热器4流出的冷媒可以经过第三单向阀73流向中间冷却器8,从中间冷却器8流出的冷媒无法通过第三单向阀73流向水侧换热器4。
[0088]其中,第四节流元件34为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毛细管中的至少一个。第三单向阀73也可由通断开关替代,具体地,该处通断开关可为电控阀或手动阀等,例如,通断开关可为电磁阀、球阀、角阀等,当冷媒从水侧换热器4向中间冷却器8的方向流动时,该通断开关打开,当冷媒从中间冷却器8向水侧换热器4的方向流动时,该通断开关关闭。
[0089]由上述连接关系可知,第四节流元件34、第一单向阀71、第二单向阀72、第三单向阀73均包括在第一级循环系统内。
[0090]在第二实施例中,当热泵机组100处于制冷模式运行时,第一压缩机11开启,第二压缩机12关闭。第一换向组件51的第一阀口 e和第三阀口 g连通且第四阀口 h与第二阀口 f连通,第三换向组件6的第一接口 η与第二接口 P连通。由于第一接口 η与第三接口q不连通,因此冷媒不流经中间冷却器8及第二节流元件32。
[0091]从第一压缩机11的第一排气口 a排出的冷媒通过第一阀口 e和第三阀口 g排到第三换向组件6的第一接口 η处,之后冷媒通过第二接口 P流入第一室外换热器21中进行换热,从第一室外换热器21排出的冷媒通过第一单向阀71流向第四节流元件34进行节流降压,从第四节流元件34流出的冷媒进入到水侧换热器4中进行换热,从水侧换热器4流出的冷媒通过第四阀口 h和第二阀口 f排回到第一压缩机11中。
[0092]简言之,热泵机组100处于制冷模式运行时冷媒循环流程为:第一压缩机11 一第一换向组件51—第三换向组件6—第一室外换热器21—第一单向阀71—第四节流元件34—水侧换热器4一第一换向组件51—第一压缩机11。
[0093]在第二实施例中,当热泵机组100处于高环温制热循环模式运行时,第一压缩机11开启,第二压缩机12关闭。第一换向组件51的第一阀口 e和第四阀口 h连通且第三阀口 g与第二阀口 f连通,第三换向组件6的第一接口 η与第二接口 P连通。从第一压缩机11的第一排气口 a排出的冷媒通过第一阀口 e和第四阀口 h排入水侧换热器4中进行换热,从水侧换热器4流出的冷媒通过第三单向阀73流向第一节流元件31进行节流降压,从第一节流元件31流出的冷媒进入到第一室外换热器21中进行换热,从第一室外换热器21排出的冷媒通过第三换向组件6的第二接口 p、第一接口 η流向第一换向组件51,之后再通过第一换向组件51的第三阀口 g、第二阀口 f排回到第一压缩机11中。
[0094]简言之,实施例二中热泵机组100处于高环温制热循环模式运行时冷媒循环流程为:第一压缩机11 一第一换向组件51—水侧换热器4一第三单向阀73—第一节流元件31—第一室外换热器21 —第三换向组件6—第一换向组件51—第一压缩机11。
[0095]在第二实施例中,当热泵机组100处于低环温制热循环模式运行时,第一压缩机11开启,第二压缩机12开启,第一换向组件51的第一阀口 e和第四阀口 h连通且第二阀口f和第三阀口 g连通,第二换向组件52的第五阀口 i和第八阀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