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冷冻设备及其防凝露方法和防凝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5636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冷藏冷冻设备及其防凝露方法和防凝露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藏冷冻设备及其防凝露方法和防凝 露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凝露是由于高温、高湿的气体在遇到低温物体时,当达到露点温度而在低温物体 表面液化为液体的现象。由于如冰箱、冷柜等冷藏冷冻设备运行时,其箱体内的温度远低于 箱体外部的温度,箱体箱门的两侧、上横梁、中横梁以及门封等隔热部件由于直接受箱体内 部冷气的作用,在其表面容易产生凝露现象。为防止凝露,一般在这些隔热部件内表面粘贴 加热装置,通过电加热方式提高表面温度。目前,加热装置一般是按照固定周期进行加热。 由于冷藏冷冻设备的外部环境温度及湿度会发生变化,采用固定周期方式势必将做很多无 用功,这无疑增加了冷藏冷冻设备的能耗。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冷藏冷 冻设备的防凝露方法,其能够根据冷藏冷冻设备外部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其内部的温度 自动判断冷藏冷冻设备的隔热部件是否有凝露危险,从而更加智能地防止隔热部件产生凝 露,尽量减少额外能耗。
[0004]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设备和用于冷藏冷冻设备的防凝露系 统。
[000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设备的防凝露方法,包括:
[0006] 与远程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
[0007] 从所述远程服务器获取所述冷藏冷冻设备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所属 的季节信息;
[0008] 根据所述冷藏冷冻设备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所属的季节信息获得所 述冷藏冷冻设备外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0009] 根据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外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获得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外部环境 的露点温度;
[0010] 根据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外部环境的温度、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内部的温度以及所述 冷藏冷冻设备的隔热部件的隔热系数,获得所述隔热部件外表面的温度;
[0011] 根据所述露点温度和所述隔热部件外表面的温度判断所述隔热部件是否有凝露 风险;
[0012] 当判断所述隔热部件有凝露风险时,进行防凝露处理。
[0013] 可选地,通过下式获得所述隔热部件外表面的温度: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设备的防凝露方法,包括: 与远程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 从所述远程服务器获取所述冷藏冷冻设备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所属的季 节信息; 根据所述冷藏冷冻设备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所属的季节信息获得所述冷 藏冷冻设备外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根据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外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获得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外部环境的露 点温度; 根据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外部环境的温度、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内部的温度以及所述冷藏 冷冻设备的隔热部件的隔热系数,获得所述隔热部件外表面的温度; 根据所述露点温度和所述隔热部件外表面的温度判断所述隔热部件是否有凝露风 险; 当判断所述隔热部件有凝露风险时,进行防凝露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方法,其中通过下式获得所述隔热部件外表面的温 度:
其中,Tf表示所述隔热部件外表面的温度,T i表示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外部环境的温度, T2表示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内部的温度,h i表示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内部空气与所述隔热部件 内表面的隔热系数,h2表示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外部环境的空气与所述隔热部件外表面的隔 热系数,S表示所述隔热部件的厚度,λ表示所述隔热部件的隔热系数。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方法,其中根据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外部环境的温度和 湿度获得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外部环境的露点温度包括: 在焓湿图中查找与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外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相对应的露点温度,从而 获得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外部环境的露点温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方法,其中根据所述露点温度和所述隔热部件外表面 的温度判断所述隔热部件是否有凝露风险包括: 比较所述露点温度与所述隔热部件外表面的温度的大小; 若所述露点温度大于所述隔热部件外表面的温度,则判定所述隔热部件有凝露风险。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凝露方法,其中所述防凝露处理包括: 启动位于所述隔热部件上的加热装置,以将所述隔热部件外表面的温度升高至所述露 点温度。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凝露方法,其中所述防凝露处理还包括: 根据所述露点温度与所述隔热部件外表面温度的差值,使所述加热装置以相应的加热 功率对所述隔热部件进行加热。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凝露方法,在所述防凝露处理还包括: 使所述隔热部件外表面的温度保持在所述露点温度或高于所述露点温度一温度差值。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方法,其中 所述远程服务器上存储有所述冷藏冷冻设备与一用户终端的绑定关系信息; 所述远程服务器经由网络连接从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冷藏冷冻设备所处的地理位 置信息和当前时间所属的季节信息。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方法,其中 所述冷藏冷冻设备中设有WIFI模块,所述冷藏冷冻设备通过所述WIFI模块与所述远 程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方法,其中 从所述远程服务器获取所述冷藏冷冻设备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所属的季 节信息是通过所述冷藏冷冻设备以预设时间周期向所述远程服务器发送地理位置信息和 季节信息请求实现的。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方法,在获得所述隔热部件外表面的温度之前还包 括: 采集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内部的温度或者根据所述冷藏冷冻设备的温控器的档位获得 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内部的温度。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方法,其中所述隔热部件为位于所述冷藏冷冻设备 正面的隔热部件。
13. -种冷藏冷冻设备,包括: 网络连接模块,用于建立与远程服务器的网络连接; 数据接收模块,配置成从所述远程服务器获取所述冷藏冷冻设备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 和当前时间所属的季节信息; 处理模块,配置成根据所述冷藏冷冻设备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所属的季节 信息获得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外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根据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外部环境的温 度和湿度获得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外部环境的露点温度;并根据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外部环境 的温度、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内部的温度以及所述冷藏冷冻设备的隔热部件的隔热系数,获 得所述冷藏冷冻设备的隔热部件外表面的温度; 判断模块,配置成根据所述露点温度和所述隔热部件外表面的温度判断所述隔热部件 是否有凝露风险;以及 防凝露装置,配置成当所述隔热部件有凝露风险时对其进行防凝露处理。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藏冷冻设备,还包括: 内部温度获取模块,配置成: 采集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内部的温度或者根据所述冷藏冷冻设备的温控器的档位获得 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内部的温度。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冷藏冷冻设备,其中 所述内部温度获取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内部的温度传感器。
16.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藏冷冻设备,其中 所述防凝露装置包括位于所述隔热部件上的加热装置,配置成当所述隔热部件有凝露 风险时将所述隔热部件外表面的温度升高至所述露点温度。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冷藏冷冻设备,其中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段式加热丝或者多个独立控制的加热丝。
18.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藏冷冻设备,其中所述隔热部件为位于所述冷藏冷冻设 备正面的隔热部件。
19.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藏冷冻设备,还包括: 数据请求模块,配置成以预设时间周期向所述远程服务器发送地理位置信息和季节信 息请求,以从所述远程服务器获得所述冷藏冷冻设备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所属 的季节信息。
20.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藏冷冻设备,其中 所述远程服务器上存储有所述冷藏冷冻设备与一用户终端的绑定关系信息; 所述远程服务器经由网络连接从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冷藏冷冻设备所处的地理位 置信息和当前时间所属的季节信息。
21. -种用于冷藏冷冻设备的防凝露系统,包括:远程服务器,用户终端以及如权利要 求13-20中任一项所述的冷藏冷冻设备,其中 所述远程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建立网络连接,配置成从所 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冷藏冷冻设备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所属的季节信息; 所述冷藏冷冻设备配置成从所述远程服务器获取所述冷藏冷冻设备所处的地理位置 信息和当前时间所属的季节信息。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防凝露系统,其中 所述冷藏冷冻设备还配置成以预设时间周期向所述远程服务器发送地理位置信息和 季节信息请求; 所述远程服务器还配置成:存储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冷藏冷冻设备之间的绑定关系 信息,并将来自所述冷藏冷冻设备发送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季节信息请求转发至所述用户终 端; 所述用户终端还配置成:根据所述地理位置信息和季节信息请求,向所述远程服务器 发送所述冷藏冷冻设备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所属的季节信息。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设备及其防凝露方法和防凝露系统。该防凝露方法包括:与远程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从远程服务器获取冷藏冷冻设备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所属的季节信息;根据地理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所属的季节信息获得外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根据外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获得露点温度;根据外部环境的温度、内部的温度以及隔热部件的隔热系数,获得隔热部件外表面的温度;根据露点温度和隔热部件外表面的温度判断隔热部件是否有凝露风险;当判断隔热部件有凝露风险时,进行防凝露处理。本发明从远程服务器获取冷藏冷冻设备所处地理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所属的季节信息,并进而获得环境的温湿度,无需额外设置检测环境温湿度的传感器。
【IPC分类】F25D29-00, F25D21-04
【公开号】CN104880016
【申请号】CN201510275519
【发明人】张奎, 王宁, 刘明勇, 吴光瑞, 李士东, 郑桥, 陈庆
【申请人】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