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62679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冷藏或冷冻食品、饮料水等来储存的冰箱,尤其涉及具备释放鲜度保持成分的鲜度保持成分释放盒的冰箱。
【背景技术】
[0002]冰箱在绝热性的箱体内部的上部配置冷藏室,在中间部配置冷冻室,并在下部配置蔬菜室,各个储藏室彼此由绝热分隔壁划分以使导热较少。并且,最近的冰箱中公知有与上述的储藏室不同地设有储藏生肉、生鱼等动物性食品、沙拉等烹饪完毕的蔬菜且能够减压的减压储藏室的冰箱。通过利用真空栗使该减压储藏室减压,来减少减压储藏室的氧浓度而实现食品的防氧化和鲜度保持。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食品的储藏性能,提出了在该减压储藏室设置封入有抗氧化成分剂等鲜度保持成分剂的盒。
[0003]例如,日本特开2009-22228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技术,即,在形成于冰箱内的减压储藏室配置填充、内包抗氧化成分剂的抗氧化成分释放盒,作为抗氧化成分剂使用在大气压状态下不释放抗氧化成分、而在比大气压低的压力状态下释放抗氧化成分的抗氧化成分剂。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22287号公报
[0006]然而,这种抗氧化成分一般使用挥发性能较高的挥发性鲜度保持剂。考虑冰箱的使用期间等来决定该挥发性鲜度保持剂的填充量,若冰箱的使用期间变长,则与此相伴地使用的挥发性鲜度保持剂的填充量变多。除此之外,该挥发性鲜度保持剂因挥发性较强,所以额外需要填充量。然而,该挥发性鲜度保持剂的价格昂贵,从而有不推荐使用较多的量的挥发性鲜度保持剂的课题。因此,强烈需求一边维持该挥发性鲜度保持剂的功能,一边减少其填充量。
[0007]另一方面,在减压储藏室储藏烹饪完毕的蔬菜、或鸡肉、牛肉等切开的生肉、或生鱼片等生鱼,但生鱼、生肉等中脂质成分较多,从而也一并需求提高该脂质成分的抗氧化作用。为此,考虑使用具有脂质成分的抗氧化功能的脂溶性抗氧化成分剂。然而,该具有脂质成分的抗氧化功能的脂溶性抗氧化剂一般不易挥发,从而有在维持为较低的温度的减压储藏室内无法发挥充分的脂质成分的抗氧化作用的课题。另外,也产生在减压储藏室内设置容纳有挥发性鲜度保持剂的盒和容纳有脂溶性抗氧化剂的盒这两个盒使产品成本上升、产生减压储藏室的容纳量的减少等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冰箱,其具备新的鲜度保持成分释放盒,该新的鲜度保持成分释放盒通过抑制挥发性鲜度保持剂的挥发释放量而能够减少挥发性鲜度保持剂的填充量,并且,能够提高脂溶性抗氧化剂的释放性能而发挥脂质成分的抗氧化作用。
[0009]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透气性的第一容纳体容纳混合有挥发性鲜度保持剂(抗氧化剂、或抗菌剂、或混合它们的混合剂)和具有抑制挥发性鲜度保持剂的鲜度保持成分的挥发的量的脂溶性抗氧化剂的混合鲜度保持剂,将该第一容纳体容纳于非透气性的第二容纳体,并且利用连通第二容纳体的内部和外部的释放控制部来从混合鲜度保持剂释放挥发性的鲜度保持成分和脂溶性抗氧化成分。
[0010]发明的效果如下。
[0011 ] 根据本发明,利用脂溶性抗氧化剂来抑制挥发性鲜度保持剂的鲜度保持成分的挥发性能,从而能够减少挥发性鲜度保持剂的填充量。并且,利用挥发性鲜度保持剂的鲜度保持成分来改善脂溶性抗氧化剂的脂溶性抗氧化成分的释放性能,从而能够提高脂质成分的抗氧化作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使用本发明的冰箱的主视图。
[0013]图2是图1所示的冷藏室的纵向剖视图。
[0014]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冰箱的门打开的状态下的背面部的主视图。
[0015]图4是表示减压储藏室的结构的立体图。
[0016]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减压储藏室的内部的立体图。
[0017]图6是混合鲜度保持剂容纳体的立体图。
[0018]图7是沿长边方向剖切图6所示的混合鲜度保持剂容纳体的剖视图。
[0019]图8是图6所示的混合鲜度保持剂容纳体的俯视图。
[0020]图9是以X-X面剖切图8的混合鲜度保持剂容纳体的剖视图。
[0021 ] 图10是以Y-Y面剖切图8的混合鲜度保持剂容纳体的剖视图。
[0022]图11是鲜度保持成分释放盒的立体图。
[0023]图12是表示将混合鲜度保持剂的量不同的两个混合鲜度保持剂容纳体设置于减压储藏室的状态下以及设置于大气压下的状态下的鲜度保持成分的释放量的图。
[0024]图13是表示挥发性鲜度保持剂和混合鲜度保持剂的挥发性鲜度保持成分的释放量的图。
[0025]图14是比较在减压储藏室设置有挥发性鲜度保持剂和混合鲜度保持剂的情况下的、在减压储藏室保存的鸡肉的K值的变化的图。
[0026]图15是比较在减压储藏室设置有挥发性鲜度保持剂和混合鲜度保持剂的情况下的、在减压储藏室保存的竹荚鱼的DHA的变化的图。
[0027]图中:
[0028]82—减压储藏室,86—负压栗,83—门,90—混合鲜度保持剂容纳体,91 一第二容纳体,91A、91B—释放控制部,92—铝膜,93—纸膜,94 一第一容纳袋,95—挥发性鲜度保持剂,96—脂溶性抗氧化剂,97—鲜度保持成分释放盒,98—收放部,99 一通气孔,100—安装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使用附图详细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技术概念中在其范围内也包括各种变形例、应用例。
[0030]在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例之前,基于图1至图3对使用本发明的冰箱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冰箱的正面外观图,图2是表示图1的纵向剖面的剖视图。此外,图2中未示出制冰室的剖面。
[0031]图1以及图2中,冰箱1从上方开始具有冷藏室2、制冰室3以及上部冷冻室4、下部冷冻室5、蔬菜室6。此处,制冰室3和上部冷冻室4设为在冷藏室2与下部冷冻室5之间左右列排。此外,上部冷冻室4形成为容积比下部冷冻室5的容积小,来冷冻、储藏少量的食品。
[0032]而且,对于各储藏室的温度而言,作为一个例子,冷藏室2是约+3°C的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蔬菜室6是约+3°C?+7°C的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另外,制冰室3、上部冷冻室4以及下部冷冻室5是约_18°C的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此处,减压储藏室形成于冷藏室2的最下端。
[0033]冷藏室2在前方侧具备左右分割的对开(所谓的法式)的冷藏室门2a、2b。制冰室3、上部冷冻室4、下部冷冻室5、蔬菜室6分别具备拉出式制冰室门3a、上部冷冻室门4a、下部冷冻室门5a、蔬菜室门6a。
[0034]另外,在各门的储藏室侧的面,以沿各门的外缘的方式设有内置有磁铁的衬垫(未图示),并构成为,在各门的关闭时,与由铁板形成的冰箱外箱的凸缘、后述的各分隔铁板紧贴,从而抑制外部空气向储藏室内侵入、以及冷气从储藏室泄漏。
[0035]此处,如图2所示,在冰箱主体10的下部形成有机械室11,在其中内置有压缩机12。冷却器容纳室13和机械室11通过排水通路14而连通,从而能够排出冷却器26的除霜水。
[0036]如图2所示,冰箱主体10的箱外和箱内由绝热箱体15分隔,该绝热箱体15通过在内箱与外箱之间填充发泡绝热材料(发泡聚氨酯)而形成。另外,冰箱主体10的绝热箱体15安装有多个真空绝热材料16。冰箱主体10由上侧绝热分隔壁17划分出冷藏室2、上部冷冻室4以及制冰室3 (参照图1,图2中未图示制冰室3),并由下侧绝热分隔壁18划分出下部冷冻室5和蔬菜室6。
[0037]在冷藏室2的最下端且在上侧绝热分隔壁17的上表面配置有减压储藏室82,当为了取出该减压储藏室82内的食品而拉出减压储藏室门时返回大气压,若使减压储藏室门复位而关闭冷藏室门2a、2b并经过规定时间,则真空栗动作而使减压储藏室82减压。关于该减压储藏室82,将于后文进行说明。
[0038]另外,在下部冷冻室5的上部设有横向分隔部。横向分隔部在上下方向上分隔制冰室3、上部冷冻室4以及下部冷冻室5。另外,在横向分隔部的上部,设有在左右方向上对制冰室3与上部冷冻室4之间进行分隔的纵向分隔部。
[0039]横向分隔部和下侧绝热分隔壁18的前面以及左右侧壁前面一起与设于下部冷冻室门5a的储藏室侧的面的衬垫(未图示)接触。设于制冰室门3a和上部冷冻室门4a的储藏室侧的面的衬垫(未图示)通过与横向分隔部、纵向分隔部、上侧绝热分隔壁51以及冰箱主体1的左右侧壁前面接触,来分别抑制冷气在各储藏室与各门之间移动。
[0040]如图2所示,上部冷冻室4、下部冷冻室5以及蔬菜室6安装有在各个储藏室的前方配备的门4a、5a、6a。另外,在上部冷冻室4容纳、配置有上部冷冻储藏容器41,并在下部冷冻室5容纳、配置有上层冷冻储藏容器61、下层冷冻储藏容器62。并且,在蔬菜室6容纳、配置有上层蔬菜储藏容器71、下层蔬菜储藏容器72。
[0041]而且,分别通过将手放在未图示的把手部并向近前侧拉出制冰室门3a、上部冷冻室门4a、下部冷冻室门5a以及蔬菜室门6a,来拉出制冰储藏容器3b (未图示)、上部冷冻储藏容器41、下层冷冻储藏容器62、下层蔬菜储藏容器72。
[0042]详细而言,下层冷冻储藏容器62构成为,下层冷冻储藏容器62的侧面上部的凸缘部悬架在冷冻室门内壁上所安装的支承臂5d,在拉出冷冻室门5a的同时仅拉出下层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