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麦秸秆的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4838934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稻麦秸秆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农作物秸杆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稻麦秸秆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多达6亿多吨,其中大约0. 28亿吨用于造纸,1. 13亿
吨用于饲料,1. 08亿吨用于还田,3. 5亿吨用作燃料或者就地焚烧,近年来出现大面积的烧
荒现象,每年造成数亿吨生物质能源白白浪费,还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公开日为2007年7月18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 100999739,公布了一种蒸汽
爆破与碱性双氧水氧化耦合处理秸秆的方法,首先将秸秆进行汽爆和干燥处理,再经碱性
双氧水溶液处理;过滤后所得秸秆残渣干燥后,在PH4. 8的缓冲液中用纤维素酶酶解。汽爆
处理使部分半纤维素与少量木质素被破坏,再经碱性双氧水氧化,可进一步破坏部分半纤
维素以及大量木质素,秸秆中纤维素含量提高,酶解液糖浓度高,且酶解后纤维素酶可回收
再利用。
公开日为2001年9月12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 1312017,公布了一种秸秆理化处理法。将碎化后的农作物秸秆散状物料拌入添加剂送人压块机,其添加济包括氨化剂、碱化剂、生化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物料受压縮成型即物理处理时产生温度,在物理处理的同时,在温度作用下添加剂中的化学处理剂对农作秸秆产生化学作用,完成化学处理过程,处理加工后的块状粗饲料营养成份高,容重大,各种成份分布均匀,便于运输贮存。

公开日为2007年8月8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 101012404A,公布了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及其生产方法,生物质颗粒燃料由含水量在14%以下的粒度小于8mm的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燃料和红薯或马铃薯混合,然后压制成粒状或条状成型燃料,该发明用红薯或马铃薯代替化学粘合剂。 以上为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物理、化学处理的加工方法,或者是将农作物秸秆更好地用于饲料的方法,都是需要添加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只是所公布的工艺中添加剂的品种和成分不同而已,没有提供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稻麦秸秆的致密成型工艺。添加剂会影响成品的燃烧性能,还会出现新的污染,有背于发展洁净能源_生物能源的原则,我国包括欧美对添加剂都有严格的控制。 社会的需求把科学研究推向了前沿,各种处理秸秆的技术应运而生,致密成型技术是将废弃秸秆转化为优质商品燃料,减轻了化石能源消耗对环境的污染,并能够有效避免秸秆随地焚烧所引起的大气污染,促进了环保事业的发展,为减少秸秆焚烧现象提供了一条确实可行的途径。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秸秆成型、压块设备,大部分适用于玉米秸秆的压块和稻麦秸秆的打捆运输,不能适应将稻麦秸秆作为商品化生物能源所需要的致密成型工艺,在不加添加剂的情况下无法实现麦秸秆的致密成型,对于稻秸秆的适应性也较差。稻秸秆表面粗糙,压制成块后,秸秆之间连接紧密,加上稻秸秆为实心结构,导致稻秸秆块致密性较高,在燃烧过程中,位于中心部位的稻秸秆得不到充足的氧气,造成不完全燃烧,产生较大的烟雾,如果补入更多的空气,将造成秸秆在燃烧时的空气过剩系数过大,同时增大了排烟热损失。此外,稻秸杆的化学成分中无机成分含量占15%,而这些无机成分主要由钙、钾、铝、铁和二氧化硅等化合物组成,稻秸杆中的无机成分形成以糖类物质为骨架并搀杂硅类有机物的封闭层,成型后比较密实。 麦秸秆的表面特别光滑,其原始状态为管状的空心结构,其外表面有一层蜡状物,
使其胶合比较困难,成型性能较差,压制成高致密的麦秸秆块难度较大,降低压制密度,则
不易成型,即便成型也容易松散,由于麦秸秆块的致密性较差,在燃烧时配风较好,燃烧比
较充分但燃烧速度过快,此外同样体积的麦秸秆块,其重量远低于稻秸秆块。 综上所述,单一秸秆品种的压制,由于稻秸秆实心而粗糙、麦秸秆中空而光滑,各
自的秸秆块有着不同的缺陷,且单一品种秸秆的压制,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塞料,无法实现
大规模连续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稻麦秸秆的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一稻秸秆块中心区域
燃烧不完全,单一麦秸秆块不易成型、燃烧过快的问题,对稻麦秸秆进行混合致密成型处理和实现规模化连续生产。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稻麦秸秆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麦秸秆切碎成麦秸秆粒,将稻秸秆切碎成稻秸秆粒;再将麦秸秆粒与稻秸秆粒按比例混合;然后将混合的麦秸秆粒与稻秸秆粒压制成秸秆块或颗粒成品。 本发明利用麦秸秆与稻秸秆性状特点的互补性,将其混合压制而成秸秆块成品,各自弥补了对方的缺点,成型效果好,又易于完全燃烧,同时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不需要任何添加剂,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为广大农村的稻麦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一个便利途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麦秸秆粒的粒长度为4 lOOmm,稻秸秆粒的粒长度为4 lOOmm,麦秸秆粒与稻秸秆粒的混合比例为1 : (0.3 0.5),压縮比为1 : (3 5)。稻麦秸秆按以上粒度及比例混合,在压縮比1 : 3的情况下也能压縮成型,连续运行不堵塞,成品成型率高,成型物密度在400kg/m3左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麦秸秆粒的粒长度为40 60mm,稻秸秆粒的粒长度为40 60mm,麦秸秆粒与稻秸秆粒的混合比例为1 : 0.4,压縮比为1 : 4。稻麦秸秆按以上粒度及比例混合后,按压縮比为1 : 4进行压縮,成型率>90%,成型后的秸秆块的密度为750 900kg/m3,在此密度下秸秆块的燃烧性能最佳,热值约为煤的0. 8 0. 9倍。


图1为本发明的加工流程示意图。 图中1麦秸秆粒、2稻秸秆粒、3混合设备、4致密成型设备、5秸秆块成品。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需添加剂的秸秆成型工艺,如图1所示,该稻麦秸秆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将麦秸秆切碎成麦秸秆粒l,将稻秸秆切碎成稻秸秆粒2 ;再将麦秸秆粒1与稻秸秆粒2在混合设备3中按比例混合;然后将混合的麦秸秆粒与稻秸秆粒在致 密成型设备4中压制成秸秆块成品5。 合适的密度、成型率、能耗是秸秆生物质能源化的关键,密度太低不能成型,密度 太高会影响产量、能耗。麦秸秆粒及稻秸秆粒合适的粒长度为30 100mm,优选为30 80mm,麦秸秆粒与稻秸秆粒的混合比例为1 : (0.3 0.5),压縮比为1 : (3 5),在以上 参数下,秸秆块的生产性价比较好。 实施例一,麦秸秆粒的粒度为30 80mm,稻秸秆粒的粒度为30 80mm,麦秸秆粒 与稻秸秆粒的混合比例为l : 0.3,压縮比为1 : 4,秸秆块的密度为500 650kg/m 成型 率> 80%。 实施例二,麦秸秆粒的粒度为40 60mm,稻秸秆粒的粒度为40 60mm,麦秸秆粒 与稻秸秆粒的混合比例为l : 0.4,压縮比为1 : 4,秸秆块的密度为750 900kg/m 成型 率> 90%,其燃烧性能最佳,热值约为煤的0. 8 0. 9倍。 实施例三,麦秸秆粒的粒度为30 80mm,稻秸秆粒的粒度为30 80mm,麦秸秆粒
与稻秸秆粒的混合比例为l : 0.5,压縮比为1 : 4,秸秆块的密度为1100 1200kg/m 成
型率> 95%。密度加大对运输有利,但影响产量,能耗加大,也影响燃烧。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如将麦秸秆粒与稻秸秆粒进行
人工混合等,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稻麦秸秆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麦秸秆切碎成麦秸秆粒,将稻秸秆切碎成稻秸秆粒;再将麦秸秆粒与稻秸秆粒按比例混合;然后将混合的麦秸秆粒与稻秸秆粒压制成秸秆块或颗粒成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麦秸秆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麦秸秆粒的粒长度为4 100mm,稻秸秆粒的粒长度为4 100mm,麦秸秆粒与稻秸秆粒的混合比例为1 : (0. 3 0. 5),压縮比为1 : (3 5)。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稻麦秸秆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麦秸秆粒的粒长度为40 60mm,稻秸秆粒的粒长度为40 60mm,麦秸秆粒与稻秸秆粒的混合比例为1 : 0. 4,压縮比为1 : 4。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麦秸秆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麦秸秆切碎成麦秸秆粒,将稻秸秆切碎成稻秸秆粒;再将麦秸秆粒与稻秸秆粒按比例混合;然后将混合的麦秸秆粒与稻秸秆粒压制成秸秆块成品。麦秸秆粒及稻秸秆粒的粒长度优选为40~60mm,麦秸秆粒与稻秸秆粒的混合比例优选为1∶0.4,压缩比优选为1∶4。该处理方法利用麦秸秆与稻秸秆性状特点的互补性,将其混合压制而成秸秆块成品,各自弥补了对方的缺点,成型效果好,又易于完全燃烧,同时制造成本低,不需要任何添加剂,可广泛应用于稻麦秸秆的处理。
文档编号B09B3/00GK101695709SQ200910233589
公开日2010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9日
发明者车轩, 陈新, 高峰 申请人: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