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859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余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疏浚行业的余水处理装置和余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江河湖泊疏浚、建筑施工及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一定杂质的泥浆水,工程中将这些泥浆水称作余水,如果将这些余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会污染环境, 导致水质恶化,直接影响鱼类等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甚至导致其大量死亡。以往夹带一定泥浆的余水一般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中,或只通过简单沉淀后再排放到江河中,往往时间长,效果差,污染环境严重。工程施工一般都在野外作业,其工作现场环境差,湿度大,设备安装拆卸频繁。近年来,介绍余水处理方法及系统很多,但其方法及系统往往结构简单,依靠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药液投注量难以控制,其结果为余水处理效率低,成本高,效果不理想。现有不少疏浚施工企业的余水处理,主要是在输泥管道上开设叉管,用高压水泵通过叉管将絮凝剂压入输泥管道,让絮凝剂与泥浆在管道内充分混合,从而使疏浚土在排泥场快速沉淀,让清水排入下游河湖,避免影响下游河湖水质。但该技术存在以下缺陷一是该余水处理加药在输泥管理上,其处理量是全部疏浚土,药剂用量大大增加,从而造成处理成本大大提高;二是加药是用高压水泵将药压入输泥管道,需要高压水泵及电源,从而影响该技术的合用条件,同时也更进一步地提高了余水处理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工作可靠性好、互换性好、便于维护检修、效率高、成本低的余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余水处理装置,包括原水供水装置、原药加注装置、药液配置装置和药液投加装置,而所述余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电气控制装置,所述药液投加装置连接有一级退水槽,所述一级退水槽的入口连接有一级沉淀池的出口,所述一级退水槽的出口连接有二级沉淀池。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选择加药的位置不同。现有技术是在输泥管道加药,而本实用新型的药液投加装置连接有余水一级退水槽,是在退水槽处加药;二是加药的方法不一样。现有技术是用高压水泵加药,而本技术是靠药液自重加药;三是药液与泥水混合的方式不一样。现有技术是在压力管道内让药液与泥水混合,而本实用新型的药液投加装置将药液加入退水槽后,让翻滚的余水与药液混合;四是需处理的量不一样。现有技术的处理量是全部疏浚土与水的处理,而本实用新型的余水先经过余水一级沉淀池后,再进入所述余水一级退水槽,进入所述余水一级退水槽内的余水的泥浆含量已大量减少,本实用新型投加的药液可减少至原药液投加量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余水处理装置为可分体拆卸的框架式结构。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原水供水装置包括原水泵,所述原药加注装置包括加药泵和药液桶,所述药液配置装置包括搅拌机、药液配制桶和液位开关,所述药液投加装置包括药液贮存桶和药液喷淋器。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液位开关包括下液位开关和上液位开关。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药液投加装置还包括计量泵、电磁阀和药液投加控制装置。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优选,所述药液投加控制装置包括变频器、 PLC和继电器。本实用新型的硬件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易于扩展,具有实时监控功能,控制功能可由软件实现,程序编制容易、修改方便,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其控制线路简明直观,调试检修方便,设备故障率低,使用及生产效率高。更优选地,所述药液投加控制装置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或浊度传感器。安装在泥池中的液位(浊度)传感器LT将随液位(浊度)变化的电流信号输送到变频器,变频器根据电流信号大小自动调节计量泵转速,从而调节药液投加量,达到药液投加的最佳配置。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电气控制装置包括手动-自动选择开关SA。当需要人工控制配置量或时间时,可将手动-自动选择开关SA置于手动位置,根据需要由手动控制相应开关分别控制加原水量、原药加注量、搅拌时间,药剂配置量或配置时间,药液配置桶中存放时间等。需要手动控制药液投加量时,可通过调节手动增加、减少按钮(或调节管道阀开度大小),按实际需要控制药液的投加。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原水供水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原水泵相连的止回阀,所述药液配制桶与药液贮存桶之间连接有溶液溢流管或溶液放空管。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整个配制过程可按预设浓度、配比量、水流量的变化自动调节,从而保证配制药剂完全符合预设要求,配制过程全自动连续完成,操作简单,可靠性好,自动化程度高,而其他余水处理方法及系统往往由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其结果为余水处理效率低;2、药液投加过程采用闭环控制,根据尾水排放量及泥浆浓度反馈信号全自动控制药剂的投加量,当需要手动控制时,可将控制开关打到手动位置,通过调节手动增加、减少按钮(或调节管道阀开度大小),按实际需要控制药剂的投加量,操作灵活,处理效果佳,其他余水处理方法及系统往往由人工凭经验投加药液,投注量难以控制,有些甚至药剂不经稀释直接加到需处理的余水中,处理效果差,成本高;3、具有环保、节能功效。系统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具有效率高、能耗低,噪声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安装检修方便,可分体拆卸,结构紧凑,设备体积小,方便运输及安装,适合现场作业;4、药液投加在一级退水槽中,并采用药液喷淋器装置,退水槽设有能调节高度的闸板,形成湍流及回流,使药液与余水充分混合絮凝,这些装置均能减少药液投加量,达到最佳处理效果,节省大量成本;5、余水处理过程中所用药剂完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标准,处理后余水无毒、无害、无异味,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完全达到卫生环保等排放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余水处理装置方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余水处理装置的系统配置原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余水处理装置的电气一次接线图;图如是本实用新型余水处理装置的电气控制原理图之一;图4b是本实用新型余水处理装置的电气控制原理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余水处理装置的应用示意图;图中,Ml-计量泵;M2-原水泵;M3-加药泵;M4-搅拌机;M5-电磁阀;SA-手动/自动选择开关;SLl-下液位开关;SL2-上液位开关;1-药液喷淋器;2-药液贮存桶;3-药液配制桶;4-药液桶;5-止回阀;6-—级退水槽;7-二级退水槽;8-溢流(放空)管;9-闸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余水处理装置为可分体拆卸的框架式结构,包括原水供水装置、原药加注装置、药液配置装置、药液投加装置和电气控制装置,药液投加装置连接有一级退水槽6,一级退水槽6的入口连接有一级沉淀池的出口,一级退水槽6的出口连接有二级沉淀池。原水供水装置包括原水泵M2和与原水泵M2相连的止回阀5,原药加注装置包括加药泵M3和药液桶4,药液配置装置包括搅拌机M4、药液配制桶3、下液位开关SLl和上液位开关SL2,药液投加装置包括药液贮存桶2、药液喷淋器1、计量泵Ml、电磁阀M5和药液投加控制装置,药液投加控制装置包括变频器、PLC和继电器以及液位传感器或浊度传感器;电气控制装置包括手动/自动选择开关SA。药液配制桶3与药液贮存桶2之间连接有溶液溢流管或溶液放空管。如图2、图3、图如和图4b所示,当手动-自动选择开关SA置于自动位置时,自动投药配比过程开启,当药液配制桶内液位低于下液位开关SLl位置时,SLl断开,原水泵M2、 加药泵M3开启、开始从药液桶4向药液配制桶3加原水及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搅拌机M4开始搅拌,药剂与原水的配比为3 100,即每次配比以500升原水加15升絮凝剂混合,也可根据余水浓度及工程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通过调节时间继电器KT动作时间控制加药量,设定为6分钟,当药剂加到预设量时,时间继电器KT动作,加药泵M3停机,原水泵M2继续向药液配制桶3加原水,搅拌机M4继续搅拌,直至药液配制桶3的液位升至高液位开关SL2 位置时,SL2闭合,原水泵M2停机,搅拌机M4停止搅拌,原水泵M2、搅拌机M4总共工作时间大约10分钟,随后电磁阀M5打开工作10分钟,将配置好的0. 5m3药液存放在药液贮存桶 2中待用,药液配制桶3与药液贮存桶2之间连接有溶液溢流管或溶液放空管8,待药液配制桶3中药液放空后,电磁阀M5关闭,下液位位置开关SLl断开,自动继续下一次的配比作业,配比一次作业时间总共为20分钟,药液配制量一般为1. 5m3/小时。药液贮存桶2中被稀释的药剂,通过预设时间开启计量泵Ml加到需要处理的余水中。如图5所示,药液贮存桶2中配置好的药液由计量泵Ml通过相应管道送到药液喷淋器1,然后喷淋到一级退水槽6中已经一级沉淀池沉淀后的余水,药液喷淋器喷出的药液呈雾状,这样能使药液均勻喷洒在余水中,一级退水槽6中设有能调节高度的间板,既能控制余水水位高程,又能使间板9两侧的水位有一定落差,形成湍流及回流,使药液与余水充分混合絮凝,达到最佳处理效果,间板9两侧水位落差一般为0. 3 0. 5m,在一级退水槽 6中经过混合絮凝后的余水排放到二级沉淀池中,经过二级沉淀池进一步絮凝沉淀后,由同样设有能调节间板9的高度的二级退水槽7将已完全净化的清水排放到江河湖泊或鱼塘中,处理后余水无毒、无害、无异味,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完全达到卫生环保等排放要求。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权利要求1.一种余水处理装置,包括原水供水装置、原药加注装置、药液配置装置和药液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电气控制装置,所述药液投加装置连接有一级退水槽,所述一级退水槽的入口连接有一级沉淀池的出口,所述一级退水槽的出口连接有二级沉淀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水处理装置为可分体拆卸的框架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供水装置包括原水泵,所述原药加注装置包括加药泵和药液桶,所述药液配置装置包括搅拌机、药液配制桶和液位开关,所述药液投加装置包括药液贮存桶和药液喷淋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余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投加装置还包括计量泵、电磁阀和药液投加控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余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供水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原水泵相连的止回阀,所述药液配制桶与药液贮存桶之间连接有溶液溢流管或溶液放空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余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控制装置包括手动-自动选择开关S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余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投加控制装置包括变频器、PLC和继电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余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投加控制装置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或浊度传感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余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疏浚行业的余水处理装置和余水处理方法。一种余水处理装置,包括原水供水装置、原药加注装置、药液配置装置和药液投加装置,而所述余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电气控制装置,所述药液投加装置连接有一级退水槽,所述一级退水槽的入口连接有一级沉淀池的出口,所述一级退水槽的出口连接有二级沉淀池。该余水处理装置构造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工作可靠性好、互换性好、便于维护检修、效率高、成本低。
文档编号C02F1/52GK202246211SQ20112039135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4日
发明者冯伯强, 王卫星, 郑立大, 陆莉莉 申请人:浙江省疏浚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