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6202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凝装置、沉淀装置、过滤池和消毒装置,所述过滤池中设有浸没式微孔膜组件,所述的浸没式微孔膜组件包括产水管和与所述产水管相连的呈圆柱状的过滤芯,所述产水管与所述过滤芯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过滤芯的内部设有中空纤维膜。利用本实用新型处理原水,减少自来水厂的建设成本,达到出水水质标准,且出水水量高,占地面积小,容易清洗,膜丝不易断,更换方便。
【专利说明】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装置,其具体涉及一种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自来水厂处理水工艺流程采用混凝、沉淀、澄清、过滤、消毒等工艺流程。此工艺流程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较长,且出水水质随原水水质变化较大。
[0003]对自来水厂进行升级改造,一般采用混凝、沉淀、浸没式微孔膜、消毒等工艺流程。浸没式微孔膜组件包括固定在垂直或水平框架上的中空纤维膜、设在框架顶部和底部的透过液产水管;几个或者几十个膜组件通过两个硬直角管将其与产水管相连接,同时将它们位置固定,形成一个帘式的膜箱。占地面积小,出水水量高,但是存在清洗和更换较麻烦,膜丝容易断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凝装置、沉淀装置、过滤池和消毒装置,所述过滤池中设有浸没式微孔膜组件,所述的浸没式微孔膜组件包括产水管和与所述产水管相连的呈圆柱状的过滤芯,所述产水管与所述过滤芯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过滤芯的内部设有中空纤维膜,减少自来水厂的建设成本,达到出水水质标准,且出水水量高,占地面积小,容易清洗,膜丝不易断,更换方便。
[0005]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凝装置、沉淀装置、过滤池和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中设有浸没式微孔膜组件,所述的浸没式微孔膜组件包括产水管和与所述产水管相连的呈圆柱状的过滤芯,所述产水管与所述过滤芯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过滤芯的内部设有中空纤维膜。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包括多个浸沉式微孔膜组件,所述浸没式微孔膜组件的产水管之间相互并联。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过滤芯对称设于所述产水管的两侧、并沿所述产水管的轴线方向并列。
[0009]由于具有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0]1、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凝装置、沉淀装置、过滤池和消毒装置,所述过滤池中设有浸没式微孔膜组件,所述的浸没式微孔膜组件包括产水管和与所述产水管相连的呈圆柱状的过滤芯,所述产水管与所述过滤芯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过滤芯的内部设有中空纤维膜,减少自来水厂的建设成本,达到出水水质标准,且出水水量高,占地面积小,容易清洗,膜丝不易断,更换方便。
[0011]2、包括多个浸没式微孔膜组件,所述浸没式微孔膜组件的产水管之间相互并联,提高出水水量、降低膜的污染速率。
[0012]3、所述过滤芯对称设于所述产水管的两侧、并沿所述产水管的轴线方向并列,进一步提高出水水量、降低膜的污染速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原水处理装置的实施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池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a)是主视图,2 (b)是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所示,一种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凝装置、沉淀装置、过滤池和消毒装置,所述过滤池中设有多个浸没式微孔膜组件,所述混凝装置采用水力混凝装置,沉淀装置采用蜂窝状的斜管对原水进行沉降,消毒装置采用膜过滤技术灭菌。
[0018]如图2所示,所述浸没式微孔膜组件包括产水管I和与所述产水管I相连的呈圆柱状的过滤芯2,所述产水管I之间相互并联,所述产水管I与所述过滤芯2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过滤芯2的内部设有中空纤维膜,所述过滤芯2对称设于所述产水管I的两侧、并沿所述产水管I的轴线方向并列。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凝装置、沉淀装置、过滤池和消毒装置,所述过滤池中设有浸没式微孔膜组件,所述的浸没式微孔膜组件包括产水管和与所述产水管相连的呈圆柱状的过滤芯,所述产水管与所述过滤芯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过滤芯的内部设有中空纤维膜,减少自来水厂的建设成本,达到出水水质标准,且出水水量高,占地面积小,容易清洗,膜丝不易断,更换方便;包括多个浸没式微孔膜组件,所述浸没式微孔膜组件的产水管之间相互并联,提高出水水量、降低膜的污染速率;所述过滤芯对称设于所述产水管的两侧、并沿所述产水管的轴线方向并列,进一步提高出水水量、降低膜的污染速率。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原水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0021]原水进入混凝装置,用混凝剂对原水进行预处理后,通入沉淀装置中,在斜管的导流作用下,沿蜂窝状的斜管倾斜往上流动,进入沉降区内,沉积下来的污泥在重力作用下,沿斜管倾斜方向往下滑落,而通过斜管澄清后的水则进入过滤池,进行膜过滤,从其中排出的水流入消毒装置,经膜过滤杀菌,可得到较为洁净的水源。最后从消毒装置中排出的水流入回用池待用。
[0022]在过滤池中进行膜过滤时,过滤芯2浸没在过滤池的原水中,产水泵3从膜内侧将水负压抽吸过膜壁。每个膜列的所有膜箱产生的透过液通过产水泵3收集到共用的产水管I后,进入产水池4中以便再进入下一步的处理。
[0023]在反冲洗时,空气进入浸没式微孔膜组件的底部在中空纤维膜的表面形成紊流,上升中的气泡擦洗并清洁中空纤维膜的膜丝的外表面,提高中空纤维膜的处理效率;然后,重新将进水注入过滤池,开始产水。同时周期性地停止运行,以对中空纤维膜进行化学清洗,去除中空纤维膜的有机污染或是结垢物质。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凝装置、沉淀装置、过滤池和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中设有浸没式微孔膜组件,所述的浸没式微孔膜组件包括产水管和与所述产水管相连的呈圆柱状的过滤芯,所述产水管与所述过滤芯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过滤芯的内部设有中空纤维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浸没式微孔膜组件,浸没式微孔膜组件的产水管之间相互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芯对称设于所述产水管的两侧、并沿所述产水管的轴线方向并列。
【文档编号】C02F9/04GK203922893SQ201420282079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9日
【发明者】明兴中 申请人:明兴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