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205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净水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全自动净水器的改进。



背景技术:

净水器是污水处理时的常见设备之一,常见的净水器如国家局于2014年11月19日公告的一份名为“全自动反洗节水的净水器”、申请号为“201420383309.9”的中国发明专利,该案由混凝仓、沉淀仓、过滤仓和集水仓组成,并于过滤仓和集水仓之间设置虹吸管,使得水位到达上限时自动开启进行抽水,并于抽水完成后自动反洗。然而,人们在实际使用时发现,由于水在进入过滤仓中时需经过一U形配水管,而虹吸管的进口与U形配水管出口之间的高度差较小,从而使得水自U形配水管中流出后可能不经过滤便顺势进入虹吸管中,从而对出水后水的洁净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使用方便且稳定性好,使用时在保留反洗功能的前提下,可有效避免未经过滤的水进入虹吸管中的全自动净水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混凝仓、斜管过滤仓、集水仓和过滤仓,所述集水仓、斜管过滤仓和混凝仓从上到下依次连通,所述混凝仓底部设有进水口,所述集水仓顶部设有出水口,所述过滤仓固定连接在混凝仓的一侧、且通过U形的配水管与集水仓连通,所述配水管的顶端与出水口相连接、且底端伸入至过滤仓内,所述过滤仓的下部容置有滤料,所述配水管远离出水口的一侧端口位于滤料的上方;

所述过滤仓远离混凝仓的一侧还设有虹吸管和虹吸破坏管,所述虹吸管的一端伸入过滤仓中、且高于配水管远离出水口的一侧端口;

所述过滤仓中还设有防误入组件,所述防误入组件包括一对斜导轨和一U形的对接管,所述斜导轨固定连接在过滤仓中,所述对接管竖直设置、且通过导轮与斜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对接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漂浮体、且对接管的一端可伸入虹吸管位于过滤仓中的一端。

所述对接管远离虹吸管的一侧端口处固定连接有滤料过滤网。

所述对接管通过三个导轮与两个斜导轨同时进行滑动连接,其中一斜导轨中容置有两个导轮。

本发明使用时,对接管将在浮力影响下沿斜导轨做斜向的向上运动,并与虹吸管完成对接,从而简单、有效的提升了虹吸管进水位置,从而有效避免了未经过滤的水进入虹吸管中的问题。与此同时,当虹吸完成进行反洗时,对接管将在自重影响下与虹吸管脱开,从而避免了新增的对接管对反洗效果造成影响。本案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使用方便且稳定性好的特点,并在保留反洗功能的前提下,可有效避免未经过滤的水进入虹吸管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案中防误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混凝仓,10是进水口,2是斜管过滤仓,3是集水仓,4是过滤仓,40是滤料,41是虹吸管,42是虹吸破坏管,43防误入组件,431是斜导轨,432是对接管,433是漂浮体,5是配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1-2所示,包括混凝仓1、斜管过滤仓2、集水仓3和过滤仓4,所述集水仓3、斜管过滤仓2和混凝仓1从上到下依次连通,所述混凝仓1底部设有进水口10,所述集水仓3顶部设有出水口,所述过滤仓4固定连接在混凝仓1的一侧、且通过U形的配水管5与集水仓3连通,所述配水管5的顶端与出水口相连接、且底端伸入至过滤仓4内,所述过滤仓4的下部容置有滤料40,所述配水管5远离出水口的一侧端口位于滤料40的上方;

所述过滤仓4远离混凝仓1的一侧还设有虹吸管41和虹吸破坏管42,所述虹吸管41的一端伸入过滤仓4中、且高于配水管5远离出水口的一侧端口;

所述过滤仓4中还设有防误入组件43,所述防误入组件43包括一对斜导轨431和一U形的对接管432,所述斜导轨431固定连接在过滤仓4中,所述对接管432竖直设置、且通过导轮与斜导轨431滑动连接,所述对接管43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漂浮体433、且对接管432的一端可伸入虹吸管41位于过滤仓4中的一端。使用时,对接管将在浮力影响下沿斜导轨做斜向的向上运动,并与虹吸管完成对接,从而简单、有效的提升了虹吸管进水位置,从而有效避免了未经过滤的水进入虹吸管中的问题。与此同时,当虹吸完成进行反洗时,对接管将在自重影响下与虹吸管脱开,从而避免了新增的对接管对反洗效果造成影响。本案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使用方便且稳定性好的特点,并在保留反洗功能的前提下,可有效避免未经过滤的水进入虹吸管中的问题。

所述对接管432远离虹吸管41的一侧端口处固定连接有滤料过滤网。从而进一步避免滤料误入虹吸管中。

所述对接管432通过三个导轮与两个斜导轨同时进行滑动连接,其中一斜导轨中容置有两个导轮。从而简单、有效的避免对接管在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侧翻问题,进而有效保障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