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城乡河道水质提升的排污口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9149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改善污染水体的技术领域,涉及了一种用于城乡河道水质提升的排污口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了用于城乡河道水质提升的排污口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业、科技等领域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地提高,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从而,城市污水排放量日益升高。而我国目前城市污水很多都是未经任何有效的处理就直接集中排放到附近的河道,使得原本干净和美观的天然水体成为了污染物的排放水渠。城市很多河道都呈现黑臭状况。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治理城市河道成为了城市建设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

而常用的化学絮凝处理方法,化学絮凝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去除水层污染物以达到改善水质的污水处理技术。近年来,化学絮凝处理技术在强化城市污水一级处理的效果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而随着水体污染形势的日趋严峻,对严重污染的水体如黑臭水体的治理,化学絮凝处理技术的快速和高效也显示其一定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化学絮凝处理的效果容易受水体环境变化的影响,且必须顾及化学药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及生态系统的二次污染,这种技术的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般作为临时应急措施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城乡河道水质提升的排污口处理装置,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城乡河道水质提升的排污口处理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用于城乡河道水质提升的排污口处理装置,包括水槽,水槽侧壁设有排污口接口,水槽内设有竖向挡板,竖向挡板将水槽隔成第一水池、第二水池和第三水池,第一水池和第二水池之间的竖向挡板上端设有格栅溢流口;第二水池底部设有第一曝气,第一曝气管悬挂填料;第二水池和第三水池之间的竖向挡板设有通道,第三水池下侧设有具孔挡板,具孔挡板上侧设有沸石层,第三水池上侧设有浮盘,浮盘内种植有水生植物,第三水池侧壁上侧设有溢流口。

首先根据排污口大小设计排污口接口,将排污口完全接入接口中,在第一水池内稳定水流后通过格栅溢流口的格栅过滤较大固体垃圾。然后污水被推送至第二水池中,在第二水池中经过曝气处理及填料层层过滤净化,然后通过通道被推送至第三水池底部,第三水池底部设置具孔挡板,具孔挡板上铺设沸石层,过滤净化污水,通过水流推送,污水从下往上流动,然后被推送至水面由上层水生植物进行净化。最后通过溢水口排出被排污口处理装置净化的水。

排污口生化处理装置运行初期可每天投放微生物,微生物挂膜后即可停止投入正常运行。具孔挡板为石笼网,沸石层装在石笼网里面。

作为优选,排污口接口设在第一水池侧壁。

作为优选,排污口接口出口设在第一水池下侧。第一水池内设挡板,污水经挡板引流到第一水池池底。

作为优选,通道设在第二水池和第三水池之间的竖向挡板下侧。

污水通过第二水池和第三水池之间的竖向挡板下侧的通道进入第三水池,第三水池底部设置具孔挡板,具孔挡板上铺设沸石层,过滤净化污水,通过水流推送,污水从下往上流动,在第二曝气管上悬挂填料,经填料层层过滤净化,然后污水被推送至水面由上层水生植物进行净化。

作为优选,通道开口设在具孔挡板下侧。

作为优选,第三水池内还设有第二曝气管,第二曝气管设在沸石层上侧。

作为优选,第二曝气管悬挂填料。污水经填料层层过滤净化。

一种用于城乡河道水质提升的排污口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排污口大小设计排污口接口,将排污口完全接入接口中,在第一水池内通过格栅溢流口的格栅过滤较大固体垃圾;

B.污水被推送至第二水池中,在第二水池中污水经过曝气处理及填料层过滤净化;

C.被步骤B净化的污水通过通道进入第三水池底部,污水经过铺设沸石层的具孔挡板过滤净化污水,污水从下往上流动被推送至填料区过滤净化,然后被推送到水面由上层水生植物进行净化;被排污口生化处理装置净化的水最后通过溢水口排出。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发明设有的(格栅溢流口处的)格栅,可过滤较大固体垃圾,方便该装置后期维护。本发明设有曝气管,有效提高污水中的溶解氧,减少因水体缺氧引起的黑臭,并为好氧微生物净化水质提供充足的氧气。本发明有效净化河道排污口污水,同时方便水样采样、分析、监测净化前后水质的差别,根据标准调整净化方案。本发明处理系统合理、实用、经济、可靠、运行维护简单。本发明装置结构紧凑,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城乡河道水质提升的排污口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水槽,水槽侧壁设有排污口接口11,水槽内设有竖向挡板4,竖向挡板4将水槽隔成第一水池1、第二水池2和第三水池3,第一水池1和第二水池2之间的竖向挡板4上端设有格栅溢流口41;第二水池2底部设有第一曝气管21,第一曝气管21悬挂填料22;第二水池2和第三水池3之间的竖向挡板4设有通道42,第三水池3下侧设有具孔挡板31,具孔挡板31上侧设有沸石层32,第三水池3上侧设有浮盘33,浮盘33内种植有水生植物34,第三水池3侧壁上侧设有溢流口35。

排污口接口11设在第一水池1侧壁,排污口接口11出口设在第一水池1下侧。通道42设在第二水池2和第三水池3之间的竖向挡板4下侧。通道42开口设在具孔挡板31下侧。第三水池3内还设有第二曝气管36,第二曝气管36设在沸石层32上侧。第二曝气管36悬挂填料37。

首先根据排污口大小设计排污口接口11,将排污口11完全接入接口中,在第一水池1内稳定水流后通过格栅溢流口41的格栅过滤较大固体垃圾。然后污水被推送至第二水池2中,在第二水池2中经过曝气处理及填料层层过滤净化,然后通过通道42被推送至第三水池3底部,第三水池3底部设置具孔挡板31,具孔挡板31上铺设沸石层32,过滤净化污水,通过水流推送,污水从下往上流动,经填料层层过滤净化,然后污水被推送至水面由上层水生植物34进行净化。最后通过溢水口35排出被排污口生化处理装置净化的水。

实施例2

一种用于城乡河道水质提升的排污口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排污口大小设计排污口接口11,将排污口完全接入接口中,在第一水池1内通过格栅溢流口41的格栅过滤较大固体垃圾;

B.污水被推送至第二水池2中,在第二水池2中污水经过曝气处理及填料层过滤净化;

C.被步骤B净化的污水通过通道进入第三水池3底部,污水经过铺设沸石层32的具孔挡板31过滤净化污水,污水从下往上流动被推送至填料区过滤净化,然后被推送到水面由上层水生植物34进行净化;被排污口生化处理装置净化的水最后通过溢水口35排出。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