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屑录井洗砂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3530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屑录井洗砂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录井设备,具体为一种岩屑录井洗砂桶。



背景技术:

岩屑录井是地质录井常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岩性描述和定名是岩屑录井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技术性工作,其质量将直接影响着岩屑录井的水平,进而对勘探开发产生影响,而岩屑的捞取、洗涤和筛滤是岩屑录井的前提基础。

地下岩石经钻头破碎而成为颗粒大小不同的岩屑并随钻井液的携带在环形空间内上返直至到达地面,岩屑返出到地面后就进入了捞取、洗涤、初步筛滤和制备的流程,这是操作人员的手工操作环节,岩屑的捞取需要工具包括洗涤用的桶和搅拌用的棒,但是洗砂桶的大小、形状、深浅等等,往往造成洗涤困难、费时费力,同时降低了岩屑洗涤的质量。目前,洗砂桶有铁质的、有塑料材制的,形状没有定型要求,任何可以用来洗涤的容器都可以,使得岩屑捞取达不到标准化和科学化要求,严重影响到工作质量,而且洗砂桶需要配备独立的搅拌棒,增加了生产成本,捞砂工操作也极为费力,传统捞砂、洗砂工作中,由于洗砂桶的不固定,水的浪费现象也十分普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外形规范,不需要独立搅拌棒,省力且节约水的岩屑录井洗砂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岩屑录井洗砂桶,包括水桶和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桶设为上部敞开的圆筒结构,其桶壁上沿设有提手环,其桶壁上沿一处设有出水嘴,其桶身相对于出水嘴一侧设有把手;所述水桶底部中心设有转轴,该转轴通过固定圆盘与水桶底部连接在一起;所述转轴的下部设有搅砂棒,该转轴上部设有握手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外形规则,且由于水桶底部中心设有带搅砂棒和握手杆的转轴,使其不需要另外的搅拌棒,减少了生产成本,相比不停的用搅拌棒搅拌,较为省力,且能节约用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搅砂棒的示意图。

图中:1、水桶,2、出水嘴,3、转轴,4、提手环,5、把手,6、固定圆盘,7、转轴,8、搅砂棒,9、握手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岩屑录井洗砂桶,包括水桶1和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桶1设为上部敞开的圆筒结构,其桶壁上沿设有提手环4,其桶壁上沿一处设有出水嘴2,其桶身相对于出水嘴2一侧设有把手5;水桶1底部中心设有转轴3,该转轴3通过固定圆盘6与水桶1底部相连接;所述转轴3下部设有搅砂棒8,该转轴上部设有握手杆9。

使用时,操作人员将沾有钻井液的岩屑铲入水桶1内,水桶1中倒入水,手握握手杆9转动,则转轴7转动,转轴7带动搅砂棒8转动,重复此动作,不断冲洗岩屑,直到将岩屑上的钻井液彻底洗掉为止,只留下能够看出原色和形状的清洁岩屑,然后抓住把手5和提手环4,从出水嘴2倒出水,完成捞砂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