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81840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水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电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净水机。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净水机,大多为上部设置机头,机头下方安装滤芯,机头内需设置增压泵、管路和管路开关等诸多部件,但是由于机头内部空间有限,且与下方滤芯固定安装的滤芯固定座又是向机头内部凸起的,导致机头内部件的安装固定以及走线设计变得相当困难和复杂,生产时会造成产线装配效率低下,同时也不利于产线后续工位的检测,当净水机投入市场之后,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不利于售后维修。另外,装配不当可能带来的装配应力,再在工作过程中增压泵的震动的进一步放大下,提高了管路漏水或者固定松动等失效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净水机机头内部件的安装固定以及走线设计的困难和复杂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水机,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净水机,包括机头和滤芯组,所述机头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供滤芯组安装的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为分离件且横向固定于外壳内,所述安装支架上固定有增压泵、管路和管路开关。进一步的,所述管路开关包括位于增压泵前端管路上的前置开关和位于增压泵后端管路上的后置开关,所述增压泵固定在安装支架的中间区域,所述前置开关和后置开关分别固定在增压泵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滤芯组包括PP棉滤芯、前置活性炭滤芯、反渗透滤芯、后置活性炭滤芯,所述滤芯依次一字排布,所述前置开关位于PP棉滤芯上方,所述增压泵位于前置活性炭滤芯和反渗透滤芯上方,所述后置开关位于后置活性炭滤芯上方。进一步的,所述增压泵的外壁上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两侧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支架上,进而将所述增压泵横向固定在安装支架上;或者,所述增压泵的外壁上设有固定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卡钩,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卡接在卡钩内,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支架上,进而将所述增压泵横向固定在安装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前置开关包括进水阀和低压开关,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卡钩,所述进水阀和低压开关通过卡钩固定在安装支架上;或者,所述后置开关包括逆止阀、冲洗开关和高压开关,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卡钩,所述逆止阀、冲洗开关和高压开关通过卡钩固定在安装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为通孔,所述安装支架的下端设有与安装孔对位安装的滤芯固定座,所述滤芯穿过安装孔与滤芯固定座固连,所述滤芯固定座之间设有连通的管路。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设有向机头内延伸的侧壁,所述安装孔的侧壁包裹在滤芯固定座的侧壁外,所述管路设置在滤芯固定座的侧壁上,所述安装孔的侧壁上设有让位于管路的缺口。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上还设有供管路通过的让位孔。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底部内侧设有螺钉柱,所述安装支架通过螺钉固定在螺钉柱上。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下盖包括底板和后板,所述上盖包括前板、侧板和顶板,所述后板两侧设有导向槽,所述侧板上设有与可插入导向槽内的导向筋,所述底板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前板和侧板上设有与卡接部卡接固定的卡接配合部。本实用新型中,将机头内的增压泵、管路和管路开关等部件设置在安装支架上,形成整体装配模块,进而再将其固定在机头的外壳内,提高装配效率,降低装配出错的概率,便于产线自动化的实现,也方便产线后续工位的复查,同时,便于售后维修,净水机售后问题主要集中在净水机内部部件出故障,现将大部分部件都装配在一起,提高了维修的便捷性。进一步的,通过在安装支架上合理设计部件的设置位置,来减小管线长度,提高管路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机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头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支架及其上设置的部件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支架及其上设置的部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一种净水机,包括机头1和滤芯组2,机头1包括外壳11,外壳11的底部设有供滤芯组2安装的安装孔111,外壳11内设有安装支架12,安装支架12为分离件,即安装支架12与外壳11不是一体成型的,并且,其横向固定于外壳11内。在本实施例中,在外壳11的底部设置螺钉柱112,相应的,安装支架12的下侧设置可套在螺钉柱112上的螺钉套121,螺钉穿过螺钉套121后与螺钉柱112固定。为了提高装配的可靠性,一般沿着安装支架12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一排螺钉,每一排的螺钉数量至少为2个,本实施例中每一排的螺钉数量为3个。另外,考虑到装配的便捷性,还可以采用卡接固定,在外壳的底部设置两排卡钩,安装支架的相应位置设置与卡钩固定的卡接部;或者,还可以在外壳的底部的一侧卡钩,另一侧设置螺钉柱,安装支架的一侧卡接后,另一侧再用螺钉固定,兼顾了装配的便捷性和可靠性。或者采用其它固定方式,此处不再一一举例。将机头内的增压泵3、管路和管路开关等部件设置在安装支架12上,进而形成整体装配模块,再将其固定在机头的外壳内,提高装配效率,降低装配出错的概率,便于产线自动化的实现,也方便产线后续工位的复查。另外方面,也便于售后维修,净水机售后问题主要集中在净水机内部部件出故障,现将大部分部件都装配在一起,提高了维修的便捷性。管路开关包括位于增压泵3前端管路上的前置开关41和位于增压泵3后端管路上的后置开关42,增压泵3固定在安装支架12的中间区域,前置开关41和后置开关42分别固定在增压泵3的两侧。其中,中间区域是指增压泵3的两侧分别留有一定安装支架12的空间。一方面,较重的增压泵3设置于中间区域,有利于在悬挂或者放置净水机的时候保持整机的平衡,另一方面,前置开关41和后置开关42分别固定在增压泵3的两侧,与管路连接顺序相一致,减小了管路和电线的长度,避免繁杂的绕线而降低了管路的可靠性。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滤芯组包括PP棉滤芯21、前置活性炭滤芯22、反渗透滤芯23、后置活性炭滤芯24,滤芯依次一字排布,有利于机器变薄节省占用空间。其中,前置开关41位于PP棉滤芯21上方,增压泵3位于前置活性炭滤芯22和反渗透滤芯23上方,后置开关42位于后置活性炭滤芯上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具体形式的滤芯为本实施例中的方案,在用其它形式的滤芯替换或者调换顺序的情况下,依然不影响安装支架及其上方的部件的安装及其带来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中,增压泵3的外壁上设有固定架31,固定架31的两侧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支架12上,进而将增压泵3横向固定在安装支架12上。本领域常用的增压泵往往呈柱状,其纵向尺寸大于横向尺寸,因此,如果将其纵向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不仅不能充分利用安装支架上的空间,且将使得机头外壳的纵向尺寸相应增大。那么,固定架31固定在增压泵3的外侧壁,且其两侧分别设置有螺钉孔,增压泵3横向置于安装支架12上,横向放置即卧置,再通过螺钉将其固定,还可在螺钉孔处设置防震垫,一定程度上减震降噪。作为增压泵安装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增压泵3的外壁上设有固定架31,安装支架12上设有卡钩122,固定架31的一侧卡接在卡钩122内,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支架12上,进而将增压泵横向固定在安装支架上,本实施方式减少了一排螺钉,有助于提高装配效率。本实施例中,前置开关41包括进水阀412和低压开关411,安装支架12上设有卡钩123,进水阀412和低压开关411通过卡钩123固定在安装支架12上,卡钩固定有助于提高装配的便捷性,另外,在机器震动过程中,卡接处的配合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震动的幅度。另外,后置开关42包括逆止阀(图中未示意)、冲洗开关421和高压开关422,安装支架上设有卡钩,逆止阀、冲洗开关421和高压开关422通过卡钩固定在安装支架12上。需要指出的是,增压泵3的前后侧与外壳之间具有间隙,前置开关和后置开关也可以置于其中。在净水机工作过程中,通过低压开关411对水压的检测进而控制进水阀412和增压泵3的启停;逆止阀、冲洗开关421和高压开关422等后置开关控制净水机后端净水和废水的流向。当然,本实用新型关注的是安装方式,可以理解,前置开关和后置开关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其它阀或者开关,此处不再进一步展开。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11为通孔,安装支架12的下端设有与安装孔111对位安装的滤芯固定座5,滤芯2穿过安装孔111与滤芯固定座5固连,滤芯固定座5之间设有连通的管路。其中,滤芯固定座5通过螺钉与安装支架12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与安装支架一体成型。当然,滤芯固定座也可以设置在外壳上。安装孔111设有向机头内延伸的侧壁113,安装孔的侧壁113包裹在滤芯固定座5的侧壁外,管路设置在滤芯固定座5的侧壁上,安装孔的侧壁113上设有让位于管路的缺口114。其中,连接滤芯固定座5的管路设置在安装支架12的下侧,相应的,安装支架12上还设有供管路通过的让位孔115,管路自让位孔115通过而与安装支架12上侧安装的部件连通。本实施例中,外壳11包括上盖116和下盖117,下盖117包括底板和后板,上盖116包括前板、侧板和顶板,后板两侧设有导向槽118,侧板上设有与可插入导向槽118内的导向筋119,底板上设有卡接部110,前板和侧板上设有与卡接部110卡接固定的卡接配合部。可以理解,导向槽和导向筋的设置位置也可以互换。外壳无螺钉装配,结构简单可靠,拆卸维修便捷。当然,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