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浮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0914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处理能力达到50立方米/小时的微孔浮气机。



背景技术:

微孔浮气机目前广泛应用在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但现有的微孔浮气机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处理能力达到50立方米/小时的微孔浮气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微孔浮气机,包括絮凝反应池和气浮池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池的出口处正对气浮池本体的反应筒,反应筒底部设置的溶气释放器通过管道与溶气罐相连接,溶气罐中的溶气水通过溶气释放器减压释放进反应筒使得废水中的絮凝体在大量微细气泡的浮托下不断上浮至水面,当浮渣达到一定厚度时则由气浮池本体上设置的刮渣机刮入集渣槽内。

所述的集渣槽设置在絮凝反应池的旁侧和/或气浮池本体的另一端侧。

所述的溶气释放器采用三叠式微孔浮气机构。

所述气浮池本体的下部设有集水器。

所述的溶气罐与溶气水泵相连接使经过溶气水泵的市政自来水或回用水形成高压水后提供给溶气罐。

所述的溶气罐的工作压力为0.3~0.4Mpa。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絮凝反应池的出口处正对气浮池本体的反应筒,反应筒底部设置的溶气释放器通过管道与溶气罐相连接,溶气罐中的溶气水通过溶气释放器减压释放进反应筒使得废水中的絮凝体在大量微细气泡的浮托下不断上浮至水面,当浮渣达到一定厚度时则由气浮池本体上设置的刮渣机刮入集渣槽内,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包括溶气水量的情况下处理能力达到50立方米/小时,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孔浮气机结构示意图。

其中:1—絮凝反应池;2—气浮池本体;3—反应筒;4—溶气释放器;5—溶气罐;6—刮渣机;7—集渣槽;8—集水器;9—溶气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微孔浮气机,包括絮凝反应池1和气浮池本体2,其中絮凝反应池1的出口处正对气浮池本体2的反应筒3,反应筒3底部设置的溶气释放器4通过管道与工作压力为0.3~0.4Mpa的溶气罐5相连接,溶气罐5与溶气水泵9相连接使经过溶气水泵9的市政自来水或回用水形成高压水后提供给溶气罐5,溶气罐5中的溶气水通过溶气释放器4减压释放进反应筒3使得废水中的絮凝体在大量微细气泡的浮托下不断上浮至水面,当浮渣达到一定厚度时则由气浮池本体2上设置的刮渣机6刮入集渣槽7内;清水则由气浮池本体2的下部设置的集水器8收集并流入中间水池中。在上述机构中,集渣槽7设置在絮凝反应池1的旁侧和/或气浮池本体2的另一端侧;同时溶气释放器4采用三叠式微孔浮气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微孔浮气机使用时,微孔浮气机所用的溶气水为市政自来水或回用水,溶气水泵9提供的高压水在溶气罐5中形成溶气水,然后进入反应筒3内通过溶气释放器4骤然减压、释放,这时溶解在水中的饱和空气便形成无数微细气泡逸出,进入气浮池本体2内的反应筒3中;废水中的絮凝体在大量微细气泡的浮托下,不断上浮至水面,当浮渣达到一定厚度时由刮渣机6刮入集渣槽7后流到污泥浓缩池中;清水由气浮池本体2下部的集水器8收集并流入中间水池中。设计溶气罐的工作压力为0.3~0.4Mpa,微孔浮气机的总停留时间为不小于60分钟。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絮凝反应池1的出口处正对气浮池本体2的反应筒3,反应筒3底部设置的溶气释放器4通过管道与溶气罐5相连接,溶气罐5中的溶气水通过溶气释放器4减压释放进反应筒3使得废水中的絮凝体在大量微细气泡的浮托下不断上浮至水面,当浮渣达到一定厚度时则由气浮池本体2上设置的刮渣机6刮入集渣槽7内,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包括溶气水量的情况下处理能力达到50立方米/小时,适宜推广使用。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