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实验仪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651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实验仪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实验仪器清洗装置,属于实验室器材领域。



背景技术:

试管、U形管、烧杯、锥形瓶和圆底烧瓶是常见的物理化学实验室仪器,在实验结束后,需要进行仪器清理,在对异形烧瓶比如下端开口大、上端开口小的仪器进行清洁时,由于受限于毛刷结构,毛刷在伸入仪器内部后,其方向较难控制,难以起到较好的清洗效果,对于附着于内壁上的颗粒物,需要进行多次往复清洗,清洗时无法同步清洗多个化学仪器。当需要清洗的仪器数量较多时,会浪费过多的时间,费时费力,特别是U形管的清洗,特别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实验仪器清洗装置,通过内腔内置充电装置,不需要更换电池,分别设有可拆卸的直柱软杆毛刷和弧柱软杆毛刷可清理不同形状的实验器材,通过设有控制面板,操作使用简单,旋转速度可随意调节便于清洗,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实验仪器清洗装置,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旋转电机、充电电池、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两侧设有凸件,所述把手外壁一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一侧设有滑槽,且所述凸件活动连接滑槽,所述旋转电机一端连接紧固凹接头,所述紧固凹接头设于把手一端,且所述紧固凹接头连接毛刷,且毛刷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为软杆直柱毛刷、软杆弧柱毛刷,所述软杆直柱毛刷、软杆弧柱毛刷一端均设有毛刷凸接头。

进一步而言,所述把手内部设有空腔其形状为圆柱形且把手的外表面镶防震软套,所述把手外壁一侧设有的控制面板由电源指示灯、电量指示灯、控制开关、旋转调速器构成。

进一步而言,所述充电插头电性连接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电性连接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活动连接紧固凹接头。

进一步而言,所述紧固凹接头与毛刷凸接头插入式连接,所述紧固凹接头表面设有锥形螺纹配合的锥形螺母。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内腔内置充电装置,不许更换电池,方便简单,分别设有可拆卸的直柱软杆毛刷和弧柱软杆毛刷可清理不同形状的实验器材,通过设有电源指示灯,电量指示灯,按钮开,按钮关,转速调速器,操作使用简单,旋转速度可随意调节,通过锥形螺母毛刷与把手连接更紧凑,旋转更加可靠,毛刷为软杆式可清理不同形状的实验仪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实验仪器清洗装置把手剖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实验仪器清洗装置把手俯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实验仪器清洗装置软杆直柱毛刷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实验仪器清洗装置软杆弧柱毛刷结构图。

图中标号:1、把手;2、空腔;3、充电插头;4、充电电池;5、旋转电机;6、紧固凹接头;7、毛刷凸接头;8、软杆直柱毛刷;9、软杆弧柱毛刷;10、控制面板;11、凸件;12、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包括把手1,所述把手1内部设有空腔2,所述空腔2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旋转电机5、充电电池4、充电插头3,所述充电插头3两侧设有凸件11,所述把手1外壁一侧设有控制面板10,所述控制面板10一侧设有滑槽12,且所述凸件11活动连接滑槽12,所述旋转电机5一端连接紧固凹接头6,所述紧固凹接头6设于把手1一端,且所述紧固凹接头6连接毛刷,且毛刷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为软杆直柱毛刷8、软杆弧柱毛刷9,所述软杆直柱毛刷8、软杆弧柱毛刷9一端均设有毛刷凸接头7。

更具体而言,所述把手1内部设有空腔2其形状为圆柱形且把手的外表面镶防震软套,所述把手1外壁一侧设有的控制面板10由电源指示灯、电量指示灯、控制开关、旋转调速器构成,内部结构简单,旋转使用时不伤手。

更具体而言,所述充电插头3电性连接充电电池4,所述充电电池4电性连 接旋转电机5,所述旋转电机5活动连接紧固凹接头6,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成本低。

更具体而言,所述紧固凹接头6与毛刷凸接头7插入式连接,所述紧固凹接头6表面设有锥形螺纹配合的锥形螺母,通过锥形螺母锁紧把手与毛刷的连接,旋转清理仪器时,更安全且拆卸更换毛刷头方便。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通过内腔内置充电装置,不许更换电池,分别设有可拆卸的直柱软杆毛刷和弧柱软杆毛刷可清理不同形状的实验器材,通过设有控制面板,旋转速度可随意调节,通过锥形螺母固定毛刷与把手,旋转更加可靠。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