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提脱氨塔废水均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8265阅读:1364来源:国知局
汽提脱氨塔废水均布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脱氨塔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汽提脱氨塔废水均布器。



背景技术:

氨汽提工艺中的汽提脱氨塔是整个系统关键设备,工作状况将直接影响全系统物料消耗、能量消耗及可操作性,废水均布器是保证传质顺利进行的重要塔内件之一,分散相得到良好的分散和液滴群沿塔截面均匀分布是塔内传质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目前汽提脱氨塔的进塔废水均布器大多数是采用米字型进塔废水均布器,虽然可以通过调整在大小和间距来保证汽提脱氨塔的进塔废水均布,但分散管(支水管)上的小孔按设计的是理论进水量来计算的大小和间距,但实际的进水量是根据工艺需要做调整的,当进水量减少后,支水管最末端的水压减小,造成周边填料喷水少,汽提管液体分布均匀与否,直接影响汽提效率,汽提效率除与汽提塔本身结构有关外,若液体分布器小孔发生堵塞或腐蚀扩大时,液体流量分布不均匀,将影响汽提效率和加剧列管的冲刷腐蚀,造成设备运行效率低下,运行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汽提塔废水均布器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受实际进水量变化影响很小、液体流动阻力小、进塔液体分布均匀、能保证塔内填料传质效率的汽提脱氨塔废水均布器。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汽提脱氨塔废水均布器包括总水管和支水管,所述支水管直径与总水管直径相等,所述支水管对称呈阶梯形分布在总水管两侧,支水管上间隔设置有布水孔,所述支水管长度沿总水管轴向从上端至中间逐渐增长,沿总水管轴向从中间至下端逐渐缩短,所述布水孔孔径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增大,所述布水孔的出水角度为40-4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现有技术:1、通过改变总水管和支水管的结构和分布,改变了原来米字型进塔废水均布器受实际进水量影响大的缺点;2、通过将各个支水管分布成椭圆或者圆形或正六角形,使得液体分布更加合理,无布水死角;3、改变支水管上的布水孔的出水角度,使得液体流动阻力小,塔内填料传质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总水管 2、支水管 3、布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根据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其为所示汽提脱氨塔废水均布器翻转图,所述汽提脱氨塔废水均布器,其安装在塔内填料的上方,它包括总水管1、支水管2,总水管和支水管端部除进水口外其余均密封,所述总水管和支水管可以做成整体式的(如果是体积较大的汽提脱氨塔,可做成可拆卸结构,以便从人工孔进入塔内组装),所述支水管直径与总水管直径相等,所述支水管对称呈阶梯形分布在总水管两侧,每侧有七根(也可是其它多根)间隔设置的支水管,支水管呈近似圆形、椭圆形或正六角形分布,所述支水管呈阶梯形分布,即每侧的支水管长度沿总水管轴向从上端至中间逐渐增长,沿总水管轴向从中间至下端逐渐缩短,支水管上间隔设置有布水孔3,两侧支水管形成的整体形状类似于圆形或者椭圆形或正六角形,布水孔孔径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增大(即与总水管相邻的布水孔孔径最小,远离总水管的布水孔孔径最大,所述布水孔为斜孔,布水孔出水角度为40-45°(与支水管纵向轴中心线之间的夹角)。

另外,废水均布器的进水方式可以有两种:一是废水由水平总水管一侧(或两侧)引入,通过支水管上的布水孔向填料层喷淋;二是废水由总水管引入,经支水管上的布水孔向填料层喷淋。

根据实践运行测试, 改进后的汽提脱氨塔废水均布器,因支水管直径采用的是与总水管直径一致, 所述布水管孔径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增大,而且布水孔改为40-45度斜角喷出,这样可保证支水管上的水压一致, 布水孔按设计的是理论进水量,来计算的大小和间距。根据工艺需要做调整的实际的进水量的实验结果是当进水量减少后,最末端的水压与前端的水压减小量一致,与之前的米字形废水均布器有较大差值不同, 只要减少的进水量不超过下限,周边填料喷水与中心点附近的填料喷水分布一致,设备运行效率比之前大大提高,运行成本大大降低,提高了污水处理车间的经济性效益。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