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理化检测室的通风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3243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理化检测室的通风柜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化检测室,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理化检测室的通风柜结构。



背景技术:

化学实验室普遍采用通风柜系统,并且在实验室安全性和整体功能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风柜保证了有毒、有害、有气味的气体顺利排放,还起到防火、防爆、抗腐蚀等作用,使实验环境达到国家规范规定的安全标准。通风柜的功能中最主要的是排气功能,在化学实验室中,实验操作时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臭气、湿气以及易燃、易爆、腐蚀性物质,为了保护使用者的安全,防止实验中的污染物质向实验室扩散,在污染源附近要使用通风柜,以往通风柜使用台数较少,只在特别有害且危险的气体及产生大量热的实验中使用。因此,传统的通风柜一般只担负实验台的辅助功能。近年来考虑到改善实验室环境、改善劳动卫生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在实验台上进行的实验逐渐转移到通风柜内,因此通风柜的使用台数飞快地增加,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巨大的通风量造成实验室内负压很大,需要从室外大量补风,但这带来以下一些问题:

1、目前,大多新建的实验室都有空调系统,但大量通风柜的使用将室内的冷气或暖气迅速抽走,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实验室电费大幅上升;

2、窗门大开使室外空气大量进入实验室,带来大量灰尘影响实验室要求的洁净环境,特别是对环境要求很高的实验室;

3、巨大的抽风风量容易使实验室间发生串气,对于一些特殊试验会产生一定影响。为此,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为了降低负压而设置的补风通风柜,但这种通风柜只解决了单一通风柜的补风问题,并且目的单纯是解决负压补风问题,而不是解决以上三方面的问题,它需要增加送风风机,增加了电力消耗,补风口位置设置在前端会引起回流气体溢出、影响实验人员操作和物品的摆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理化检测室的通风柜结构,该通风柜无需增加送风风机就能实现空气的循环利用,进而降低了能耗,此外,在控制箱的作用下还能有效将强、弱电隔离开,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理化检测室的通风柜结构,其包括有柜体、风管、风机、废气处理装置、除湿装置及控制箱,所述风管连通于风机的入风口与柜体的顶部之间,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废气处理装置之间通过第一回风管相连通,所述废气处理装置与除湿装置之间通过第二回风管相连通,所述除湿装置的出口连通于柜体的底部,所述控制箱内设有单元控制板、驱动板和接触器KM1,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和除湿装置分别电性连接于驱动板,所述风机上设有温度开关G,所述单元控制板与驱动板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驱动板设有端子P1和端子P2,并且由驱动板控制该端子P1和端子P2的通断,所述接触器KM1主触点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风机和交流电源,所述接触器KM1辅助触点的两端均连接于单元控制板,并且由单元控制板采集该辅助触点的通断状态,所述温度开关G是常闭型温度开关,所述温度开关G、端子P1、端子P2和继电器KM1的线圈依次串联后连接于交流电源的相线与零线之间。

优选地,所述柜体包括有储物柜、操作台面、推拉玻璃、补风口及导流板,所述储物柜设于柜体的下端,所述操作台面设于储物柜上端,所述推拉玻璃设于柜体的中间处,所述补风口和导流板靠近柜体的背板。

优选地,所述接触器KM1的辅助触点为常闭开关。

优选地,所述温度开关G是双金属片温度开关。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理化检测室的通风柜结构中,柜体在排出废气后,由风机将废气抽到废气处理装置中,经过处理的废气由废气处理装置排出,再通过除湿装置回到柜体中,本实用新型除了能达到普通通风柜系统的功能、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以外,还可以起到有效节能的作用。此外,相比现有技术而言,由于温度开关G连接于驱动板与相线之间,并且端子P1、端子P2的电压等级较高,如为AC220V或380V等,所以,温度开关G引线与风机引线之间呈等电位关系,即使两种引线的爬电距离较近,也不会对单元控制板造成任何电压冲击,该风机控制电路将强、弱电有效隔离,使得设备满足安规要求,不仅保护了单元控制板,而且消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风柜结构的组成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风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柜体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控制箱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理化检测室的通风柜结构,结合图1至图4所示,其包括有柜体1、风管2、风机3、废气处理装置4、除湿装置7及控制箱,所述风管2连通于风机3的入风口与柜体1的顶部之间,所述风机3的出风口与废气处理装置4之间通过第一回风管61相连通,所述废气处理装置4与除湿装置7之间通过第二回风管62相连通,所述除湿装置7的出口连通于柜体1的底部,所述控制箱内设有单元控制板9、驱动板10和接触器KM1,所述废气处理装置4和除湿装置7分别电性连接于驱动板10,所述风机3上设有温度开关G,所述单元控制板9与驱动板10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驱动板10设有端子P1和端子P2,并且由驱动板10控制该端子P1和端子P2的通断,所述接触器KM1主触点(1,2)、(3,4)、(5,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风机3和交流电源,所述接触器KM1辅助触点(13,14)的两端均连接于单元控制板9,并且由单元控制板9采集该辅助触点的通断状态,所述温度开关G是常闭型温度开关,所述温度开关G、端子P1、端子P2和继电器KM1的线圈依次串联后连接于交流电源的相线与零线之间。

上述通风柜结构中,柜体在排出废气后,由风机将废气抽到废气处理装置中,经过处理的废气由废气处理装置排出,再通过除湿装置7回到柜体中,本实用新型除了能达到普通通风柜系统的功能、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以外,还可以起到有效节能的作用。

此外,在控制箱的工作过程中,当风机3工作初始,单元控制板9通过信号线发送控制指令至驱动板10,驱动板10执行该指令而控制端子P1、端子P2导通,此时,交流电源的相线L3、温度开关G、端子P1、端子P2、接触器KM1的线圈和零线N构成回路,接触器KM1的线圈上电,并且其主触点和辅助触点均吸合,风机3上电运转,同时,单元控制板9采集到该辅助触点的闭合状态信号,并且根据该闭合状态信号获知该风机3正常运转。当风机3内部温度过高时,温度开关G因金属片变形而断开,接触器KM1的线圈掉电,其主触点和辅助触点均断开,风机3停止运转,同时,单元控制板9采集到该辅助触点的断开状态信号,从而发送停止指令至驱动板10,由驱动板10将端子P1和端子P2断开,等待下一次启动,同时,单元控制板9发出故障提示。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而言,由于温度开关G连接于驱动板10与相线之间,并且端子P1、端子P2的电压等级较高,如为AC220V或380V等,所以,温度开关G引线与风机3引线之间呈等电位关系,即使两种引线的爬电距离较近,也不会对单元控制板9造成任何电压冲击,该风机控制电路将强、弱电有效隔离,使得设备满足安规要求,不仅保护了单元控制板9,而且消除了安全隐患。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柜体1包括有储物柜11、操作台面12、推拉玻璃13、补风口14及导流板15,所述储物柜11设于柜体1的下端,所述操作台面12设于储物柜11上端,所述推拉玻璃13设于柜体1的中间处,所述补风口14和导流板15靠近柜体1的背板。这种结构不影响实验人员操作和实验用品的摆放,并且回流空气也不会溢出柜体1。

本实施例中,废气处理装置4的下方设有空气排放口41,电动风阀设于空气排放口41相对应的位置,电动风阀用于调节回流气体流量和空气排放口41的开闭。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器KM1的辅助触点(13,14)为常闭开关。所述温度开关G是双金属片温度开关。

上述循环节能型通风柜系统可以使用于一般理化实验室,对于生物安全实验室出于生物安全考虑不宜使用,对于其它特殊用途的实验室要根据排放废气的种类和环保处理效果等情况考虑是否适用。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