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给排水系统用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3521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活污水给排水系统用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活污水给排水系统用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资源性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造成的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大约有2/3的城市缺水。在某些地区,甚至对人民基本生存条件造成极大威胁。而我国水环境问题具有复杂性,北方地区面临的水环境问题不同与南方地区的问题,主要是水资源短缺和合理利用、水污染控制和污水的回用、季节性河流的达标(特别是功能区达标)等问题。在南方地区则水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而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国家正加大力度来进行污水的治理,有些专家提出,解决城市污水污染的根本措施是建设以生物处理为主体工艺的二级城市污水处理厂,但是,建设大批二级城市污水处理厂需要大量的投资和高额运行费,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则因为资金的缺乏很难开展,部分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由于运行费用高昂或者缺乏专业的运行管理人员等原因而一直不能正常运行,因此对高效率、低投入、低运行成本、成熟可靠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研发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

给排水系统是建筑或是住宅在修建过程中,不必可少的一项基本建设,常规的给排水装置用的排水装置都是将用过的废水直接排入至废水管道,水资源不仅不可以回收,并且还会污染环境,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虽然也存在一部分的排水装置可以回收水资源,但是其采用的水处理装置存在这样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整套水处理设备价格高昂,处理效果虽然很好,但是每立方米水资源的处理费用过于昂贵,无法推广使用;另一个问题是整套水处理设备结构单一,仅仅具有初步的过滤处理,无法彻底清除污水中的杂物、细菌等物质,并且现有的排水装置存在着易堵塞、排水量小、排水效果差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活污水给排水系统用排水装置,由排水管与水处理装置构成;使用时,通过排水管将污水排入至水处理装置内部,再由水处理装置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排水效果好、水处理效率高,有效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与回收利用;其内部的排水管具有防堵塞、防噪音、防异味的功能,具有结构稳固、抗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其内部的水处理装置可采用固液分离、污泥过滤、精密过滤、脱磷脱氮处理、精密过滤等多种处理方式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使得处理后的水源无混浊、无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生活污水给排水系统用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水处理装置,所述排水管下端通过螺栓连接件连接装置在水处理装置顶端;所述排水管由内管体、中管体、外管体、上连接管、下连接管构成;所述内管体外端通过多根加强筋固定连接中管体,内管体内部为主排水通道,内管体与中管体之间构成辅助排水通道;所述中管体由上端无锥尖的锥型连接管、中端直管体、下端无锥尖的倒锥形连接管连接而成,上端无锥尖的锥型连接管顶端固定连接上连接管的外壁,下端无锥尖的倒锥形连接管底端固定连接下连接管的外壁;所述中管体装置在外管体内部中间;所述下连接管下端通过螺栓连接件连接装置在水处理装置顶端;所述水处理装置由固液分离箱、脱磷过滤塔、脱氮过滤塔构成;所述固液分离箱右端通过带有抽液泵的抽液管连接脱磷过滤塔,脱磷过滤塔右侧上端通过带有控制阀的输液管连接脱氮过滤塔;所述固液分离箱内部中下端装置分隔板,分隔板上端为污水分离过滤室,分隔板下端为固体废物室;所述分隔板顶端左侧装置固体废物排放筒,固体废物排放筒底面镂空,连接固体废物室;所述固体废物排放筒右端装置固液分离装置,固液分离装置右端装置多重竖向过滤格栅;所述固液分离箱顶面左侧装置污水进水口,污水进水口下端为固液分离装置;所述固液分离箱顶面右侧装置排污箱盖,排污箱盖下端为多重竖向过滤格栅。

所述外管体的结构同中管体的结构相同,外管体由上端无锥尖的锥型连接管、中端直管体、下端无锥尖的倒锥形连接管连接而成,上端无锥尖的锥型连接管顶端固定连接上连接管的外壁,下端无锥尖的倒锥形连接管底端固定连接下连接管的外壁。

所述内管体的上端管体插入至上连接管的内部,下端管体插入至下连接管的内部;所述内管体的上端管体外端与上连接管之间装置上阻水板,内管体的下端管体外端与下连接管之间装置下阻水板。

所述内管体为直管体,内管体顶端装置无锥尖的倒锥形不锈钢金属过滤体,通过无锥尖的倒锥形不锈钢金属过滤体连接上连接管的内壁。

所述内管体、中管体为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外管体为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所述中管体外侧装置钢筋混凝土结构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与外管体之间装置吸音棉层。

所述脱磷过滤塔内部上端装置脱磷剂添加箱,内部下端装置初滤装置,初滤装置由内过滤筒、外过滤筒、排污管构成;所述内过滤筒装置在外过滤筒内部,内过滤筒连接带有抽液泵的抽液管,通过带有抽液泵的抽液管连接固液分离箱;所述排污管装置在脱磷过滤塔底端中间,连接装置在脱磷过滤塔内部的外过滤筒。

所述脱氮过滤塔内部上端装置氨氮去除剂添加箱,内部下端装置精密过滤装置,精密过滤装置由RO膜组件、超滤膜组件、活性炭吸附网层构成;所述RO膜组件、超滤膜组件、活性炭吸附网层由上至下装置;所述脱氮过滤塔右侧下端装置过滤水排水管。

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由驱动箱、驱动电机、支撑杆、驱动轮、四块分离板构成;所述驱动箱内部装置驱动电机,驱动箱顶端中间装置支撑杆,通过支撑杆支撑上端驱动轮,驱动轮上均匀装置四块分离板;所述驱动电机连接驱动轮。

所述分离板内侧中端设置带有多个镂空口的漏水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活污水给排水系统用排水装置,由排水管与水处理装置构成;通过排水管将污水排入至水处理装置内部,再由水处理装置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内部的排水管采用可切换双管道排水的管道结构,可以达到增大排量、分散排水的效果,实现防堵塞的目的;采用多管体结构制成,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内部装置活性炭颗粒涂层、吸音棉层,可以有效防止排水过程中造成的异味,并有效解决排水过程中产生噪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内部的水处理装置采用固液分离、污泥过滤、精密过滤、脱磷脱氮处理、精密过滤等多种处理方式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使得处理后的水源无混浊、无污染,便于水资源的节约与回收利用,且其生产成本较低,工作效率较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活污水给排水系统用排水装置,其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排水管的上端可根据需要连接相同排水管;使用过程中,当排水量正常时,则仅通过内管体内侧的主排水通道进行排水,当遇到雨天或是排水量过多时,则通过开启上阻水板、下阻水板,通过主排水通道、内管体与中管体之间的辅助排水通道共同进行排水,排水过程中,污水内的较大固体杂物经倒锥形不锈钢金属过滤体阻挡,仍然通过主排水通道进行排水,可以有效防止辅助排水通道堵塞;排水过程中,中管体与外管体之间的活性炭颗粒涂层可以有效吸附异味,防止污染室内空气,中管体与外管体之间的吸音棉层可以有效吸收排水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防止产生噪音;然后,排水管将污水通过污水进水口进入至固液分离箱内部,落入在固液分离装置上,经固液分离装置将固体废物通过分离板送入至固体废物排放筒内,落入到固体废物室内部,而污水通过分离板上设置镂空口的漏水区下落,落入在污水分离过滤室内部,经过多重竖向过滤格栅进行过滤,过滤掉固液分离装置未分离完全的固体杂物,污水通过带有抽液泵的抽液管进入至脱磷过滤塔内部的内过滤筒内部,在添加污水脱磷剂进行脱磷处理后,经内过滤筒过滤、外过滤筒过滤后,通过输液管进入至脱氮过滤塔内部,在添加氨氮去除剂进行脱氮处理后,经精密过滤装置内部的RO膜组件、超滤膜组件、活性炭吸附网层过滤除味后,通过过滤水排水管排出,进行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排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水管;2-水处理装置;3-内管体;4-中管体;5-外管体;6-上连接管;7-下连接管;8-加强筋;9-主排水通道;10-辅助排水通道;11-固液分离箱;12-脱磷过滤塔;13-脱氮过滤塔;14-分隔板;15-污水分离过滤室;16-固体废物室;17-固体废物排放筒;18-固液分离装置;19-过滤格栅;20-污水进水口;21-排污箱盖;22-上阻水板;23-下阻水板;24-倒锥形不锈钢金属过滤体;25-钢筋混凝土结构层;26-活性炭颗粒涂层;27-吸音棉层;28-脱磷剂添加箱;29-初滤装置;30-内过滤筒;31-外过滤筒;32-排污管;33-抽液管;34-氨氮去除剂添加箱;35-精密过滤装置;36-RO膜组件;37-超滤膜组件;38-活性炭吸附网层;39-过滤水排水管;40-驱动箱;41-驱动电机;42-支撑杆;43-驱动轮;44-分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生活污水给排水系统用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1、水处理装置2,所述排水管1下端通过螺栓连接件连接装置在水处理装置2顶端;所述排水管1由内管体3、中管体4、外管体5、上连接管6、下连接管7构成;所述内管体3外端通过多根加强筋8固定连接中管体4,内管体3内部为主排水通道9,内管体3与中管体4之间构成辅助排水通道10;所述中管体4由上端无锥尖的锥型连接管、中端直管体、下端无锥尖的倒锥形连接管连接而成,上端无锥尖的锥型连接管顶端固定连接上连接管6的外壁,下端无锥尖的倒锥形连接管底端固定连接下连接管7的外壁;所述中管体4装置在外管体5内部中间;所述下连接管7下端通过螺栓连接件连接装置在水处理装置2顶端;所述水处理装置2由固液分离箱11、脱磷过滤塔12、脱氮过滤塔13构成;所述固液分离箱11右端通过带有抽液泵的抽液管连接脱磷过滤塔12,脱磷过滤塔12右侧上端通过带有控制阀的输液管连接脱氮过滤塔13;所述固液分离箱11内部中下端装置分隔板14,分隔板14上端为污水分离过滤室15,分隔板14下端为固体废物室16;所述分隔板14顶端左侧装置固体废物排放筒17,固体废物排放筒17底面镂空,连接固体废物室16;所述固体废物排放筒17右端装置固液分离装置18,固液分离装置18右端装置多重竖向过滤格栅19;所述固液分离箱11顶面左侧装置污水进水口20,污水进水口20下端为固液分离装置18;所述固液分离箱11顶面右侧装置排污箱盖21,排污箱盖21下端为多重竖向过滤格栅19。

实施例2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外管体5的结构同中管体4的结构相同,外管体5由上端无锥尖的锥型连接管、中端直管体、下端无锥尖的倒锥形连接管连接而成,上端无锥尖的锥型连接管顶端固定连接上连接管6的外壁,下端无锥尖的倒锥形连接管底端固定连接下连接管7的外壁。

实施例3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内管体3的上端管体插入至上连接管6的内部,下端管体插入至下连接管7的内部;所述内管体3的上端管体外端与上连接管6之间装置上阻水板22,内管体3的下端管体外端与下连接管7之间装置下阻水板23。

实施例4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内管体3为直管体,内管体3顶端装置无锥尖的倒锥形不锈钢金属过滤体24,通过无锥尖的倒锥形不锈钢金属过滤体24连接上连接管6的内壁。

实施例5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内管体3、中管体4为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外管体5为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所述中管体4外侧装置钢筋混凝土结构层25,钢筋混凝土结构层25与外管体5之间装置活性炭颗粒涂层26、吸音棉层27。

实施例6

如图1、图3所示,所述脱磷过滤塔12内部上端装置脱磷剂添加箱28,内部下端装置初滤装置29,初滤装置29由内过滤筒30、外过滤筒31、排污管32构成;所述内过滤筒30装置在外过滤筒31内部,内过滤筒30连接带有抽液泵的抽液管33,通过带有抽液泵的抽液管33连接固液分离箱11;所述排污管32装置在脱磷过滤塔12底端中间,连接装置在脱磷过滤塔12内部的外过滤筒31。

实施例7

如图1、图3所示,所述脱氮过滤塔13内部上端装置氨氮去除剂添加箱34,内部下端装置精密过滤装置35,精密过滤装置35由RO膜组件36、超滤膜组件37、活性炭吸附网层38构成;所述RO膜组件36、超滤膜组件37、活性炭吸附网层38由上至下装置;所述脱氮过滤塔13右侧下端装置过滤水排水管39。

实施例8

如图1、图3所示,所述固液分离装置18由驱动箱40、驱动电机41、支撑杆42、驱动轮43、四块分离板44构成;所述驱动箱40内部装置驱动电机41,驱动箱40顶端中间装置支撑杆42,通过支撑杆42支撑上端驱动轮43,驱动轮43上均匀装置四块分离板44;所述驱动电机41连接驱动轮43。

实施例9

如图1、图3所示,所述分离板44内侧中端设置带有多个镂空口的漏水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