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式水循环滤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494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式水循环滤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以太阳能为动力,生物滤床结构的增加水体循环的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多数城乡河道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存在富营养化、水体缺氧、变黑变臭现象。增加水体溶解氧可以强化水体中好氧微生物分解污染物的过程,因此,曝气成为河湖水处理中常用的工艺措施之一。曝气的方法多样,但都需要能源动力,而在郊野地区常常存在无法供电的问题。太阳能作为备受关注的新能源之一,因其环境友好且方便管理的特性,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河湖水处理与生态修复的过程中,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曝气设备也已较多地研发应用。

通常,太阳能曝气设备是将空气打入水体中,以实现水体增氧的过程,也有以太阳能为动力将底层水体提升至水面上,从而实现水体循环与增氧的过程。太阳能水体循环装置将底层水提升后,水体自然回落,有利于水体溶解氧的增加,但与直接利用市政供电的设备相比,这些以太阳能为动力的设备的增氧效率相对较低,如何强化太阳能水体交换设备的工作效率,使增强其对污染水体的改善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太阳能式水循环装置存在的工作效率低,以及对受污染水体的改善效果不明显等特点,提出了一种以太阳能为动力,生物滤床结构的增强水体循环的水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式水循环滤床,其包括太阳能提水设备1、第一过滤床2和第二过滤床3;太阳能提水设备1底部的入水口置于底层水体中;太阳能提水设备1的出水口103在水面上方并位于第一过滤床2的上方;第一过滤床2底部的出水口连接第二过滤床3底部的入水口,第二过滤床3上部的出水口9与水体连通。

如上所述的太阳能式水循环滤床,优选地,所述太阳能式水循环滤床外周连接浮体17。

如上所述的太阳能式水循环滤床,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床2内填充柔性填料211。

如上所述的太阳能式水循环滤床,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床2底部设置第一过滤床排泥口203。

如上所述的太阳能式水循环滤床,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床3内放置固体填料312。

如上所述的太阳能式水循环滤床,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床3底部设置第二过滤床排泥口15。

如上所述的太阳能式水循环滤床,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床2的上部设置连接第一过滤床和第二过滤床的溢流口18。

上述太阳能式水循环滤床固定在浮体上,在水中成漂浮状态。太阳能提水设备底部进水管与底层水体相连通,以太阳能为动力,将底层水上提,出水逐渐蓄集在第一过滤床中,第一过滤床中设置填料支架,并放置填料,循环水通过第一过滤床出水口进入第二过滤床中;随着水位的提升,底层水逐渐通过第二过滤床滤料层,之后从第二过滤床出水口排出,流回水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太阳能为能源,不需要外部电源,低碳环保;依靠太阳能提水方式将底层水上提,提升水位后,以势能自流经第一过滤床和第二过滤床填料层,节约能耗;第一过滤床和第二过滤床能够吸附污染物质,并为微生物提供附着空间,有助于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好氧降解;将传统太阳能水体交换设备与过滤床相结合,结构简单,便于改造,且易于维护,能增强对受污染水体的改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述装置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所述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太阳能式水循环滤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太阳能式水循环滤床包括太阳能提水设备1、第一过滤床2和第二过滤床3。太阳能式水循环滤床外周连接浮体17,在水中成漂浮状态。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常规的太阳能提水设备,例如包括太阳能板、太阳能电池、水泵和提水管道。提水管道102底部的入水口置于底层水体中。

第一过滤床2环绕在提水管道102的外周。太阳能提水设备1的出水口103在水面上方并位于第一过滤床2的上方,由出水口103喷洒出的水落入第一过滤床2中,完成循环增氧过程。第一过滤床2中设置支架213,支架上放置填料211,该填料为柔性悬挂填料,可选自聚酯纤维类人工水草、聚烯烃类和聚酰胺立体弹性填料、碳素纤维生态草和阿克曼生态基等。柔性悬挂填料通常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吸附水体中的污染物,同时为微生物提供附着空间,为微生物降解污染物质提供有益条件。第一过滤床2的底部设置第一过滤床排泥口203,排泥口上设置向下开口的翻盖,翻盖由固定线204从上部操控,以便于设备排泥维护。

第一过滤床2的外侧设置第二过滤床3,在第一过滤床2底部具有与第二过滤床3底部连接的通水口7。第一过滤床2的上部设置连接第一过滤床和第二过滤床的溢流口18。第二过滤床3内设置支架314,支架上放置滤料312,该滤料为组合式固体填料,选自火山岩、陶粒和/或焦炭等。固体填料的加入能够强化去除水体中污染物,增强装置的净水效果。第二过滤床3上部高于水面处设置第二过滤床出水口9。第二过滤床3底部设置第二过滤床排泥口15,以便于设备排泥维护。

该太阳能式水循环滤床工作时,太阳能提水设备将底层水上提至第一过滤床中,完成底层水的循环增氧过程。第一过滤床中的水在填料存在的情况下,完成接触氧化过程。之后通过出水口分别进入两个第二过滤床。由于太阳能设备将底层水提入第一过滤床中,因此,第一过滤床中可能沉积部分底泥,可通过固定线调节排泥口翻盖将泥排出。进入第二过滤床的水自下而上通过滤料层,经过滤料的吸附,以及附着在滤料上的微生物的净化,完成水质改善过程。之后从第二过滤床出水口排出,完成水体循环的过程。第一过滤床上设置的溢流口,是为了防止强降水天气时,第一过滤床中的水积蓄过多。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