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生态浮岛的种植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8660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生态浮岛的种植篮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生态浮岛的种植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合理的生活、生产方式导致全球性的水域富营养化日益严重。生态修复成为人们推崇的改善水质的方法,因人工生态浮岛具有适应性、稳定性、持久性、低成本、景观性,所以成为生态修复中常用到的手段之一。

生态浮岛主要是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在水面上种植植物,通过扎在水中的根系吸收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对有机污染物起到促进降解的作用;植物根系、浮床和基质在吸附悬浮物的同时,为微生物和其他水生生物提供栖息、繁衍场所,兼可美化水域景观。

生态浮岛结构包括浮床,浮床上设置有种植篮结构,而现有的种植篮结构内种植的植物肆意生长,无法对植物的长势进行引导。

基于此,研究并开发设计一种应用于生态浮岛的种植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种植篮结构无法控制种植植物的肆意生长,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生态浮岛的种植篮,解决了现有种植篮无法控制植物生长长势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应用于生态浮岛的种植篮,包括种植篮本体,种植篮本体为由下至上直径逐渐增大的中空圆柱体结构,种植篮本体的上端开口、底部呈镂空状,种植篮本体的外表面设有与浮床种植口拆卸连接的外卡槽,外卡槽呈螺纹状;种植篮本体的内表面设有内卡槽,内卡槽呈圆柱管螺纹状,种植篮本体的上端安装有与种植篮本体螺纹连接的花束状延伸件,花束状延伸件的下端外表面设有与内卡槽形状配合的外螺纹。

现有的种植篮结构只是作为植物生长的空间结构,将植物种植在浮床上,故植物的根部、顶部均根据自己的喜好延伸到不同的空间,发明人设计一种种植篮结构可控制植物的生长长势,使其能够有序生长。

其中,将种植篮本体设计为由下至上直径逐渐增大的圆柱体结构,可对生长过程中植物的根茎部、叶部给予一定的约束力,使其按照种植篮本身结构生长,避免相邻植物之间影响光照、水分等的吸收;同时整个浮床植物美观、有序。

种植篮本体结构为圆柱体结构为种植篮本体的外壁可为镂空状,即外壁可设有小孔,利于少量植物根系从小孔延伸出去。种植篮本体的上端开口,底部呈镂空状,镂空状的底部利于植物的根部从底部上的小孔延伸出去。使用中,种植篮一直设置浮床表面设置的种植口内,为了与浮床板适配连接,外卡槽可实现与浮床种植口可拆卸连接,而现有的种植篮是直接放入种植口内,在有风浪存在的情况下,种植篮极易被打翻,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外卡槽该结构的设置,可良好的解决该技术问题。

在种植篮本体的内表面设置内卡槽,即在种植篮本体的内表面设置圆柱管螺纹,与花束状延伸件可拆卸稳固连接,则花束状延伸件可根据植物的种类或其他情况,拆卸安装,操作便利,而花束状延伸件可对植物的生长趋势进行引导,并且与种植篮本体紧密无错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花束状延伸件为俯视呈圆环且控制浮岛种植篮内植物生长趋势的结构,花束延伸件也可与种植篮本体插入式连接,对植物的紧凑生长起促进作用。花束延伸件也可与种植篮本体螺纹连接,只要实现花束延伸件与种植篮本体紧固连接,采用与螺纹连接等效连接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其中花束状延伸件的具体形状为:俯视呈圆环结构,其底端的形状直径与种植篮本体的上端相匹配,利于花束状延伸件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花束状延伸件为中空且与种植篮本体的内部连通的圆柱体结构,花束状延伸件的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这里对花束状延伸件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利于种植在浮床植物中的植物有序生长,且代替塑料袋的使用,避免塑料袋脱落对水面造成二次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种植篮本体的底部为条形孔状、波浪孔状、多角形孔状、中心为对三角形孔圆盘结构中的任意一种。这里对种植篮本体的底部形状进行进一步限定,均利于种植在种植篮内植物的根部通过底部向水体中延伸,加速其生长。

进一步地,所述种植篮本体底部的外壁上设有向下延伸的网状架。所述网状架的作用是使从种植篮本体的底部延伸出来的根部沿着网状架的表面攀爬,对根系进行固定,防止根系无控制的蔓延。网状架的具体结构可为具有网孔的中空圆筒状结构或为其他具有网孔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网状架的下端设有围绕网状架下端边缘的横杆。横杆与网状架可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为可拆卸结构。且横杆位于网状架的下端边缘,横杆可使网状架向下端延伸,不易于发生卷曲,利于植物的根须从底部延伸出后在网状架上延伸,控制植物根系的蔓延趋势,对根系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生态浮岛的种植篮,种植篮本体为由下至上直径逐渐增大的中空圆柱体结构,种植篮本体的外表面为与浮床种植口适配的外卡槽,便于将种植篮本体紧密固定浮床上,不会倾倒。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将在种植篮本体的上端安装可与种植篮本体可拆卸连接的花束状延伸件,可对植物的生长长势进行规划,避免植物没有固定,肆意生长,通过花束状延伸件可使植物紧凑生长,代替塑料袋的使用,减少污染。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种植篮本体的底部下端设置网状架,使植物的根系沿着网状架攀爬,控制植物根系的蔓延趋势,避免其肆意延伸。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且对于在浮岛上生长的植物紧簇生长有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卡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带花束状延伸件和网状架的种植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底部结构示意图;

1—底部,2—种植篮本体,3—外卡槽,4—花束状延伸件,5—内卡槽,6—网状架,7—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应用于生态浮岛的种植篮,包括种植篮本体2,种植篮本体2为由下至上直径逐渐增大的中空圆柱体结构,种植篮本体2的上端开口、底部呈镂空状,种植篮本体2的外表面设有与浮床种植口拆卸连接的外卡槽3,外卡槽3呈螺纹状;种植篮本体2的内表面设有内卡槽5,内卡槽5呈圆柱管螺纹状,种植篮本体2的上端安装有与种植篮本体2螺纹连接的花束状延伸件4,花束状延伸件4的下端外表面设有与内卡槽5形状配合的外螺纹。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种植篮本体2的外表面设置与浮床种植口连接的外卡槽3,便于与浮床紧固连接,避免风浪打翻种植篮,影响种植篮内植物的生长;在种植篮本体2的内表面设置内卡槽5,内卡槽5与花束状延伸件4螺纹连接,对植物上端的生长趋势进行控制,避免其肆意生长,对相邻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花束状延伸件4为俯视呈圆环且控制浮岛种植篮内植物生长趋势的结构。所述花束状延伸件4为中空且与种植篮本体2的内部连通的圆柱体结构,花束状延伸件4的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这里对花束状延伸件4结构进行限定,使植物上端的生长沿着花束状延伸件4的外部形状生长。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详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外卡槽3位于种植篮本体2的中部。这里对外卡槽3位于种植篮2本体的位置进行限定,优选设置在中部,便于种植篮从浮床的浮床种植口内取出,若外卡槽3位于种植篮本体2的底部,则种植篮本体2部分更多的裸露在浮床上端,种植篮本体1与浮床的连接力则较低;若外卡槽3设置在种植篮本体2的上部,则不便于种植篮本体2从浮床种植口内取出。本实施例中涉及到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详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限定,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种植篮本体2的底部1为条形孔状、波浪孔状、多角形孔状、中心为对三角形孔圆盘结构中的任意一种,这里对种植篮本体2的底部结构进行限定,利于植物的根通过底部结构向水体中延伸,快速生长。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种植篮本体2的底部的外壁上设有向下延伸的网状架6,即将网状架6一端连接在种植篮本体2的底部外壁,另一端为自由端。

网状架6的下端设有围绕网状架6下端边缘的横杆7,横杆7的作用是对网状架6进行拉伸,避免网状架6发生卷曲,可最大程度的利于植物的根延伸。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