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长距离U型管内部清扫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5256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长距离U型管内部清扫的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工业“四合一炉”排式U型炉管内部杂物清扫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装置工程施工中,工业炉管,尤其是“四合一炉”排式炉管整体安装完成后,排式炉管全部汇集于集合管,同时由于炉管为U形结构,且总体长度达30-40米,在炉管完成水压试验后,管内存留的水及杂质,无法清扫出来,对炉子的开车及生产形成严重安全隐患。通常清扫的做法为:一)采用小型抽水泵抽出路管内的存水,但结果是存水与杂质总是不能清扫干净,且效率低,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二)采用蒸汽作为介质进行清扫,现场需要编制重大施工方案,且实施过程中处于高等级安全隐患环境,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隐患分析,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其结果是投入人员多、采取安全措施多、工序复杂,施工整体进度不好保证,效率低、成本高,施工安全隐患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长距离U型管内部清扫的装置,采用该装置可以对U型管内部进行快速、安全、高质量的清扫,能够满足低风险环境下,高效、高质、低成本的施工要求。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长距离U型管内部清扫的装置,该装置设置在集合管内,包括与U型管一端连接的进风部分和与U型管另一端连接的出风部分;所述进风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风快速接头、进风球阀、进风接阀管、进风偏心大小头、进风连接管、进风90°弯头和进风管,在所述进风管的端部设有与U型管相应端口契合的压板Ⅰ,在所述压板Ⅰ的下方设有橡胶垫Ⅰ;在所述进风90°弯头的上方设有与其固接的进风支座,所述进风支座与所述进风管同轴设置,在所述进风支座上方设有千斤顶Ⅰ,在所述千斤顶Ⅰ与集合管的管壁之间设有进风支撑管,在所述进风支撑管的顶部固接有弧形垫板Ⅰ,所述弧形垫板Ⅰ支承在集合管的管壁上;所述出风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出风快速接头、出风球阀、出风接阀管、出风偏心大小头、出风连接管、出风90°弯头和出风管,在所述出风管的端部设有与U型管相应端口契合的压板Ⅱ,在所述压板Ⅱ的下方设有橡胶垫Ⅱ;在所述出风90°弯头的上方设有与其固接的出风支座,所述出风支座与所述出风管同轴设置,在所述出风支座上方设有千斤顶Ⅱ,在所述千斤顶Ⅱ与集合管的管壁之间设有出风支撑管,在所述出风支撑管的顶部固接有弧形垫板Ⅱ,所述弧形垫板Ⅱ支承在集合管的管壁上。

所述出风偏心大小头比所述进风偏心大小头的尺寸大,所述出风球阀比所述进风球阀的尺寸大,所述出风快速接头比所述进风快速接头的尺寸大。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一定的风量、风压将U型管中的水分、杂物快速清扫出U型管,且进风和出风可控,降低了现场安全风险等级,减少了安全措施,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施工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各种规格大小的U型长距离管道,尤其适用于已经安装成整体的“四合一”工业U型炉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部分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部分侧视图。

图中:1、进风部分;1-1、橡胶垫Ⅰ;1-2、压板Ⅰ;1-3、进风管;1-4、进风90°弯头;1-5、进风连接管;1-6、进风偏心大小头;1-7、进风接阀管;1-8、进风球阀;1-9、进风快速接头;1-10、进风支座;1-11、千斤顶Ⅰ;1-12、进风支撑管;1-13、弧形垫板Ⅰ;2、出风部分;2-1、橡胶垫Ⅱ;2-2、压板Ⅱ;2-3、出风管;2-4、出风90°弯头;2-5、出风连接管;2-6、出风偏心大小头;2-7、出风接阀管;2-8、出风球阀;2-9、出风快速接头;2-10、出风支座;2-11、千斤顶Ⅱ;2-12、出风支撑管;2-13、弧形垫板Ⅱ;3、U型管;4、集合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3,一种用于长距离U型管内部清扫的装置,该装置设置在集合管4内,包括与U型管3一端连接的进风部分1和与U型管另一端连接的出风部分2。

所述进风部分1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风快速接头1-9、进风球阀1-8、进风接阀管1-7、进风偏心大小头1-6、进风连接管1-5、进风90°弯头1-4和进风管1-3,在所述进风管1-3的端部设有与U型管3相应端口契合的压板Ⅰ1-2,在所述压板Ⅰ1-2的下方设有橡胶垫Ⅰ1-1。上述结构用于实现进风的控制。

在所述进风90°弯头1-4的上方设有与其固接的进风支座1-10,所述进风支座1-10与所述进风管1-3同轴设置,在所述进风支座1-10上方设有千斤顶Ⅰ1-11,在所述千斤顶Ⅰ1-11与集合管3的管壁之间设有进风支撑管1-12,在所述进风支撑管1-12的顶部固接有弧形垫板Ⅰ1-13,所述弧形垫板Ⅰ1-13支承在集合管4的管壁上。上述结构用于实现进风部分的快速固定。

所述出风部分2包括依次连接的出风快速接头2-9、出风球阀2-8、出风接阀管2-7、出风偏心大小头2-6、出风连接管2-5、出风90°弯头2-4和出风管2-3,在所述出风管2-3的端部设有与U型管3相应端口契合的压板Ⅱ2-2,在所述压板Ⅱ2-2的下方设有橡胶垫Ⅱ2-1。上述结构用于实现出风的控制。

在所述出风90°弯头2-4的上方设有与其固接的出风支座2-10,所述出风支座2-10与所述出风管2-3同轴设置,在所述出风支座2-10上方设有千斤顶Ⅱ2-11,在所述千斤顶Ⅱ2-11与集合管4的管壁之间设有出风支撑管2-12,在所述出风支撑管2-12的顶部固接有弧形垫板Ⅱ2-13,所述弧形垫板Ⅱ2-13支承在集合管4的管壁上。上述结构用于实现出风部分的快速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施工安全,所述出风偏心大小头2-6比所述进风偏心大小头1-6的尺寸大,所述出风球阀2-8比所述进风球阀1-8的尺寸大,所述出风快速接头2-9比所述进风快速接头1-9的尺寸大。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先安装风控装置,再安装快速固定装置,连接管的长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以方便操作,减轻装置重量为原则。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