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机组冷油器化学清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21434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发电机组冷油器清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电机组冷油器化学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轮机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时,由于轴承摩擦而消耗了一部分功率,转化为热量使轴承的润滑油温度升高。如果油温太高,轴承有可能发生软化、变形或烧损事故。为使轴承正常运行,润滑油温必须保持一定范围内,一般要求进入轴承油温在35~45℃,轴承的排油温升一般为10~15℃,因而必须将轴承排出来的油冷却以后才能再循环进入轴承润滑。而冷油器就是将温度较高的润滑油和低温的冷却水在内部进行热交换,通过调节冷却水流量来达到控制润滑油温度的目的。

太钢能源动力总厂现有十余台余能余热发电机组,部分机组配套的冷油器由于长期使用后内部产生大量污泥、水垢及金属氧化物,冷却管内部堵塞严重,直接影响冷却换热效果,造成润滑油油温升高,影响润滑效果。润滑油冷却后温度由38℃升高到44℃,易导致油品老化、变质,进而加剧轴瓦磨损,严重影响汽轮机运行的安全性。

目前冷油器化学清洗主要是利用水力作用的纯物理清洗,只能去除一些机械杂质,而无法对结生的水垢及金属氧化物有效去除。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通过化学清洗作用,使用氨基磺酸(对金属腐蚀作用较慢,唯一可用作镀锌金属表面清洗的酸),可以防止冷油器铜管脱锌,同时可有效去除冷油器内的水垢和腐蚀产物。经化学清洗后,可极大提高冷油器的换热效果,显著降低润滑油油温,保证油温稳定,消除了设备磨损隐患,延长了汽轮机使用寿命。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发电机组冷油器化学清洗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述工艺步骤:

(1)用除盐水进行水冲洗,除去系统中脱落疏松的垢物,直到出水清澈透明为止;

(2)用磷酸三钠、活性剂(十二烷)进行碱洗,清洗油泥、微生物;碱洗温度是30~40℃,时间是1小时,使pH值为9.5~10;

(3)用除盐水进行水冲洗,使pH值<9;

(4)用氨基磺酸、缓蚀剂(Lan-826)、消泡剂(磷酸三丁酯)、还原剂(异抗坏血酸钠)进行酸洗,去除结垢和金属氧化物,酸洗温度是50~60℃,时间是1~2小时,

(5)用除盐水进行水冲洗,使pH值>6。

本发明使冷油器内部堵塞的污泥、水垢及金属氧化物得到有效清洗去除,冷却管恢复畅通,冷油器冷却换热效果明显提高,润滑油冷却后温度由原来(清洗前)的44℃降至38℃,符合正常要求的35~45℃要求,保证了汽轮机润滑油的润滑和冷却效果,避免了汽轮机轴瓦磨损,提高了汽轮机运行的安全性。节省了大量检修维护费用。

具体实施方式

1、关闭冷油器循环水进出水门。

2、断开冷油器进出水管口处法兰,冷油器进水处连接清洗泵出口管,冷油器出水处连接清洗箱回流管。清洗泵、清洗箱布置在汽机房内空地。

3、在清洗泵出口管与出口阀门之间接一路回流管,通过出口阀调节冷油器内清洗液流量。

4、清洗箱补水用管道就近与除盐水接通。

5、清洗箱中接入蒸汽(6-8kg/cm2)。

6、注入除盐水,利用蒸汽加热至30~40℃,建立循环,除去脱落疏松的垢物;

7、加入十二烷,使清洗液中十二烷浓度控制在0.1~0.3%;再加入磷酸三钠,使清洗液的pH值在9.5~10,根据泡沫情况投加消泡剂(磷酸三丁酯)。循环冲洗1小时后排放;清洗油泥、微生物,碱洗温度是30~40℃,时间是1小时;

8、第二次注入除盐水冲洗,利用蒸汽加热至50~60℃,建立循环,使pH值<9;

9、加入缓蚀剂(Lan-826),循环半小时,开始加氨基磺酸,使清洗液酸浓度大于4%;加酸出入口浓度差小于0.6%,根据泡沫情况投加消泡剂(磷酸三丁酯);酸洗温度是50~60℃,时间是1~2小时,以去除结垢和金属氧化物;

10、第三次注入除盐水冲洗,使pH值>6为止。

清洗每30分钟取样分析一次。当进、出口酸浓度相近并不再变化时,酸清洗结束,排放酸洗废液。

消泡剂的投加量是根据经验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常识进行投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