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MBR池中膜泥共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2743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MBR池中膜泥共存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污水的处理难度也大大提高,原有的污水处理系统自动化程度低和净化效果差等缺点已成为污水净化领域取得进步的主要障碍,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已经很难完成现有污水的处理净化任务,这已经成为城市污水处理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净化效果好、操作简便的新型MBR池中膜泥共存系统。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MBR池中膜泥共存系统,其中,包括好氧区、兼氧区、厌氧区、膜泥共存区和中央处理器,好氧区、兼氧区、厌氧区和膜泥共存区设置在同一反应池中,好氧区与兼氧区之间、兼氧区与厌氧区之间、厌氧区与膜泥共存区之间都通过百叶窗进行隔离,好氧区的入水口与进水管道连接,好氧区、兼氧区、厌氧区和膜泥共存区内都设置有填料,膜泥共存区的出水口与出水管道连接,膜泥共存区的出水口处设置有过滤膜,好氧区、兼氧区、厌氧区和膜泥共存区内部都分别设置有溶解氧探头、溶解氧电极和氧化还原电位装置,好氧区、兼氧区、厌氧区和膜泥共存区外部别设置有氧量控制器,溶解氧探头的采集信号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信号接收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溶解氧电极、氧化还原电位装置和氧量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MBR池中膜泥共存系统,其中所述百叶窗的每个叶片分别固定在不同的转轴上,各转轴的控制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MBR池中膜泥共存系统,其中所述进水管道上安装有给水电磁阀,给水电磁阀的控制端与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MBR池中膜泥共存系统,其中所述膜泥共存区内设置的填料为轻质球形结构,填料采用惰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MBR池中膜泥共存系统,其中所述填料采用不锈钢或者陶瓷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MBR池中膜泥共存系统,其中所述好氧区、兼氧区、厌氧区和膜泥共存区内部还分别设置有PH计,PH计的采集信号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MBR池中膜泥共存系统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好氧区、兼氧区、厌氧区和膜泥共存区一体设计,各区域之间通过百叶窗进行隔离,通过控制百叶窗的打开程度即可对各区域之间的通水量进行控制,保证对污水的充分净化。各区域内还分别设置有溶解氧探头、溶解氧电极和氧化还原电位装置,保证满足不同区域对溶氧量的要求,使每个区域达到最佳的污水处理效果。整个污水处理过程通过中央处理器进行控制,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MBR池中膜泥共存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MBR池中膜泥共存系统的结构连接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MBR池中膜泥共存系统的电气控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MBR池中膜泥共存系统,包括好氧区2、兼氧区3、厌氧区9、膜泥共存区4和中央处理器10,好氧区2、兼氧区3、厌氧区9和膜泥共存区4设置在同一反应池中,好氧区2与兼氧区3之间、兼氧区与厌氧区9之间、厌氧区9与膜泥共存区4之间都通过百叶窗进行隔离,百叶窗的每个叶片分别固定在不同的转轴上,各转轴的控制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器10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通过中央处理器10对各转轴进行控制,从而控制各百叶窗的开合程度。好氧区2的入水口与进水管道1连接,进水管道1上安装有给水电磁阀6,给水电磁阀6的控制端与中央处理器10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通过中央处理器10对给水电磁阀6的开合状态进行控制,从而控制给水量。好氧区2、兼氧区3、厌氧区9和膜泥共存区4内都设置有轻质球形填料7,填料7采用不锈钢或者陶瓷等惰性材料制成,供微生物附着形成生物膜,膜泥共存区4的出水口与出水管道5连接,膜泥共存区4的出水口处设置有过滤膜8。好氧区2、兼氧区3、厌氧区9和膜泥共存区4内部都分别设置有溶解氧探头11、PH计14、溶解氧电极12和氧化还原电位装置13,好氧区2、兼氧区3、厌氧区9和膜泥共存区4外部别设置有氧量控制器15,溶解氧探头11和PH计14的采集信号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10的信号接收端连接,中央处理器10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溶解氧电极12、氧化还原电位装置13和氧量控制器15的控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依次通过好氧区2、兼氧区3和厌氧区9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最终进入膜泥共存区4通过生物膜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出水时通过过滤膜8拦截出水中的超细悬浮物和微生物。通过控制给水电磁阀6控制通入的水量,通过控制不同的转轴旋转从而控制百叶窗打开和关闭的数量,从而控制不同区域间的水量,达到自动调控净化水量的目的。通过溶解氧探头11检测不同区域内的溶氧量,并通过中央处理器10控制氧量控制器15、溶解氧电极12和氧化还原电位装置13,从而满足不同区域内氧气的含量,达到最佳的污水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MBR池中膜泥共存系统,好氧区2、兼氧区3、厌氧区9和膜泥共存区4一体设计,各区域之间通过百叶窗进行隔离,通过控制百叶窗的打开程度即可对各区域之间的通水量进行控制,保证对污水的充分净化。各区域内还分别设置有溶解氧探头11、溶解氧电极12和氧化还原电位装置13,保证满足不同区域对溶氧量的要求,使每个区域达到最佳的污水处理效果。整个污水处理过程通过中央处理器10进行控制,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