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脱泥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65107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脱泥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选煤厂煤泥脱泥池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高效脱泥池。
背景技术
在选煤厂的煤浆中,矿物颗粒符合“粒度越细,灰分越高”的规律,而不同粒度的矿粒干扰沉降末速存在差异,即当煤浆以某一速度上升时,某一粒度级矿物颗粒保持悬浮,小于该粒度的颗粒将随上升水流漂走,而大于该粒度的颗粒将下沉至底部,漂走的颗粒是较细的颗粒,也就是灰分比较高的颗粒,那么沉在底部的颗粒就是灰分较低的颗粒,也就是质量较好的颗粒。虽然我国选煤厂采用脱泥浮选煤浆水原则流程的探索已有多年历史,但对其研究和应用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尚无定型的专用脱泥设备,一些选煤厂实施脱泥浮选煤浆水原则流程时,采用的是耙式浓缩机,耙式浓缩机是上部中心入料,然后在辐射状地向圆形周边运动的水平流层中,颗粒按其干扰沉降速度进行分级,其脱泥效果不甚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脱泥池,该脱泥池可以将煤浆中颗粒较小而灰分较高的颗粒随上升水流排出,将煤浆中颗粒较大而灰分较低的颗粒经沉料排料管排出进入后续工艺处理,脱泥效率高且效果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脱泥池,所述脱泥池内设有呈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两端与脱泥池的内壁均相连,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板面彼此平行且二者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隔板与脱泥池的池壁之间以及第二隔板与脱泥池的池壁之间均构成引导煤浆流向脱泥池池底布水区域的入流通道;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对设置的板面和脱泥池的内壁之间共同围成煤浆导流区域,所述煤浆导流区域内设有多根沿竖直方向排布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下端入口与脱泥池池底处的布水区域相连通;所述脱泥池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用于收集自煤浆导流区域处来水的溢流汇集槽;所述脱泥池池底处设有位于布水区域下侧的沉料排料管,所述溢流汇集槽的出口与排料管相连。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得以进一步实现优选的,所述导流管为圆柱型的导流管,且多根导流管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在煤浆导流区域内均匀布置多列。更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满布于煤浆导流区域内。优选的,所述导流管的出口上方设有多个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槽长方向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板面相平行,且溢流槽的槽长方向与溢流汇集槽的槽长方向相垂直,所述溢流槽的出口与溢流汇集槽的入口彼此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以相邻两列为一组与一个溢流槽相对应,且此溢流槽布设在此两列导流管的上侧。优选的,所述脱泥池的底部自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底端向脱泥池的中心处逐渐向下倾斜,所述沉料排料管位于脱泥池池底的最底端。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为水泥隔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脱泥池的煤浆在从入流通道经布水区域进入煤浆导流区域后,顺着导流管向上运动,运动过程中,煤浆中颗粒较小而灰分较高的颗粒随上升水流排出,颗粒较大而灰分较低的颗粒则下沉并经沉料排料管排出,进入后续工艺处理,脱泥效率高且效果好。2)本脱泥池的池底自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底端向脱泥池的中心处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有利于沉积的灰分较高的颗料排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I 一脱泥池 2—第一隔板 3—导流管 4 一入流通道5—煤浆导流区域 6—溢流槽 7—溢流汇集槽8—沉料排料管 9一排料管 10—第二隔板 11一布水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效脱泥池,所述脱泥池I内设有呈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0,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0的两端与脱泥池I的内壁均相连,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0的板面彼此平行且二者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隔板2与脱泥池I的池壁之间以及第二隔板10与脱泥池I的池壁之间均构成引导煤浆流向脱泥池I池底布水区域11的入流通道4 ;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0相对设置的板面和脱泥池I的内壁之间共同围成煤浆导流区域5,所述煤浆导流区域5内设有多根沿竖直方向排布的导流管3,所述导流管3的下端入口与脱泥池I池底处的布水区域11相连通;所述脱泥池I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用于收集自煤浆导流区域5处来水的溢流汇集槽7 ;所述脱泥池I池底处设有位于布水区域11下侧的沉料排料管8,所述溢流汇集槽7的出口与排料管9相连。优选的,如图1、2所示,所述导流管3为圆柱型的导流管,且多根导流管3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导流管3在煤浆导流区域5内均匀布置多列。更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3满布于煤浆导流区域5内。如图1、2所示,所述导流管3的出口上方设有多个溢流槽6,所述溢流槽6的槽长方向与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0的板面相平行,且溢流槽6的槽长方向与溢流汇集槽7的槽长方向相垂直,所述溢流槽6的出口与溢流汇集槽7的入口彼此相连。如图1中所示,所述导流管3的上端出口低于溢流槽6的入流槽口。所述导流管3以相邻两列为一组与一个溢流槽6相对应,且此溢流槽6布设在此两列导流管3的上侧。如图1所示,所述脱泥池I的底部自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0的底端向脱泥池I的中心处逐渐向下倾斜,所述沉料排料管8位于脱泥池I池底的最底端。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0为水泥隔板。下面结合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做进一步说明煤浆由脱泥池I两侧的入流通道4以较小而均匀的速度进入,并沿着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0向下运动(具体的运动线路如图1中箭头所示)至脱泥池I底部的布水区域11;当煤浆运动到脱泥池I的底部后,煤浆将布满布水区域11,随着脱泥池I内液位的上升,煤浆将沿着圆柱状的导流管3向上运动;在导流管3内,粒度较小的、同时也是灰分较高的颗粒随着上升水流进入到溢流槽6内,然后汇集到溢流汇集槽7内,由排料管9排出,而沉到池底的粒度较大的、同时也是灰分较低的颗粒则经沉料排料管8排出脱泥池1,进入后续的工艺进行处理。当脱泥池I充满后,脱泥池I内的矿浆始终保持外溢状态,从而实现了连续的脱泥处理。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脱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泥池(I)内设有呈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0),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0)的两端与脱泥池(I)的内壁均相连,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0)的板面彼此平行且二者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隔板(2)与脱泥池(I)的池壁之间以及第二隔板(10)与脱泥池(I)的池壁之间均构成引导煤浆流向脱泥池(I)池底布水区域(11)的入流通道(4);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0)相对设置的板面和脱泥池(I)的内壁之间共同围成煤浆导流区域(5),所述煤浆导流区域(5)内设有多根沿竖直方向排布的导流管(3),所述导流管(3)的下端入口与脱泥池(I)池底处的布水区域(11)相连通;所述脱泥池(I)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用于收集自煤浆导流区域(5)处来水的溢流汇集槽(7 );所述脱泥池(I)池底处设有位于布水区域(11)下侧的沉料排料管(8 ),所述溢流汇集槽(7 )的出口与排料管(9 )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3)为圆柱型的导流管,且多根导流管(3)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3)在煤浆导流区域(5)内均匀布置多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脱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3)满布于煤浆导流区域(5)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脱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3)的出口上方设有多个溢流槽(6),所述溢流槽(6)的槽长方向与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0)的板面相平行,且溢流槽(6)的槽长方向与溢流汇集槽(7)的槽长方向相垂直,所述溢流槽(6)的出口与溢流汇集槽(7)的入口彼此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脱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3)以相邻两列为一组与一个溢流槽(6 )相对应,且此溢流槽(6 )布设在此两列导流管(3 )的上侧。
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高效脱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泥池(I)的底部自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0)的底端向脱泥池(I)的中心处逐渐向下倾斜,所述沉料排料管(8)位于脱泥池(I)池底的最底端。
8.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高效脱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0)为水泥隔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选煤厂煤浆脱泥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脱泥池。本脱泥池内设有呈竖直方向相对布置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与脱泥池池壁之间形成供煤浆流入的入流通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相对置的板面之间构成煤浆导流区域,煤浆导流区域内设有呈竖直方向布置的多根导流管,导流管的下端入口与煤浆导流区域相连通,脱泥池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收集自煤浆导流区域处来水的溢流汇集槽,溢流汇集槽与排料管相连,脱泥池底部设有沉料排料管。煤浆从入流通道进入煤浆导流区域后,顺着导流管向上运动,运动过程中,煤浆中灰分较高的颗粒随上升煤浆流排出,灰分较低的颗粒则经沉料排料管排出,进入后续工艺处理,脱泥效率高且效果好。
文档编号B03B5/62GK202893481SQ20122060933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6日
发明者朱宏政, 王安, 于旭东, 邹宗彬, 陈志 , 张梦 申请人:安徽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