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污水处理系统内的生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2737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化池,特别是一种河道污水处理系统内的生化池。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池将污泥中的有机物作为培养基原料,采用有氧或者厌氧条件将其分解达到取物过程,为一种人工加快模拟自然污泥降解的设备。

现有污泥处理通常采用有氧分解,分解效率有限,后续污泥排放量大,对环境的负担较重。中国发明专利201610061237.X公开了一种活性污泥生化池,包括池体,池体内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设于第二隔板的下方,将池体分隔为自下而上的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 ;厌氧区的底部设有污水进口和污泥进口,厌氧区内设有第一搅拌装置,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过流通道,且第一过流通道设于第一搅拌装置正上方,用于连通厌氧区和缺氧区并便于对第一搅拌装置检修 ;缺氧区内设有第二搅拌装置,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二过流通道,且第二过流通道设于第二搅拌装置的正上方,用于连通缺氧区和好氧区并便于人员对第二搅拌装置检修 ;好氧区内设有曝气装置,好氧区的后端面上设有出水口。该专利采用的逐级分解的过程,对分解效率有一定改善,但是并不完全,由于分解条件不同,在向次级生化池排放过程中容易混入大颗粒杂质,而反应条件不同使得前一级的分解产物无法得到二次分解,客观上对污泥消耗分解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分解效率更高的梯度式的河道污水处理系统内的生化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河道污水处理系统内的生化池,包括曝气池、二次沉淀池和排污系统,曝气池包括曝气管和池体,曝气管安装在池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有多个,所有曝气管为相同的圆环形,所有曝气管管壁上均设置有多个孔洞,池体为圆柱形,池体半径大于或者等于曝气管半径,所有曝气管以上下位置环形阵列的形式安装在池体内,池体底部的中心设置有搅拌风机,池体中心设置有三层以上环形轨道,环形轨道通过设置在其上的连接部与池体的侧壁连接,环形轨道与池体的底部存在间隙;曝气池与二次沉淀池之间设置有二次曝气池,曝气池与二次曝气池之间设有回流管;二次曝气池与二次沉淀池之间设置有三次曝气池,二次曝气池与三次曝气池之间设置有分离膜,分离膜旁设置有回流电机和回流管道,分离膜后方设置有管道阀门,三次曝气池顶部密封;二次沉淀池与三次曝气池之间连通有排污管道,排污管道设置有管道阀门,三次曝气池侧壁上设置有氨气管道。曝气池、二次曝气池和三次曝气池的依次设定,其目的在于依次设立好氧区、兼性好氧区和厌氧区,或者,好氧区、兼性厌氧区和厌氧区。由于好氧区内分解与厌氧区内分解微生物所需ph值的需求不同,直接导致在好氧区无法分解的污泥进入厌氧区内无法实现二次分解,导致污泥的直接堆积,对污泥的有效分解能力不利,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采用兼性好氧区或者兼性厌氧区,能够有效实现梯度式分解曝气,对好氧区内分解产物的污泥进行二次分解。环形阵列的曝气管设计有效增加氧气的接触面接,同时配合环形轨道,能够有效将氧气集中在轨道内,使得局部溶解氧浓度增大,提高了局域分解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二次曝气池设置有ph测试系统和小苏打自动投放系统,ph测试系统与小苏打自动投放系统之间相连。二次曝气池为兼性厌氧区或者兼性好氧区,该区域ph要求在中性环境下,曝气池为酸性环境,因此采用小苏打等缓冲溶剂调节ph至中性最为温和,符合兼性厌氧区和兼性好氧区的分解条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二次曝气池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搅拌机区别于搅拌风机,搅拌风机同时起到鼓气与搅拌的双重目的,目的在于增加溶解氧,搅拌机为搅拌作用,避免过多氧气进入二次曝气池中,同样为二次曝气池提供适合的反应条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三次曝气池设置有ph测试系统和片碱自动投放系统,ph测试系统与片

碱自动投放系统之间相连。厌氧区需求兼性碱性环境,将三次曝气池的ph迅速提高,有利于厌氧分解。

本实用新型所述分离膜的孔径大小为1μm。厌氧分解一般只能分解小分子,采用分离膜将大分子蛋白质阻拦,增大大分子的分解时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曝气池与氧气泵和二氧化碳泵相连。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降低ph,提高二氧化碳增加曝气池内好氧分解的速率。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好氧区、兼性好氧区和厌氧区,或者,好氧区、兼性厌氧区和厌氧区的结构设计,梯度式分解,最大限度提高污泥的分解量,有效降低污泥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曝气池内部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曝气池环形轨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次曝气池与三次曝气池连接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次曝气池内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5。

本实施例河道污水处理系统内的生化池,依次包括曝气池1、二次曝气池2、三次曝气池3、二次沉淀池4和排污系统5。

曝气池1包括曝气管8和池体7,曝气管8安装在池体7内,曝气管8有多个,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曝气管8有四个。四个曝气管8为相同的圆环形,所有曝气管8管壁上均设置有多个孔洞。

池体7为圆柱形,池体7半径大于或者等于曝气管8半径,作为优选,本实施中池体7半径等于曝气管8半径,均为r。曝气管8贴合的安装在池体7侧壁上。曝气管8与二氧化碳泵6和氧气泵20相连。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降低ph,提高二氧化碳增加曝气池内好氧分解的速率。

所有曝气管8以上下位置环形阵列的形式安装在池体7内,池体7底部的中心设置有搅拌风机9。池体7中心设置有三层以上环形轨道10,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环形轨道10共有三层。环形轨道10通过设置在环形轨道10上的连接部11与池体7的侧壁连接,环形轨道10与池体7的底部存在间隙,该空隙用于沉降污泥。

曝气池1与二次曝气池2之间设有回流管12。二次曝气池2设置有ph测试系统和小苏打自动投放系统,ph测试系统与小苏打自动投放系统之间相连。二次曝气池2底部设置有搅拌机。ph测试系统与小苏打自动投放系统之间相连。二次曝气池2为兼性厌氧区或者兼性好氧区,该区域ph要求在中性环境下,曝气池1为酸性环境,因此采用小苏打等缓冲溶剂调节ph至中性最为温和,符合兼性厌氧区和兼性好氧区的分解条件。

二次曝气池2与三次曝气池3之间设置有分离膜13,分离膜13的孔径大小为1μm。

分离膜13旁设置有回流电机14和回流管道15,分离膜13后方设置有管道阀门16。管道阀门16用于阻隔二次曝气池2与三次曝气池3,制造三次曝气池3内部密闭环境。

三次曝气池3顶部密封,设有密封盖17,用于制造厌氧环境。二次沉淀池4与三次曝气池3之间连通有排污管道,排污管道设置有管道阀门16,三次曝气池3侧壁上设置有氨气管道18,用于厌氧区的硝化反应。三次曝气池3设置有ph测试系统和片碱自动投放系统,ph测试系统与片碱自动投放系统之间相连。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