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洗再生式电吸附除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6181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淋洗再生式电吸附除盐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脱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淋洗再生式电吸附除盐系统。



背景技术:

电吸附水处理技术又称为电容脱盐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除盐技术,在外加电压的情况下,利用带电电极板表面吸附水中溶解离子或带电粒子的现象,使溶解在水中的离子或溶液中的其他带电物质吸附在电极板的表面,从而实现水的除盐和净化。电吸附技术对进水水质要求低,预处理简单,处理成本低,成为近年来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同时,此技术目前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再生时间长,浓水排放量大;系统除盐效率与反渗透相比而言不够高;脱盐率受硬度的影响比较明显,对高硬度的水处理效率较低;内部电极板与水接触不容易实现均匀等。

其中再生时间长,浓水排放量大已经成为制约电吸附除盐技术进行工业化应用的一个障碍。常规的再生方法为将设备电极板短接,用原水充满机体使得电极板完全浸泡在原水中,并且不断通入原水对电极板间进行冲洗以达到再生的目的。因此现有电吸附除盐技术的生产时间大约360~390min,而再生时间长达100~120min左右,为了连续生产,需要有两套相同的设备交替使用,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投资费用。另外浓水排放量大使得该技术所产生浓水的处理与处置也成为了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时间短,浓水排放量小的淋洗再生式电吸附除盐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电吸附模块;所述电吸附模块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多组电吸附组件;所述电吸附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正极电极板和负极电极板;同时还包括喷淋管;所述机体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浓水出水口;所述喷淋管包括一根总管和多根设置在总管上且与总管相通的支管;所述一根支管对应一组电吸附组件;所述每个电吸附组件的正极电极板与负极电极板之间均设有一根支管;所述支管上设有用于淋洗正极电极板和负极电极板的出水孔组;所述总管的一端伸出机体并形成进水端。

上述支管位于电吸附组件的上端,且支管沿正极电极板的上端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浓水出水口位于机体的下端。

上述总管设置在电吸附组件的一侧,且与各支管处于同一平面。

上述出水孔组包括多个用于淋洗正极电极板的第一出水孔和多个用于淋洗负极电极板的第二出水孔。

上述各第一出水孔沿支管延伸方向等距直线排列;所述各第二出水孔沿支管延伸方向等距直线排列;所述各第一出水孔正对正极电极板;所述各第二出水孔正对负极电极板。

作为优化,还包括提升泵和淋洗泵;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机体的上端;所述第一进水口位于机体的下端;提升泵的出水口与机体上的第一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淋洗泵的出水口与总管的进水端通过管道连接。

作为优化,还包括原水箱、产水箱和浓水箱;原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提升泵的进水口和淋洗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与产水箱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浓水出水口与浓水箱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

作为优化,还包括正负极转换开关;所述正负极转换开关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正负极转换开关的输出端与电吸附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喷淋管能有效提高淋洗效果,降低再生时间和浓水排放量,有利于电吸附水除盐技术的工业化应用;

(2)本实用新型中支管的位置设置,能利用重力对电吸附组件进行淋洗和冲刷,有效提高再生效率;

(3)本实用新型中支管上出水孔组的设置,能进一步提高淋洗效果,从而进一步降低再生时间和浓水排放量;

(4)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的设置,有利于提高电吸附的除盐效果;

(5)本实用新型中浓水出水口的设置有利于浓水的排放,提高再生效率;

(6)本实用新型通过正负极转换开关能在再生时,改变电吸附组件的正负极,从而使得电吸附组件吸附的正负离子由原来的相吸变为相斥,从而使其更容易被清洗下来,进一步降低再生时间和浓水排放量。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吸附模块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吸附组件与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吸附时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再生时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具有电吸附模块1、提升泵3、淋洗泵4、原水箱5、产水箱6和浓水箱7;所述电吸附模块1包括机体11;所述机体11内设有多组电吸附组件12;所述电吸附组件12包括相对设置的正极电极板121和负极电极板122;同时还包括喷淋管2;所述机体11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浓水出水口;所述喷淋管2包括一根总管21和多根设置在总管21上且与总管21相通的支管22;所述一根支管22对应一组电吸附组件12;所述每个电吸附组件12的正极电极板121与负极电极板122之间均设有一根支管22;所述支管22上设有出水孔组;所述总管21的一端伸出机体11并形成进水端。

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机体11的上端;所述第一进水口位于机体11的下端;提升泵3的出水口与机体11上的第一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淋洗泵4的出水口与总管21的进水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总管21设置在电吸附组件12的一侧,且与各支管22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支管22位于电吸附组件12的上端,且支管22沿正极电极板121的上端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浓水出水口位于机体11的下端。

原水箱5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提升泵3的进水口和淋洗泵4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与产水箱6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浓水出水口与浓水箱7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出水孔组包括多个用于淋洗正极电极板121的第一出水孔221和多个用于淋洗负极电极板122的第二出水孔222。

所述各第一出水孔221沿支管延伸方向等距直线排列;所述各第二出水孔222沿支管延伸方向等距直线排列;所述各第一出水孔221正对正极电极板121;所述各第二出水孔222正对负极电极板122。

同时还包括正负极转换开关8;所述正负极转换开关8的输入端与电源9连接;所述正负极转换开关8的输出端与电吸附组件12连接。

其中,正极电极板121和负极电极板122可采用惰性电极材料,正极电极板121和负极电极板122的尺寸为400mm×200mm×2mm(长×宽×厚),并且可采用五十组电吸附组件12,正极电极板121和负极电极板122的间距为6mm。同时原水箱5中的原水的进水流量为40L/h。原水电导率450μs/cm左右,出水时电导不高于100μs/cm。

本实用新型的吸附过程如下:

接通电源9,原水箱5中的原水通过提升泵3进入电吸附模块1中;电吸附组件12对原水进行吸附除盐;处理后的水通过第一出水口进入产水箱6。运行360min之后,电吸附组件12的表面吸附量逐渐趋于饱和,需要进入再生阶段。

本实用新型的再生过程如下:

先将电吸附模块1中的水排空;电源9与电吸附组件12通过正负极转换开关8实现正负极转换(或者通过手动将电吸附组件12的正负极与电源反接),从而使得电吸附组件12吸附的正负离子由原来的相吸变为相斥;此时淋洗泵4将原水通过喷淋管2中的支管22喷射在电吸附组件12上,然后原水通过重力往下流,形成对电吸附组件12的淋洗和冲刷;淋洗后形成的浓水通过浓水出水口排入浓水箱7。经过5~10min的淋洗后,电吸附组件12得到再生。与常规再生方式相比,再生时间由原先的100~120min缩短为5~10min。再生消耗水量由原先的60~70L减少至15~30L,大约节约用水量50%~80%。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