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风淋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2857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风淋室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净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风淋室。



背景技术:

为满足医院特殊病房中对空气洁净度的严格要求,当医护人员进入特殊病房之前,需要进入风淋室之中,通过风淋室吹出洁净的高速气流去除人体所携带的尘埃微粒等物体,从而有效阻断并减少不洁净物体进入特殊病房区域。

现有技术的风淋室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医护人员在风淋室内处于站立状态,双脚踩踏在风淋室的底板上,使得风淋室内吹出的高速气流不能去除医护人员鞋部底面的灰尘和颗粒;2、在风淋室内只有一层净化空间,使净化的高速气流容易产生交汇,交汇后位于风淋室内不同位置的气流会形成扰流现象,将医护人员脚部所含较多的尘埃微粒吹到医护人员身体的上部及面部,影响净化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风淋室,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医用风淋室,包括箱体,在箱体的前部设有箱门,所述箱门通过铰链安装在箱体上;在所述箱体的左侧设有排风腔,在所述排风腔内设有排风风机,在所述箱体的左侧箱壁上设有若干出风口;在所述箱体的右侧设有进风腔,在所述进风腔内设有进风风机,在所述箱体的右侧箱壁上设有若干进风管;在所述箱体的下部设有循环腔,所述循环腔联通排风腔和进风腔,在所述循环腔内设有过滤箱;在所述箱体的底板上设有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的上部设有坐垫;在所述箱体的底板上设有两个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对称分布在支撑杆的两侧;在所述传送带的表面均设有毛刷层,在所述传送带的前部均设有支架,所述传送带均与水平方向呈30度—45度的夹角;在所述箱门的内壁上与箱体后部的内壁上均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隔离板分别通过转轴安装在箱门的内壁上与箱体后部的内壁上,所述转轴距离箱体底板的高度均为1米—1.5米;在所述隔离板上均设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上均设有半圆形缺口,所述半圆形缺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半圆形缺口的半径为15厘米—30厘米;在所述转轴的下部均设有支撑板。

进一步优化地,在所述箱门上设有观察窗。

进一步优化地,在所述箱门的内侧边缘部分设有密封橡胶条。

进一步优化地,在所述隔离板的上侧均设有凸块,在所述箱门的内壁上与箱体后部的内壁上均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凸块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风淋室内吹出的高速气流能够去除医护人员鞋部底面的灰尘和颗粒;通过将风淋室的空间分为上下两层,减少气流的交汇和扰流,使医护人员脚部较多的灰尘及颗粒不会随着气流上升到医护人员身体的上部及面部,影响净化的效果,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隔离板处于收纳状态的右侧面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隔离板处于平放状态的右侧面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隔离板处于平放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传送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箱门;12、铰链;13、观察窗;2、排风腔;21、排风风机;22、出风口;3、进风腔;31、进风风机;32、进风管;4、循环腔;41、过滤箱;5、支撑杆;51、坐垫;6、传送带;61、毛刷层;62、支架;7、隔离板;71、转轴;72、橡胶板;73、半圆形缺口;74、支撑板;75、凸块;76、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医用风淋室,包括箱体1,在箱体1的前部设有箱门11,打开箱门11,医护人员能够进入到风淋室内。优选地,在所述箱门11上设有观察窗13,通过观察窗13,使外部人员能够观察到箱体1内净化的情况。所述箱门11通过铰链12安装在箱体1上,方便打开箱门11。优选地,在所述箱门11的内侧边缘部分设有密封橡胶条,能够增加箱体1内的空气密封性。

在所述箱体1的右侧设有进风腔3,在所述进风腔3内设有进风风机31,在所述箱体1的右侧箱壁上设有若干进风管32。进风风机31吹出的高速气流进入到进风腔3内,并通过进风管32进入箱体1内,利用高速气流去除箱体1内医护人员所携带的尘埃微粒等物体,起到净化作用。

在所述箱体1的左侧设有排风腔2,在所述排风腔2内设有排风风机21,在所述箱体1的左侧箱壁上设有若干出风口22。通过排风风机21的运转,在排风腔2内形成低压区,将箱体1内含有尘埃微粒的高速气流通过出风口22抽出。

在所述箱体1的下部设有循环腔4,所述循环腔4联通排风腔2和进风腔3,在所述循环腔4内设有过滤箱41。排风风机21将箱体1内含有尘埃微粒的高速气流输送到循环腔4内,通过过滤箱41过滤掉气流中的尘埃微粒,形成过滤后的洁净空气。

在所述箱体1的底板上设有支撑杆5,在所述支撑杆5的上部设有坐垫51。在所述箱体1的底板上设有两个传送带6,所述传送带6对称分布在支撑杆5的两侧;在所述传送带6的表面均设有毛刷层61,在所述传送带6的前部均设有支架62,所述传送带6均与水平方向呈30度—45度的夹角。医护人员进入到风淋室内之后,当需要去除鞋部底面的灰尘和颗粒时,可以坐立在坐垫51上,将双脚放置在支撑杆5两侧的传送带6上,启动传送带6,通过传送带6表面毛刷层61的摩擦,去除掉鞋部底面的灰尘和颗粒,通过箱体1内的高速气流将鞋部底面的灰尘和颗粒排出到排风腔2内。

在所述箱门11的内壁上与箱体1后部的内壁上均设有隔离板7,所述隔离板7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隔离板7分别通过转轴71安装在箱门11的内壁上与箱体1后部的内壁上,通过转轴71,所述隔离板7能够转动到竖直方向进行收纳(如图3所示);当需要使用时,通过转轴71,所述隔离板7能够转动平放(如图4所示)。在所述转轴71的下部均设有支撑板74,当隔离板7处于平放状态时,支撑板74能够为隔离板7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在所述隔离板7上均设有橡胶板72,所述橡胶板72上均设有半圆形缺口73,所述半圆形缺口73的位置相对应,当两侧的隔离板7处于平放状态时,两侧橡胶板72上的半圆形缺口73能够拼接成圆形缺口。当医护人员坐立在坐垫51上时,将两侧的隔离板7平放,此时,医护人员的腰部位置能够处于两侧橡胶板72所拼接成的圆形缺口内,并被橡胶板72所包围,通过使用较为柔软的橡胶材质,不会使橡胶板72与人体接触时产生不适。为了适应不同医护人员的身材,所述转轴71距离箱体1底板的高度均为1米—1.5米,使隔离板7平放时的高度同样为1米—1.5米,以适应不同医护人员坐立时腰部的高度;所述半圆形缺口73的半径为15厘米—30厘米,以适应不同医护人员的腰围尺寸。通过平放后的隔离板7和橡胶板72,将箱体1内的空间分为上下两层,使每一层的高速气流能够单独进行净化,避免形成气流的交汇和扰流,使医护人员脚部较多的灰尘及颗粒不会随着气流上升到医护人员身体的上部及面部,影响净化的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隔离板7的上侧均设有凸块75,在所述箱门11的内壁上与箱体1后部的内壁上均设有卡槽76,所述卡槽76与凸块75的位置相对应,当所述隔离板7转动到竖直方向进行收纳时,将隔离板7上侧的凸块75卡入卡槽76内,通过凸块75与卡槽76进行较为紧实的结合,使隔离板7能够保持稳定的竖直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医护人员进入风淋室后,使用进风腔3内的进风风机31,通过进风管32向箱体1内吹出高速气流,利用高速气流清除医护人员身体所携带的尘埃微粒等物体;箱体1内的气流被排风风机21从出风口22抽出到排风腔2内,然后进入循环腔4内,通过循环腔4内的过滤箱41进行过滤,完成过滤后被进风风机31输送到进风腔3内,并从进风管32进入箱体1内,完成气流的循环。医护人员可以坐立在坐垫51上,将双脚放置在支撑杆5两侧的传送带6上,启动传送带6,通过传送带6表面毛刷层61的摩擦,去除掉鞋部底面的灰尘和颗粒。医护人员在坐垫51上坐立后,可将箱门11内壁上与箱体1后部内壁上的隔离板7转动平放,利用隔离板7上的橡胶板72的半圆形缺口73,医护人员的腰部位置能够处于两侧橡胶板72所拼接成的圆形缺口内,并被橡胶板72所包围,通过平放后的隔离板7和橡胶板72,将箱体1内的空间分为上下两层,使每一层的高速气流能够单独进行净化,避免形成气流的交汇和扰流,使医护人员脚部较多的灰尘及颗粒不会随着气流上升到医护人员身体的上部及面部,影响净化的效果。

综上,本实用新型使得风淋室内吹出的高速气流能够去除医护人员鞋部底面的灰尘和颗粒;通过将风淋室的空间分为上下两层,减少气流的交汇和扰流,使医护人员脚部较多的灰尘及颗粒不会随着气流上升到医护人员身体的上部及面部,影响净化的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