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易腐垃圾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163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易腐垃圾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易腐垃圾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积聚膨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有机垃圾,特别是餐厨垃圾的数量急剧增加;但由于垃圾收集的配套政策迟迟未出台,因此在收集的餐厨垃圾中存在着大量的生活垃圾,约占餐厨垃圾总量的30%左右。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理有机垃圾的办法,仍以郊区的养殖户为消纳对象,80%的餐厨垃圾均被卖给养猪户喂猪,或被非法收去炼制泔水油。无害化处理或资源转化率极低。泔水中含有大量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不但容易引起动物感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10余种传染病,同时病原还经常寄生在家畜的体内繁衍,造成对人体的感染,如疯牛病、口蹄疫、肝炎等。因此,泔水也被卫生专家称为引起传染性疾病爆发的“隐形炸弹”;同样,泔水油中也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毒性甚至是砒霜的100倍,长期食用可导致肠癌、胃癌、肝癌、肾癌、乳腺癌等疾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外涌现出多种新型技术,用于有机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国外用于有机垃圾的资源化处理的方法有:(1)美国有些公司,将屠宰场内的家畜内脏收集,处理后变为生物燃油;(2)日本也是将有机垃圾收集分类后,经处理后制作成饲料添加剂,用于畜禽的饲养,因此将有机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再利用,是符合该领域发展潮流的。

但我国的有机垃圾,特别是餐厨垃圾,成分要较国外的成分复杂,特点是油脂高、淀粉高、盐分高、不分类,有机和无机搀杂。因此为了将有机垃圾资源化,确保后端出品的质量,必须对收集的餐厨垃圾进行预处理,将可处理的有机垃圾最大限度地分选出来,以满足生化处理的需要。

现检索到一篇公开号为CN10310055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处理机,包括机架体和提升翻筒装置、开关门盖、料斗、破碎装置、固液分离装置、挤压提升装置、发酵烘干装置和油水分离装置;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连接于所述破碎装置正下方,用于对经过所述破碎装置破碎操作后的餐厨垃圾执行固液分离操作分成固体餐厨垃圾和液体餐厨垃圾。

但是,生活垃圾中通常夹杂有金属、玻璃、石块或者大骨头等硬质物,如若不再其进入破碎装置之前将它们分拣出来,就会导致破碎装置过载而卡死,这种情况下,只有将破碎装置反转,待硬质物退出后人工清理出,才能重新启动该处理机,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易腐垃圾预处理系统,具有可以预先将垃圾中的硬质物人工分拣出来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有机易腐垃圾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布置且用于提升垃圾桶并将垃圾桶内的垃圾倾倒出的提升翻转装置、用于人工分拣垃圾中的硬质物以及过滤垃圾废液的固液分离装置、用于将从固液分离装置滤出的垃圾运至高处的皮带传输装置、用于清洗的喷水清洗装置和用于破碎垃圾的剪切破碎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垃圾桶内的垃圾经提升翻转装置后,掉落至固液分离装置上,工作人员即可对垃圾中的金属、玻璃、石块或者大骨头等硬质物挑选出,以使剪切破碎装置不易被硬质物卡死;垃圾再经过皮带传输装置运输至剪切破碎装置进行破碎,在剪切破碎装置停止破碎时,可以开启喷水清洗装置并对剪切破碎装置进行清洗,以使垃圾残渣不易在剪切破碎装置上附着,既有效解决了发臭的问题,还具有方便清洗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提升翻转装置:包括供垃圾桶固定的挂桶座,所述挂桶座包括钩固于垃圾桶上端边沿的挂板、分别设于挂板两侧的两个第一槽轨、滑移连接于第一槽轨内的滑移板以及铰接于两个滑移板内侧壁的U形件,所述U形件包括两个侧板和设于侧板下端的横梁,还包括驱使横梁上升的油缸组件、供侧板中间部分滑移的第二槽轨以及供侧板下端、第一槽轨上端滑移的第三槽轨,所述第三槽轨的上端背向第二槽轨弯曲以使垃圾桶翻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缸组件在驱动横梁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首先带动U形件上升,进而侧板中间部分在第二槽轨内滑移、侧板的下端和第三槽轨内滑移,当第一槽轨的上端滑移至第三槽轨弯曲部分时,以使第一槽轨的上端具有向前滑移的趋势,此时第一槽轨的下端依旧处于竖直向上滑移的状态,垃圾桶具有翻转的趋势,此时,侧板的上端通过滑移板在第一槽轨内滑移,以实现垃圾桶翻转并倾倒垃圾;该提升翻转装置与常见的提升翻筒装置相比,只需要一个油缸就可实现垃圾桶的上升以及翻转过程,相对而言节省了一个提升电机,因此,具有制造成本以及维护成本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油缸组件包括固定于地面的驱动油缸、设于驱动油缸活塞杆上端的横杆、设于横杆两端的链轮以及一端相对固定于地面、另一端固定于横梁上端面的链条;所述横梁的上端面设有供链条端部穿插并固定的U形块;所述侧板下端的外侧壁设有下滑杆,所述下滑杆背离侧板的一端设有在第三槽轨内滑动的下滑轮;所述侧板中间部分的外侧壁设有弯折板,所述弯折板背离侧板的一端设有在第二槽轨内滑动的中滑轮;所述滑移板的内侧壁设有向内延伸的转轴,所述侧板的上端设有供转轴穿插的轴套,所述转轴伸出轴套的部分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滑移板的外侧壁设有多个在第一槽轨内滑移的上滑轮;所述第一槽轨的外侧壁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外侧壁设有在第三槽轨内滑动的翻转导向轮;所述第二槽轨上端的外侧壁设有垃圾桶翻转后控制驱动油缸停止工作的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槽轨下端的正面设有支撑于垃圾桶底部的支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在上升的过程中,通过横杆驱动链轮上升,进一步带动横梁上升,从将提升力传递至垃圾桶上,该结构不仅具有结构稳固的优点,而且制作方便,维护轻松;U形块供链条的端部穿插,有利于链条和横梁的牢固连接,同时这种穿插的方式还具有可以稍微转动的效果,与焊接的方式相比,这种活动连接的方式有效防止焊接处由于多次使用而断裂,间接提高了该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下滑轮通过滚动摩擦的方式减小了下滑杆在第三滑槽内的滑动摩擦力,进而在倾倒垃圾的过程中有效减小了克服摩擦力而做的无用功,以使该提升翻转装置更加节能;中滑轮通过滚动摩擦的方式减小了弯折板在第二滑槽内的滑动摩擦力,进而在倾倒垃圾的过程中有效减小了克服摩擦力而做的无用功,以使该提升翻转装置更加节能;在垃圾桶翻转的过程中,转轴在轴套内自由转动,且螺母将转轴限制于轴套内,以实现滑移板和侧板的铰接,同时轴套具有加强铰接处的结构强度的优点;上滑轮通过滚动摩擦的方式减小了滑移板在第一滑槽内的滑动摩擦力,进而在倾倒垃圾的过程中有效减小了克服摩擦力而做的无用功,以使该提升翻转装置更加节能;导向轮不仅具有减小摩擦力的作用,达到省力节能效果,而且在第一槽轨的上端升至第三槽轨的弯曲部时,还具有导向作用,使垃圾桶的上端具有往前运动的趋势,以实现倾倒垃圾的目的;当垃圾桶翻转至水平状态并倒出垃圾时,接近开关未受到垃圾桶以及第一槽轨的隔挡,进而输出信号以使驱动油缸的油泵停止工作,从而控制驱动油缸停止工作,更加自动化;支撑块支撑于垃圾桶的底部,垃圾桶的上端固定于挂板的上,从而首尾相应,有利于垃圾桶和挂桶座的牢固连接,有效避免了垃圾桶在翻转的过程中晃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设于支撑架上分拣台,所述分拣台包括用于过滤液体的底网和隔挡垃圾的侧围,所述侧围背离提升翻转装置的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底网朝向出料口且向下倾斜布置;所述出料口的外侧设有用于导料的导料板;所述侧围板上端的外侧设有L形弯折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垃圾从提升翻转装置中倾倒出来之后,直接掉至分拣台上,从而工作人员可以在分拣台上挑选出垃圾中的金属、玻璃、石块或者大骨头等硬质物;同时,底网还具有过滤垃圾中的废液作用,以使垃圾废液难以在垃圾排出出料口的后续过程中到处粘附于设备上,有效避免了工作环境发臭的问题,还减轻了垃圾废液风干后清理困难的问题,具有环保效果;底网倾斜布置,在垃圾排出出料口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重力,以使垃圾排出的过程更加省力,具有节能效果;导料板对垃圾具有一定的隔挡作用,进而在垃圾排出出料口的过程中,不易四处飞溅,以使垃圾定向排出,减轻了工作人员清理地面垃圾的次数,更加节能环保;工作人员在分拣硬质物的过程中,手或者身体经常会触碰到侧围的上端,L形弯折板有效避免工作人员被侧围的上端刮伤,以提升该装置的安全性;同时L形弯折板还具有加强侧围结构强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架包括四根固定于地面的立柱以及设于同侧立柱之间且水平布置的连接杆;所述立柱的下端设有扩面板,并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地面;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位于底网下方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所述集水槽的两侧均设有隔挡于连接杆上端面的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磁吸于连接杆的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支撑于立柱之间,以使相邻的立柱之间不易变形,进而增加了支撑架的牢固性;扩面板增加了立柱的下端面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以使立柱和地面之间连接更加牢固;膨胀螺栓进一步使地面和扩面板牢固连接,以使该装置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更好;集水槽对从底网中滤出的垃圾废液具有收集作用,并通过排水管集中排出,从而实现了固液分离后废液的快速处理;集水槽与连接杆的可拆卸连接,有利于人们将集水槽拆除并对其进行清理;把手便于工作人员在集水槽上施加作用力,有利于快速安装拆卸;同时,把手隔挡于连接杆的上方,并通过重力相对固定于连接杆,以实现连接杆和集水槽的可拆卸连接;磁铁与连接杆之间的磁吸力增加了把手和连接杆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加了把手和连接杆之间的摩擦力,以使把手更牢固地连接于连接杆,有效提升了集水槽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皮带传输装置包括自固液分离装置向剪切破碎装置斜向上布置的挡板输送带以及支撑并驱动挡板输送带转动的架体,所述架体的下端通过万向轮固定于地面,所述架体的上表面设有用于隔挡垃圾两侧的侧挡边;两个侧挡边之间设有位于固液分离装置的出料口斜下方的承接板;所述两个侧挡边之间还设有防止垃圾过高的支撑杆以及铰接于支撑杆且与挡板输送带接触的橡胶刮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工分拣出垃圾中的硬质物后,垃圾从固液分离装置中,通过重力作用掉至挡板输送带上,挡板输送带上的挡板对垃圾具有隔挡作用,有效防止垃圾在输送过程中下滑,有利于快速将垃圾传送至剪切破碎装置,架体既对挡板输送带具有驱动作用,而且确保挡板输送带可以自固液分离装置向剪切破碎装置向上倾斜布置,有效增加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同时,万向轮可以使该装置易于脱离整个有机易腐垃圾预处理系统,有利于快速维修以及清理;承接板对从固液分离装置的出料口掉落的垃圾具有隔挡作用,有效防止垃圾四溅至地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清理劳动强度,而且有利于提升整个工作环境的质量,更加环保健康;橡胶刮板铰接于支撑杆,并通过支撑杆设于两侧挡边之间,且位于挡板输送带的上方,从而每次垃圾在经过橡胶刮板的时,都被橡胶刮板刮平,从而有效防止挡板输送带上的垃圾过高,进而有效避免垃圾在输送过程中从该装置上掉落至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架体包括位于挡板输送带两侧的护栏、设于护栏之间且支撑于挡板输送带的托辊以及位于护栏两端且驱动挡板输送带转动的主动辊;所述护栏的下表面设有用于收集垃圾残渣的集料板;所述集料板呈U形状且设有贴合于护栏下表面的翻边,所述翻边通过螺栓固定于护栏;所述架体还包括固定于万向轮上方的竖梁、支撑于竖梁之间的支撑梁;所述竖梁的上端通过转角盘活动连接于护栏的下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托辊对挡板输送带具有承托作用,而且主动辊为挡板输送带的转动提供动力,以使挡板输送带在转运垃圾的过程中更加稳定;在将垃圾输送至剪切破碎装置后,挡板输送带上难免会附着有少量的垃圾残渣,在挡板输送带循环转动的过程中,这些垃圾残渣会在重力下具有掉落至地面的趋势,集料板对这些垃圾残渣具有收集作用,从而避免它们掉落至地面上,以使该装置更加环保;翻边增加了集料板和护栏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集料板和护栏的牢固连接;而且这种可拆的连接方式,便于工作人员拆除集料板并对其清洗,有利于整个装置的清洁卫生,更加环保干净;竖梁支撑于万向轮和护栏之间,支撑梁支撑于相邻的竖梁之间,有利于提升该装置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转角盘具有可调节的优点,进而可以略微调整护栏的倾斜角度,进而在输送不同摩擦系数的垃圾时,可以相应调节护栏的倾斜度,以使垃圾不易在挡板输送带上打滑,以使该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喷水清洗装置包括设于剪切破碎装置上方且位于皮带传输装置下方的垃圾仓,所述垃圾仓的侧壁设有伸入仓内的冲洗喷头机构,所述冲洗喷头机构的上方设有活动连接于垃圾仓侧壁的挡水板;所述冲洗喷头机构包括从外部伸入的不锈钢水管以及螺纹连接于不锈钢水管的螺旋喷头;所述不锈钢水管和螺旋喷头均向下倾斜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剪切破碎装置破碎完垃圾后,需要清理剪切破碎装置上的垃圾残渣时,开启冲洗喷头机构并对垃圾仓的内壁进行冲洗,并通过水流的作用,将剪切破碎装置上的垃圾残渣带走,进而对垃圾仓以及剪切破碎装置都具有清洗作用,减小发臭的几率,环保卫生;同时挡水板有效防止从冲洗喷头机构喷出的水流从垃圾仓的开口处喷出,避免了水资源浪费,更加环保;同时在对垃圾进行破碎时,挡水板还具有隔挡垃圾的作用,从而垃圾不易在冲洗喷头机构上附着,以使冲洗喷头机构不易被堵塞;活动连接的挡水板在清理冲洗喷头机构时,具有扩大操作空间的作用;不锈钢水管具有防腐防锈蚀的作用,进而在处理垃圾的过程中不易腐烂而损坏,使用寿命更长;螺旋喷头具有将水流分散的效果,从而用于清洗的水流与垃圾仓的内表面接触的面积更大,对垃圾仓的清洗效果更好;螺旋喷头和不锈钢水管的可拆卸方式便于工作人员拆除螺旋喷头,便于更换以及清理螺旋喷头;从螺旋喷头喷出的水流具有向下冲击垃圾残渣的效果,进而有效增加该喷水清洗装置的清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垃圾仓的侧壁设有支撑于挡水板下表面的斜撑杆,以使挡水板的下表面和螺旋喷头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挡水板向下倾斜布置;所述挡水板的上表面为由两侧向中间凸起的曲弧面;所述斜撑杆由铁磁性材料制成且磁吸于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和垃圾仓的侧壁之间通过合页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撑杆支撑于垃圾仓的侧壁和挡水板的下表面之间,以使挡水板更加牢固;挡水板和螺旋喷头之间的距离越近,水流对挡水板的冲击越大,该间隙减小了这种水流冲击,有利于挡水板的牢固连接;垃圾在从上方掉落至剪切破碎装置的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垃圾在挡水板上向下滑移,进而垃圾不易在挡水板上堆积;垃圾在从上方掉落至剪切破碎装置的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垃圾在挡水板上向两侧滑移,进一步使垃圾不易在挡水板上堆积;斜撑杆和挡水板之间的磁吸力使挡水板不易被水流顶起,进而增加了挡水板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挡水板和垃圾仓之间通过合页铰接,实现了挡水板和垃圾仓的活动连接,而且合页与其他的铰接方式相比,使得挡水板和垃圾仓之间的间隙较小,从而具有不易被垃圾残渣卡死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剪切破碎装置包括设于垃圾仓下方且相向转动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的外周壁设有多排与其转动方向同向布置的第一剪切齿,所述第二滚筒的外周壁设有多排与其转动方向同向布置的第二剪切齿,所述第一剪切齿和第二剪切齿相互交错布置并对垃圾进行挤压剪切;还包括设于垃圾仓底部并分别伸入相邻第一剪切齿之间缝隙的第一齿排和伸入相邻第二剪切齿之间缝隙的第二齿排,所述第一齿排和第二齿排分别位于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两侧;所述第一齿排由垃圾仓的底端朝向第一滚筒倾斜向下布置,所述第二齿排由垃圾仓的底端朝向第二滚筒倾斜向下布置;还包括铰接于垃圾仓底部隔挡于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前端上方的前挡料板、隔挡于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后端上方的后挡料板;所述前挡料板由垃圾仓的底端朝向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前端倾斜向下布置,所述后挡料板由垃圾仓的底端朝向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后端倾斜向下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垃圾掉落至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上时,由于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相向转动,进而第一剪切齿和第二剪切齿将垃圾向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中间拨动,同时第一剪切齿和第二剪切齿相互交错布置,以使第一剪切齿和第二剪切齿之间的缝隙较小,从而第一剪切齿和第二剪切齿具有剪切垃圾的作用,而且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对垃圾具有挤压效果,以使该剪切破碎装置对垃圾的破碎效果更好;在破碎垃圾的过程中,第一滚筒带动第一剪切齿从第一齿排的缝隙穿过,继而具有掉落至第一齿排齿间趋势的垃圾被第一剪切齿卷出,以使垃圾不易卡死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带动第二剪切齿从第二齿排的缝隙穿过,继而具有掉落至第二齿排齿间趋势的垃圾被第二剪切齿卷出,以使垃圾不易卡死第二滚筒;垃圾由于重力作用会在第一齿排和第二齿排的上表面向下滑移,从而垃圾难以在第一齿排和第二齿排上堆积;前挡料板有效防止垃圾从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前端漏出,后挡料板有效防止垃圾从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后端漏出,进而有效避免有垃圾没有被破碎,以提升该剪切破碎装置的破碎效果;垃圾由于重力作用会在前挡料板和后挡料板的上表面向下滑移,进而垃圾难以在前挡料板和后挡料板上堆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与常见的餐厨垃圾处理机相比,本实用新型垃圾桶内的垃圾经提升翻转装置后,掉落至固液分离装置上,工作人员即可对垃圾中的金属、玻璃、石块或者大骨头等硬质物挑选出,以使剪切破碎装置不易被硬质物卡死;垃圾再经过皮带传输装置运输至剪切破碎装置进行破碎,在剪切破碎装置停止破碎时,可以开启喷水清洗装置并对剪切破碎装置进行清洗,以使垃圾残渣不易在剪切破碎装置上附着,既有效解决了发臭的问题,还具有方便清洗的效果。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结构牢固,操作方便,清洗方便,节能环保,对垃圾的处理效果好,易于维护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提升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侧板、第二槽轨和第三槽轨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滑移板、第一槽轨和第三槽轨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固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中皮带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C处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实施例中集料板和护栏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1是本实施例中挡水板和剪切破碎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2是本实施例中喷水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施例中剪切破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提升翻转装置;11、挂桶座;111、挂板;112、第一槽轨;1121、延伸板;1122、翻转导向轮;113、滑移板;1131、转轴;1132、上滑轮;114、U形件;1141、侧板;11411、下滑杆;11412、下滑轮;11413、弯折板;11414、中滑轮;11415、轴套;11416、螺母;1142、横梁;11421、U形块;15、油缸组件;151、驱动油缸;152、横杆;153、链轮;154、链条;16、第二槽轨;161、接近开关;17、第三槽轨;1123、支撑块;2、固液分离装置;21、支撑架;211、立柱;2111、扩面板;2112、膨胀螺栓;212、连接杆;22、分拣台;221、底网;222、侧围;2221、出料口;2222、导料板;2223、L形弯折边;23、集水槽;231、排水管;232、把手;2321、磁铁;3、皮带传输装置;31、挡板输送带;32、架体;321、护栏;322、托辊;323、主动辊;324、竖梁;325、支撑梁;326、转角盘;33、万向轮;34、侧挡边;35、承接板;36、支撑杆;37、橡胶刮板;38、集料板;381、翻边;4、喷水清洗装置;41、垃圾仓;42、冲洗喷头机构;421、不锈钢水管;422、螺旋喷头;43、挡水板;431、曲弧面;44、斜撑杆;45、合页;5、剪切破碎装置;51、第一滚筒;511、第一剪切齿;52、第二滚筒;521、第二剪切齿;53、第一齿排;54、第二齿排;55、前挡料板;56、后挡料板;6、垃圾桶;7、螺旋挤压脱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有机易腐垃圾预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布置且用于提升垃圾桶6并将垃圾桶6内的垃圾倾倒出的提升翻转装置1、用于人工分拣垃圾中的硬质物以及过滤垃圾废液的固液分离装置2、用于将从固液分离装置2滤出的垃圾运至高处的皮带传输装置3,用于清洗的喷水清洗装置4和用于破碎垃圾的剪切破碎装置5,喷水清洗装置4包括设于剪切破碎装置5上方且位于皮带传输装置3下方的垃圾仓41。垃圾桶6内的垃圾经提升翻转装置1后,掉落至固液分离装置2上,工作人员即可对垃圾中的金属、玻璃、石块或者大骨头等硬质物挑选出,以使剪切破碎装置5不易被硬质物卡死;垃圾再经过皮带传输装置3运输至剪切破碎装置5进行破碎,垃圾经剪切破碎装置5破碎万之后掉落至螺旋挤压脱水装置7内进行脱水。在剪切破碎装置5停止破碎时,可以开启喷水清洗装置4并对剪切破碎装置5进行清洗,以使垃圾残渣不易在剪切破碎装置5上附着,既有效解决了发臭的问题,还具有方便清洗的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提升翻转装置1:包括供垃圾桶6固定的挂桶座11,挂桶座11包括钩固于垃圾桶6上端边沿的挂板111、分别焊接于挂板111两侧的两个第一槽轨112、滑移连接于第一槽轨112内的滑移板113以及铰接于两个滑移板113内侧壁的U形件114, U形件114包括两个侧板1141和焊接于侧板1141下端的横梁1142,还包括驱使横梁1142上升的油缸组件15、供侧板1141中间部分滑移的第二槽轨16以及供侧板1141下端、第一槽轨112上端滑移的第三槽轨17,第三槽轨17的上端背向第二槽轨16弯曲以使垃圾桶6翻转。油缸组件15在驱动横梁1142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首先带动U形件114上升,进而侧板1141中间部分在第二槽轨16内滑移、侧板1141的下端和第三槽轨17内滑移,当第一槽轨112的上端滑移至第三槽轨17弯曲部分时,以使第一槽轨112的上端具有向前滑移的趋势,此时第一槽轨112的下端依旧处于竖直向上滑移的状态,垃圾桶6具有翻转的趋势,此时,侧板1141的上端通过滑移板113在第一槽轨112内滑移,以实现垃圾桶6翻转并倾倒垃圾;该提升翻转装置1与常见的提升翻筒装置相比,只需要一个油缸就可实现垃圾桶6的上升以及翻转过程,相对而言节省了一个提升电机,因此,具有制造成本以及维护成本低的优点。

油缸组件15包括固定于地面的驱动油缸151、焊接于驱动油缸151活塞杆上端的横杆152、固定于横杆152两端的链轮153以及一端固定固液分离装置2、另一端固定于横梁1142上端面的链条154;横梁1142的上端面焊接有供链条154端部穿插并固定的U形块11421。驱动油缸151的活塞杆在上升的过程中,通过横杆152驱动链轮153上升,进一步带动横梁1142上升,从将提升力传递至垃圾桶6上,该结构不仅具有结构稳固的优点,而且制作方便,维护轻松;U形块11421供链条154的端部穿插,有利于链条154和横梁1142的牢固连接,同时这种穿插的方式还具有可以稍微转动的效果,与焊接的方式相比,这种活动连接的方式有效防止焊接处由于多次使用而断裂,间接提高了该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

第二槽轨16上端的外侧壁固定有在垃圾桶6翻转后控制驱动油缸151停止工作的接近开关161,第二槽轨16开有供接近开关161光线射出的通孔,当垃圾桶6翻转至水平状态并倒出垃圾时,接近开关161未受到垃圾桶6以及第一槽轨112的隔挡,进而输出信号以使驱动油缸151的油泵停止工作,从而控制驱动油缸151停止工作,更加自动化。

第一槽轨112下端的正面焊接有支撑于垃圾桶6底部的支撑块1123。支撑块1123支撑于垃圾桶6的底部,垃圾桶6的上端固定于挂板111的上,从而首尾相应,有利于垃圾桶6和挂桶座11的牢固连接,有效避免了垃圾桶6在翻转的过程中晃动的问题。

如图3所示,侧板1141下端的外侧壁焊接有下滑杆11411,下滑杆11411背离侧板1141的一端旋转连接有在第三槽轨17内滑动的下滑轮11412,下滑轮11412通过滚动摩擦的方式减小了下滑杆11411在第三滑槽内的滑动摩擦力,进而在倾倒垃圾的过程中有效减小了克服摩擦力而做的无用功,以使图2中的提升翻转装置1更加节能。

侧板1141中间部分的外侧壁焊接有弯折板11413,弯折板11413背离侧板1141的一端旋转连接有在第二槽轨16内滑动的中滑轮11414,中滑轮11414通过滚动摩擦的方式减小了弯折板11413在第二滑槽内的滑动摩擦力,进而在倾倒垃圾的过程中有效减小了克服摩擦力而做的无用功,以使图2中的提升翻转装置1更加节能。

如图1和图4所示,滑移板113的内侧壁焊接有向内延伸的转轴1131,侧板1141的上端焊接有供转轴1131穿插的轴套11415,转轴1131伸出轴套11415的部分螺纹连接有螺母11416,在垃圾桶6翻转的过程中,转轴1131在轴套11415内自由转动,且螺母11416将转轴1131限制于轴套11415内,以实现滑移板113和侧板1141的铰接,同时轴套11415具有加强铰接处的结构强度的优点。

如图1和图5所示,滑移板113的外侧壁旋转连接有两个在第一槽轨112内滑移的上滑轮1132,上滑轮1132通过滚动摩擦的方式减小了滑移板113在第一滑槽内的滑动摩擦力,进而在倾倒垃圾的过程中有效减小了克服摩擦力而做的无用功,以使该提升翻转装置1更加节能。

第一槽轨112上端的外侧壁焊接有延伸板1121,延伸板1121的外侧壁旋转连接有在第三槽轨17内滑动的翻转导向轮1122,导向轮不仅具有减小摩擦力的作用,达到省力节能效果,而且在第一槽轨112的上端升至第三槽轨17的弯曲部时,还具有导向作用,使垃圾桶6的上端具有往前运动的趋势,以实现倾倒垃圾的目的。

如图6所示,固液分离装置2包括固定于地面支撑架21和焊接于支撑架21上的分拣台22。分拣台22包括用于过滤液体的底网221和隔挡垃圾的侧围222,侧围222背离图1中提升翻转装置1的一侧开有出料口2221,底网221朝向出料口2221且向下倾斜布置,垃圾从提升翻转装置1中倾倒出来之后,直接掉至分拣台22上,从而工作人员可以在分拣台22上挑选出垃圾中的金属、玻璃、石块或者大骨头等硬质物;同时,底网221还具有过滤垃圾中的废液作用,以使垃圾废液难以在垃圾排出出料口2221的后续过程中到处粘附于设备上,有效避免了工作环境发臭的问题,还减轻了垃圾废液风干后清理困难的问题,具有环保效果;底网221倾斜布置,在垃圾排出出料口2221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重力,以使垃圾排出的过程更加省力,具有节能效果。

出料口2221的外侧焊接有用于导料的导料板2222,导料板2222对垃圾具有一定的隔挡作用,进而在垃圾排出出料口2221的过程中,不易四处飞溅,以使垃圾定向排出,减轻了工作人员清理地面垃圾的次数,更加节能环保。

侧围222板上端的外侧焊接有L形弯折边2223,工作人员在分拣硬质物的过程中,手或者身体经常会触碰到侧围222的上端,L形弯折板11413有效避免工作人员被侧围222的上端刮伤,以提升该装置的安全性;同时L形弯折板11413还具有加强侧围222结构强度的效果。

支撑架21包括四根固定于地面的立柱211以及焊接于同侧立柱211之间且水平布置的连接杆212,连接杆212支撑于立柱211之间,以使相邻的立柱211之间不易变形,进而增加了支撑架21的牢固性。

立柱211的下端焊接有扩面板2111,并通过膨胀螺栓2112固定于地面,扩面板2111增加了立柱211的下端面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以使立柱211和地面之间连接更加牢固;膨胀螺栓2112进一步使地面和扩面板2111牢固连接,以使该装置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更好。

连接杆212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位于底网221下方的集水槽23,集水槽23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231,集水槽23对从底网221中滤出的垃圾废液具有收集作用,并通过排水管231集中排出,从而实现了固液分离后废液的快速处理;集水槽23与连接杆212的可拆卸连接,有利于人们将集水槽23拆除并对其进行清理。

集水槽23的两侧均焊接有隔挡于连接杆212上端面的把手232,把手232便于工作人员在集水槽23上施加作用力,有利于快速安装拆卸;同时,把手232隔挡于连接杆212的上方,并通过重力相对固定于连接杆212,以实现连接杆212和集水槽23的可拆卸连接。

如图6和图7所示,把手232的下表面卡嵌固定有磁吸于连接杆212的磁铁2321,磁铁2321与连接杆212之间的磁吸力增加了把手232和连接杆212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加了把手232和连接杆212之间的摩擦力,以使把手232更牢固地连接于连接杆212,有效提升了图6中集水槽23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8所示,皮带传输装置3包括自固液分离装置2向剪切破碎装置5斜向上布置的挡板输送带31以及支撑并驱动挡板输送带31转动的架体32,架体32的下端通过万向轮33固定于地面,架体32的上表面焊接有用于隔挡垃圾两侧的侧挡边34,人工分拣出垃圾中的硬质物后,垃圾从固液分离装置2中,通过重力作用掉至挡板输送带31上,挡板输送带31上的挡板对垃圾具有隔挡作用,有效防止垃圾在输送过程中下滑,有利于快速将垃圾传送至剪切破碎装置5,架体32既对挡板输送带31具有驱动作用,而且确保挡板输送带31可以自固液分离装置2向剪切破碎装置5向上倾斜布置,有效增加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同时,万向轮33可以使该皮带传输装置3易于脱离整个有机易腐垃圾预处理系统,有利于快速维修以及清理。

两个侧挡边34之间焊接有位于固液分离装置2的出料口2221(图6中所示)斜下方的承接板35,承接板35对从固液分离装置2的出料口2221掉落的垃圾具有隔挡作用,有效防止垃圾四溅至地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清理劳动强度,而且有利于提升整个工作环境的质量,更加环保健康。

架体32包括位于挡板输送带31两侧的护栏321、旋转连接于护栏321之间且支撑于挡板输送带31的托辊322以及位于护栏321两端且驱动挡板输送带31转动的主动辊323;托辊322对挡板输送带31具有承托作用,而且主动辊323为挡板输送带31的转动提供动力,以使挡板输送带31在转运垃圾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架体32还包括焊接于万向轮33上方的竖梁324、支撑于竖梁324之间的支撑梁325,竖梁324的上端通过转角盘326活动连接于护栏321的下表面。竖梁324支撑于万向轮33和护栏321之间,支撑梁325支撑于相邻的竖梁324之间,有利于提升该装置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转角盘326具有可调节的优点,进而可以略微调整护栏321的倾斜角度,进而在输送不同摩擦系数的垃圾时,可以相应调节护栏321的倾斜度,以使垃圾不易在挡板输送带31上打滑,以使该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广。

如图9所示,两个侧挡边34之间还焊接有防止垃圾过高的支撑杆36以及铰接于支撑杆36且与挡板输送带31接触的橡胶刮板37,橡胶刮板37铰接于支撑杆36,并通过支撑杆36设于两侧挡边34之间,且位于挡板输送带31的上方,从而每次垃圾在经过橡胶刮板37的时,都被橡胶刮板37刮平,从而有效防止挡板输送带31上的垃圾过高,进而有效避免垃圾在输送过程中从图8中的皮带传输装置3上掉落至地面。

如图10所示,护栏321的下表面固定有用于收集垃圾残渣的集料板38,在将垃圾输送至图1中剪切破碎装置5后,挡板输送带31上难免会附着有少量的垃圾残渣,在挡板输送带31循环转动的过程中,这些垃圾残渣会在重力下具有掉落至地面的趋势,集料板38对这些垃圾残渣具有收集作用,从而避免它们掉落至地面上,以使图8中的皮带传输装置3更加环保。

集料板38呈U形状且一体成型有贴合于护栏321下表面的翻边381,翻边381通过螺栓固定于护栏321。翻边381增加了集料板38和护栏321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集料板38和护栏321的牢固连接;而且这种可拆的连接方式,便于工作人员拆除集料板38并对其清洗,有利于整个装置的清洁卫生,更加环保干净。

如图1、图11和图12所示,垃圾仓41呈漏斗形状,垃圾仓41的侧壁穿插有伸入仓内的冲洗喷头机构42,冲洗喷头机构42的上方铰接有活动连接于垃圾仓41侧壁的挡水板43。在剪切破碎装置5破碎完垃圾后,需要清理剪切破碎装置5上的垃圾残渣时,开启冲洗喷头机构42并对垃圾仓41的内壁进行冲洗,并通过水流的作用,将剪切破碎装置5上的垃圾残渣带走,进而对垃圾仓41以及剪切破碎装置5都具有清洗作用,减小发臭的几率,环保卫生;同时挡水板43有效防止从冲洗喷头机构42喷出的水流从垃圾仓41的开口处喷出,避免了水资源浪费,更加环保;同时在对垃圾进行破碎时,挡水板43还具有隔挡垃圾的作用,从而垃圾不易在冲洗喷头机构42上附着,以使冲洗喷头机构42不易被堵塞;活动连接的挡水板43在清理冲洗喷头机构42时,具有扩大操作空间的作用。

冲洗喷头机构42包括从外部伸入的不锈钢水管421以及螺纹连接于不锈钢水管421的螺旋喷头422,不锈钢水管421具有防腐防锈蚀的作用,进而在处理垃圾的过程中不易腐烂而损坏,使用寿命更长;螺旋喷头422具有将水流分散的效果,从而用于清洗的水流与垃圾仓41的内表面接触的面积更大,对垃圾仓41的清洗效果更好;螺旋喷头422和不锈钢水管421的可拆卸方式便于工作人员拆除螺旋喷头422,便于更换以及清理螺旋喷头422。

不锈钢水管421和螺旋喷头422均向下倾斜布置,进而从螺旋喷头422喷出的水流具有向下冲击垃圾残渣的效果,进而有效增加该喷水清洗装置4的清洗效果。

垃圾仓41的侧壁铰接有支撑于挡水板43下表面的斜撑杆44,以使挡水板43的下表面和螺旋喷头422之间留有间隙,挡水板43向下倾斜布置,所述挡水板43的上表面为由两侧向中间凸起的曲弧面431。斜撑杆44支撑于垃圾仓41的侧壁和挡水板43的下表面之间,以使挡水板43更加牢固;挡水板43和螺旋喷头422之间的距离越近,水流对挡水板43的冲击越大,该间隙减小了这种水流冲击,有利于挡水板43的牢固连接。垃圾在从上方掉落至剪切破碎装置5的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垃圾在挡水板43上向下滑移,进而垃圾不易在挡水板43上堆积,垃圾在从上方掉落至剪切破碎装置5的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垃圾在挡水板43上向两侧滑移,进一步使垃圾不易在挡水板43上堆积。

斜撑杆44由铁磁性材料制成且磁吸于挡水板43。斜撑杆44和挡水板43之间的磁吸力使挡水板43不易被水流顶起,进而增加了挡水板43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所述挡水板43和垃圾仓41的侧壁之间通过合页45铰接,合页45实现了挡水板43和垃圾仓41的活动连接,而且合页45与其他的铰接方式相比,使得挡水板43和垃圾仓41之间的间隙较小,从而具有不易被垃圾残渣卡死的优点。

如图1和图13所示,剪切破碎装置5包括位于垃圾仓41下方且相向转动的第一滚筒51和第二滚筒52,第一滚筒51的外周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多排与其转动方向同向布置的第一剪切齿511,第二滚筒52的外周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多排与其转动方向同向布置的第二剪切齿521,第一剪切齿511和第二剪切齿521相互交错布置并对垃圾进行挤压剪切。当垃圾掉落至第一滚筒51和第二滚筒52上时,由于第一滚筒51和第二滚筒52相向转动,进而第一剪切齿511和第二剪切齿521将垃圾向第一滚筒51和第二滚筒52的中间拨动,同时第一剪切齿511和第二剪切齿521相互交错布置,以使第一剪切齿511和第二剪切齿521之间的缝隙较小,从而第一剪切齿511和第二剪切齿521具有剪切垃圾的作用,而且第一滚筒51和第二滚筒52对垃圾具有挤压效果,以使该剪切破碎装置5对垃圾的破碎效果更好。

还包括焊接于垃圾仓41底部并分别伸入相邻第一剪切齿511之间缝隙的第一齿排53和伸入相邻第二剪切齿521之间缝隙的第二齿排54,第一齿排53和第二齿排54分别位于第一滚筒51和第二滚筒52的两侧,且第一齿排53由垃圾仓41的底端朝向第一滚筒51倾斜向下布置,第二齿排54由垃圾仓41的底端朝向第二滚筒52倾斜向下布置。在破碎垃圾的过程中,第一滚筒51带动第一剪切齿511从第一齿排53的缝隙穿过,继而具有掉落至第一齿排53齿间趋势的垃圾被第一剪切齿511卷出,以使垃圾不易卡死第一滚筒51;第二滚筒52带动第二剪切齿521从第二齿排54的缝隙穿过,继而具有掉落至第二齿排54齿间趋势的垃圾被第二剪切齿521卷出,以使垃圾不易卡死第二滚筒52;垃圾由于重力作用会在第一齿排53和第二齿排54的上表面向下滑移,从而垃圾难以在第一齿排53和第二齿排54上堆积。

还包括铰接于垃圾仓41底部且隔挡于第一滚筒51和第二滚筒52前端上方的前挡料板55、隔挡于第一滚筒51和第二滚筒52后端上方的后挡料板56,前挡料板55由垃圾仓41的底端朝向第一滚筒51和第二滚筒52的前端倾斜向下布置,后挡料板56由垃圾仓41的底端朝向第一滚筒51和第二滚筒52的后端倾斜向下布置。前挡料板55有效防止垃圾从第一滚筒51和第二滚筒52的前端漏出,后挡料板56有效防止垃圾从第一滚筒51和第二滚筒52的后端漏出,进而有效避免有垃圾没有被破碎,以提升该剪切破碎装置5的破碎效果;垃圾由于重力作用会在前挡料板55和后挡料板56的上表面向下滑移,进而垃圾难以在前挡料板55和后挡料板56上堆积。

工作过程:将收集到的有机易腐垃圾装至垃圾桶6内,并将垃圾桶6的上端边沿挂在挂板111上,开启驱动油缸151的油泵、驱动主动辊323转动的电机、以及驱动第一滚筒51和第二滚筒52转动的电机,进而驱动横梁1142向上升,以使垃圾桶6上升,当第一槽轨112上端的翻转导向轮1122在第三槽轨17弯曲部分滑移时,垃圾桶6逐渐翻转,并将垃圾倾倒至垃圾分拣台22上。

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将垃圾中的硬质分选出来,以使剪切破碎装置5不易内卡死,同时,垃圾中的废液经底网221过滤至集水槽23内,工作人员轻轻推动垃圾即可将垃圾抚至挡板输送带31上。

垃圾经过橡胶刮板37刮平后,相对固定于挡板输送带31上,并逐渐提升传送至垃圾仓41的上方,此时挡板输送带31下表面的垃圾残渣掉落至集料板38上,并在重力作用下滑至集水槽23中。

垃圾从垃圾仓41掉落,并经过第一剪切齿511和第二剪切齿521卷入第一滚筒51和第二滚筒52之间,并被第一剪切齿511和第二剪切齿521剪切破碎,即可完成整个预处理过程。在此过程中,垃圾中不仅没有硬质物,而且经第一齿排53、第二齿排54、前挡料板55和后挡料板56的隔挡,以使剪切破碎装置5不易被卡死。

需要清洗剪切破碎装置5时,开启水阀向不锈钢水管421中通过水,并经过螺旋喷头422将水流喷散至垃圾仓41内壁,水流至剪切破碎装置5后,在第一滚筒51和第二滚筒52的搅动下具有清洗效果。清洗完毕后即可逐步关闭驱动油缸151、驱动主动辊323转动的电机、以及驱动第一滚筒51和第二滚筒52转动的电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