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悬浮填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0658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悬浮填料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悬浮填料。



背景技术:

在生物膜法中,填料是废水处理工艺的核心。填料的表面性质、比表面积、孔隙率、稳定性和水力特性对生物膜的附着以及生长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填料应满足几个方面的要求,①具有良好的水力特性,包括表面积、孔隙率和结构形状等;②具有稳定性,填料必须具有较好的生物、化学及热力学稳定性;③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以抵抗不同程度的碰撞与破损;④具有比较适宜的比重,使其能够悬浮在反应器中呈一定的流态,载体的比重一般控制在与水的比重相当的水平;⑤亲疏水性及表面电性,微生物在其生存的pH值条件下,一般带有电负性,载体填料表面若带有电正性将有利于生物固定过程的进行;⑥具有可再用性;⑦具有一定的孔隙度及表面粗糙度。

污水处理用填料大提升可分为硬性填料、软性填料、半软性填料、组合填料以及悬浮填料等。目前,各填料特点及存在的缺点如下:

(1)硬性填料,最具有代表的是蜂窝状填料,主要问题有:比表面积小造成生物膜量少,表面光滑,生物膜容易剥落,填料横向不流通,造成布气不均匀,易堵塞等问题;

(2)软性填料,是为了克服蜂窝填料所存在的严重缺陷,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处理效果。挂膜快,出水稳定处理效果好,但是在使用一年以上后,会出现纤维束结团,大大降低填料的实际应用表面积,并且在结团中心区产生厌氧,从而会严重影响其使用性能。

(3)半软性填料,克服了软性填料的缺点,其安装方式与软性填料相似,支架安装,具有散热性能高,阻力小、布水布气性能好、易挂膜等优点,但不足之处在于比表面积相对较小,表面较光滑,微生物附着性能相对差一些。

(4)组合填料,兼有软性填料和半软性填料的结构特。

(5)悬浮填料,克服了现有的软性填料、半软性、弹性填料需要固定安装、维护管理困难的问题。常见的悬浮填料的材质一般为聚乙烯、聚丙烯等聚合物,他们的密度接近于水,质量轻,无需固定,在池中随曝气搅拌悬浮于水中,并全池均匀流华,能耗较低,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其原材料的亲水性差,微生物附着缓慢,挂膜时间偏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填料表面亲水性强、易于挂膜、抗衰老的新型悬浮填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悬浮填料,包括筒状形的外层本体,所述外层本体外圆周由若干个凸部和若干个凹口交错相连形成锯齿状,所述外层本体内圆周壁面均布设有若干个横向隔板和若干个竖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和竖向隔板以外层本体圆心为中心横向、竖向交叉排列形成若干个内层本体。

上述的新型悬浮填料,所述内层本体横向壁面沿高度方向设有横向鳍片、所述内层本体竖向壁面沿高度方向设有竖向鳍片。

上述的新型悬浮填料,所述横向鳍片、竖向鳍片居中设于内层本体壁面。

上述的新型悬浮填料,所述内层本体的横向壁面、竖向壁面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横向鳍片、竖向鳍片。

上述的新型悬浮填料,所述横向鳍片、竖向鳍片可以是梯形、长方形或者多边形。

上述的新型悬浮填料,优选所述内层本体为多边形。

上述的新型悬浮填料,优选所述内层本体为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新型悬浮填料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新型悬浮填料,通过外层本体与内层本体的合理布局,提高了填料的比表面积,使比表面积高达800m2/m3,同时,特殊的外形设计,使填料的机械性能更强。

2、本实用新型新型悬浮填料,在使用过程中易于挂膜,机械性能强,抗衰老强度高,结构设计简单,加工成本低,降低了填料的使用成本。

2、本实用新型新型悬浮填料,内层本体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自由组合,鳍片可根据内层本体尺寸设置,可设置单片或多片,鳍片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设定,鳍片外形可以是梯形,也可以是长方形等不同形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悬浮填料,包括筒状形的外层本体1,所述外层本体1外圆周由若干个凸部3和若干个凹口4交错相连形成锯齿状,所述外层本体1内圆周壁面均布设有若干个横向隔板5和若干个竖向隔板6,所述横向隔板5和竖向隔板6以外层本体1圆心为中心横向、竖向交叉排列形成若干个内层本体2。所述内层本体2横向壁面沿高度方向设有横向鳍片7、所述内层本体2竖向壁面沿高度方向设有竖向鳍片8。所述横向鳍片7、竖向鳍片8居中设于内层本体2壁面。所述内层本体2的横向壁面、竖向壁面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横向鳍片7、竖向鳍片8。所述横向鳍片7、竖向鳍片8可以是梯形、长方形或者多边形。所述内层本体2为多边形。

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悬浮填料,包括筒状形的外层本体1、其断面近似圆形,所述外层本体1外圆周由若干个凸部3和若干个凹口4交错相连形成锯齿状,所述外层本体1内圆周壁面均布设有若干个横向隔板5和若干个竖向隔板6,所述横向隔板5和竖向隔板6以外层本体1圆心为中心横向、竖向交叉排列形成若干个正方形内层本体2、形成类似阵列状结构,靠近外层本体1内圆周壁面的横向鳍片7、竖向鳍片8与外层本体1内圆周壁面形成的内层本体2为多边形。所述内层本体2横向壁面沿高度方向设有横向鳍片7、所述内层本体2竖向壁面沿高度方向设有竖向鳍片8。所述横向鳍片7、竖向鳍片8居中设于内层本体2壁面。所述内层本体2的横向壁面、竖向壁面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横向鳍片7、竖向鳍片8。所述横向鳍片7、竖向鳍片8可以是梯形、长方形或者多边形。所述内层本体2为正方形。

实施例三,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优选了悬浮填料外层本体(1)尺寸φ32×6mm,所述第一横向隔板51、第二横向隔板52、第三横向隔板53、第四横向隔板54、第五横向隔板55之间的间距为5mm,所述第一竖向隔板61、第二竖向隔板62、第三竖向隔板63、第四竖向隔板64、第五竖向隔板65之间的间距为5mm, 内层本体(2)尺寸为L*B*H =5×5×6mm,横向鳍片(7)、竖向鳍片(8)尺寸为2.5×6mm。

将本悬浮填料放置于L×B×H=2500×2000×2500mm的污水处理设备里,填料填充率30%,每天连续进生活污水,进水量为2m3/h,试验结果如下:

生活污水进出水水质与时间关系表:

新型悬浮填料,单位体积填料污泥负荷较高,进一步说明填料有效比表面积较大;每天连续进水,进水水质稳定,分别测定出水水质,检测结果表面,填料在第15天时基本全部挂膜,出水水质开始稳定,污染物去除率高,CODcr及氨氮去除率高达92%左右,去除效果较好。由此证明,此填料在生活污水处理中应用,能使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对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提供了很好的去除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修改或变型,这些修改或变型当然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