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1873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对大自然的污染愈来愈受到人类的重视,在总结国内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运行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高效的废水处理装置,是保护环境,重新利用水资源的迫切需要。为了使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经处理后达到用户要求的排放标准需要完善的污水处理设备。现在,用于居住小区、高级宾馆、医院、综合办公楼和各类公共建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多为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不得不说,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具有很多优点:1、埋设于地表以下,设备上面的地表可作为绿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2、对水质的适应性强,出水水质稳定;3、排泥周期长。但是,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也存在一些缺点:1、不利于维修.设备出现故障后,不方便检修与更换;2、需要具有不同的环境适应性,冬天防冻、夏天防洪,北方需要埋入较深,并做保温处理;3、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设备适合条件:水量较小、污染物浓度小、成分不复杂、场地有限的地方。

此外,膜生物反应器集生物反应器的生物降解和膜的高效分离于一体,是膜技术和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产生的新型高效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膜生物反应器的优点为:1、采用膜分离技术,出水水质良好稳定;2、占地面积小,容积负荷高,水力停留时间短。但是存在的问题是,膜容易堵塞,且没有有效的清洗技术,给操作管理带来不便、膜制造成本偏高,膜生物反应器的基建投资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问题和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将厌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占地面积小,建设投资成本低,能耗和运行成本低,节能环保,处理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上顶面、下底面、外罐体、内罐体、污水进水口、出水口,所述外罐体和内罐体的上边缘固定在上顶面上,所述外罐体的下边缘固定在下底面上,所述外罐体的底边比内罐体的底边高,所述外罐体的底边和内罐体之间通过第一隔板连接,第一隔板将外罐体分割成上外罐体和下外罐体;所述上顶面、上外罐体、第一隔板和内罐体围成的空间构成厌氧区;沿所述上顶面、内罐体、第一隔板、下外罐体、下底面围成的反应空间的对称面固定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所述反应空间分割成好氧区和沉淀区,所述沉淀区的下部设有第一排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厌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设置在一个设备内,既能完成污水处理的整个过程,而且能大大降低污水处理设备的体积,简化了污水处理设备,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所述污水进水口设于厌氧区的上顶面上。

进一步,所述出水口设于沉淀区的内罐体上部。

进一步,所述好氧区和所述厌氧区之间的内罐体上部装有导流管或导流板,引导污水均匀进入好氧区。

进一步,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设有过水孔,用于好氧区的水从沉淀区底部进入而且利于污泥等杂质在底部堆积,过水孔的存在使得好氧区和沉淀区之间形成连通器,能防止罐体内部污水处理不充分的问题,更好地保证一体化设备的污水处理效果。

进一步,所述好氧区的底部设有至少一台曝气装置,用于给好氧反应提供必要的氧气。

进一步,所述第一隔板为倾斜隔板,所述厌氧区的下部设有第二排泥口,第二排泥口处在第一隔板的最低处,第二排泥口的设置能首先排出一部分污泥等杂质,减少好氧反应时的压力,将第二隔板设置成倾斜状,使得污泥等杂质依靠重力沿倾斜隔板堆积在第二排泥口附近,方便排出且节省电能,节约运行成本。

进一步,所述沉淀区的中部设有水平过滤层,水平过滤层的位置高于过水孔,随着流入的水慢慢增多,在位于过滤层下部的空腔内集聚静置,水面慢慢上升经过过滤层,然后从出水口出水,在该过程中,经过过滤层后的水还能够持续静置,从而使水进一步澄清,提高水的各项指标。在贴近过滤层的上部设有反冲洗管,反冲洗管的一端延伸出外罐体,连接着回水管的一端,回水管的另一端伸入过滤层内位于出水口下部和反冲洗管上部的位置,在回水管上设有阀门。当过滤层集聚较多杂质时,使用反冲洗管进行冲洗,利于保持过滤层的清洁功能,进而保证水质质量。另外,利用过滤层上部水的重力实现过滤层的反冲洗,操作简单,还节约电能,减少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顶面;2、下底面;3、上外罐体;4、下外罐体;5、内罐体;6、污水进水口;7、出水口;8、第一隔板;9、厌氧区;10、第二排泥口;11、第二隔板;12、好氧区;13、沉淀区;14、曝气装置;15、导流管;16、过水孔;17、第一排泥口;18、过滤层;19、反冲洗管;20、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上顶面1、下底面2、外罐体、内罐体5、污水进水口6、出水口7。外罐体和内罐体5的上边缘固定在上顶面上1,外罐体的下边缘固定在下底面2上。外罐体的底边比内罐体5的底边高,外罐体的底边和内罐体5之间通过第一隔板8连接,第一隔板8将外罐体分割成上外罐体3和下外罐体4。上顶面1、上外罐体3、第一隔板8和内罐体5围成的空间构成厌氧区9,厌氧区9的下部设有第二排泥口10,在厌氧区9的上顶面1上设有污水进水口6。

沿上顶面1、内罐体5、第一隔板8、下外罐体4、下底面2围成的反应空间的对称面固定有第二隔板11,第二隔板11将反应空间分割成好氧区12和沉淀区13。在好氧区12的内部装有填料,为弹性填料、碳纤维填料、沸石、硅藻土中的一种,在好氧区12的底部设有至少一台曝气装置14,通过曝气装置14不断通入氧气使得污水和填料充分接触,进行生化降解反应,使得污水中有机污染物降解更为彻底,得到更好水质。好氧区12和厌氧区13之间的内罐体5上部装有导流管15,如果使用导流板,则平行于水流方向安装,第二隔板11的底部设有过水孔16,沉淀区13的下部设有第一排泥口17。

沉淀区13的中部设有水平过滤层18,在贴近过滤层18的上部设有反冲洗管20,在沉淀区13的内罐体5上部设有出水口7。

上顶面1、下底面2、外罐体、内罐体5、第一隔板8、第二隔板11的材质为不锈钢,在不锈钢的表面涂有防腐层,所以本一体化设备使用寿命较长。

污水从污水进水口6进入厌氧区9,发生厌氧反应后,污泥从第二排泥口10排出,水从导流管15进入好氧区12,经过好氧反应后,经过水孔16进入沉淀区13的底部,过滤层18阻挡了杂质向上移动并过滤了杂质,得到合格水从过滤层18上方的出水口7排出,而对于吸附了杂质的过滤层18可打开回水管上的阀门,通过反冲洗管19进行冲洗清洁。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安装第一隔板8为倾斜状,厌氧区9的下部设有第二排泥口11,第二排泥口11处在第一隔板8的最低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