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重力浓缩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0357阅读:12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尤其是一种高效重力浓缩塔。



背景技术:

污泥浓缩是污泥处理工艺的基础,污泥浓缩通过减少污泥空隙水、降低污泥体积,从而降低后续污泥消化、脱水等工艺的处理压力。污泥浓缩通常采用物理处理方法,主要包括重力浓缩法、气浮浓缩法、机械浓缩法,目前,重力浓缩法因经济性优势,成为当前城镇污水处理厂主流的污泥浓缩工艺,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浓缩效果差的问题,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力浓缩塔,实现原生二沉池剩余污泥在经过该设备后,能够短时间内较大程度实现重力浓缩效果的高效重力浓缩塔。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重力浓缩塔,包括内部中空且竖立的塔体、一级斜板、二级斜板、进水布水管、上清液回流管以及沉淀污泥排出管,该一级斜板设置于塔体内的中上部,二级斜板设置于塔体内的中下部,进水布水管连通于在一级斜板与二级斜板之间的塔体中间部以送入二沉池污泥,上清液回流管连通于在一级斜板上方的塔体上部以回收上清液,沉淀污泥排出管连通于在二级斜板下方的塔体底部以排除浓缩污泥。

进一步,所述塔体顶部还设置有气压平衡管以平衡塔体内外气压。

其中,所述一级斜板与二级斜板皆由若干平行的斜板组成,且一级斜板与二级斜板平行设置在塔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高效重力浓缩塔对二沉池好氧剩余污泥直接进行重力浓缩,达到合适含水率后,再进入后续处理系统。好氧剩余污泥进入塔内布水系统后,在水力作用下缓慢上升,大颗粒物逐渐下沉,经过多层斜板后,水力行程增加,提高了剩余污泥沉降效率,进而达到短时间、高效率的浓缩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效重力浓缩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重力浓缩塔,包括内部中空且竖立的塔体1、一级斜板2、二级斜板3、进水布水管4、上清液回流管5以及沉淀污泥排出管6等主要构件。

其中,该一级斜板2设置于塔体1内的中上部,二级斜板3设置于塔体1内的中下部,进水布水管4连通于在一级斜板2与二级斜板3之间的塔体1中间部以送入二沉池污泥,上清液回流管5连通于在一级斜板2上方的塔体1上部以回收上清液,沉淀污泥排出管6连通于在二级斜板3下方的塔体1底部以排除浓缩污泥。

其工作原理为:含水率99%的二沉池好氧污泥从进水布水管4进入塔内布水系统后,在水力作用下缓慢上升,大颗粒物逐渐下沉,经过多层斜板后,一级斜板2阻止大颗粒物继续上升而上清液回流管5便能够回收上清液,二级斜板3进一步使水力行程增加,提高了剩余污泥沉降效率,进而达到短时间、高效率的浓缩效果,最终得到含水率92%~95%的浓缩污泥从沉淀污泥排出管6排出,以便再进入后续处理系统。

做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塔体1顶部还设置有气压平衡管7以平衡塔体1内外气压,从而污泥浓缩过程更加均匀快速进行。

其中,所述一级斜板2与二级斜板3皆由若干平行的斜板组成,且一级斜板2与二级斜板3平行设置在塔体1内,具体斜板数目可根据塔体大小及浓缩效率等因素适当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