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回用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5567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水回用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回用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将废水或废水经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回用于生产系统或生活杂用被称为废水回用。废水回用的范围很广,从工业上的重复利用水体的补给水和生活用水。废水回用既可以有效地节约和利用有限的和宝贵的淡水资源,又可以减少废水或废水的排放量,减轻水环境的污染,还可以缓解城市排水管道的超负荷现象,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废水处理技术尽管很多,但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分离、转化和利用。分离是指采用各种技术方法,把废水中的悬浮物或胶体微粒分离出来,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或者使废水中污染物减少至最低限度。转化是指对已经溶解在水中、无法“取”出来或者不需要“取”出来的污染物,采用生物化学、化学或电化学的方法,使水中溶解的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的物质,或者转化成容易分离的物质。在废水分离过程中,通常使用过滤层对废水进行过滤处理,从而实现固液分离,在一般的过滤处理中,废水通常大量地加入到过滤处理装置中,对过滤装置的负担较大,从而导致过滤装置无法一次性对废水进行完全的过滤处理,影响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提供一种废水回用净化装置,通过跌水板和转动轮的分流、缓冲和充氧作用,使废水缓慢逐渐地进入到过滤箱内进行过滤处理,减少水流对过滤层的冲击力,减轻过滤层的过滤负担,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水回用净化装置,包括依次从上而下设置的进水斗、跌水箱、过滤箱和底板,跌水箱内设有跌水板和转动轮,跌水板设置有至少三个,三个跌水板呈台阶状逐级向下设置,跌水板上设有排水口,排水口内转动连接有导流板,排水口的下侧设有挡流板,挡流板倾斜设置在导流板的正下方,转动轮位于跌水板的下方,转动轮包括转动辊、转动套和转动叶片,转动辊转动连接在跌水箱上,转动叶片通过转动套连接在转动辊上,过滤箱内设有过滤层和排水板,过滤层安装在排水板上,排水板与过滤箱的底部之间形成排水槽,排水槽处设有排水管。

进一步,进水斗的上侧设有密封盖,密封盖与进水斗铰接,进水斗的下侧与跌水箱相连接。设置的密封盖用来密封进水斗,防止外界的杂质进入到跌水箱内污染水体,影响废水的净化处理。

进一步,跌水箱通过支撑架与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架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框,固定框套设在跌水箱上,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框和底板连接。通过支撑架将跌水箱与底板连接,提高跌水箱的稳定性,提高跌水箱内装置的工作性能。

进一步,转动轮设置有至少两个,两个转动轮上下交错设置。设置的多个交错的转动轮,使得水流逐次通过转动轮,在转动轮的转动下扩散、分流,减轻对过滤箱的冲击力,还起到了曝气作用。

进一步,跌水箱的底部设有分流板,分流板上均匀设有分流孔。设置的分流板再一次将废水进行分流处理,水流通过分流孔流入到过滤箱内,减少一次性进入到过滤箱的水量,减轻过滤箱内过滤层的压力,并起到将杂质分离的作用。

进一步,跌水箱上套设有防水板,防水板的底部与过滤箱相匹配,防水板与过滤箱之间设有防水圈。设置的防水板防止过滤箱内的水流满溢流出过滤箱,设置的防水圈提高过滤箱与跌水箱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漏水。

进一步,过滤箱通过安装架与跌水箱连接,安装架包括转动杆和固定板,转动杆分别竖直连接在固定板的两端,转动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跌水箱上,固定板卡接在过滤箱的下侧;只需转动转动杆,就可以将固定板转动至过滤箱的下侧,从而支撑固定过滤箱,便于过滤箱的固定和拆卸。

进一步,过滤层包括依次从上而下设置的沉淀层、中空纤维层、隔离层和活性炭层。沉淀层最早接触原始废水,能有效去除铁锈、泥沙及其它大颗粒杂质,使原始废水得到初步净化;中空纤维层孔径小,提高对废水的过滤效果,可除去残留于废水中的污染物及细菌等小分子杂质;设置的隔离层采用透水土工布,既可以起到对废水的过滤作用,又起到了对沉淀层、中空纤维层和活性炭层的保护作用,减少水流对过滤层的破坏性,延长过滤层的使用时间,活性炭层能吸附原水中的有机物及余氯、异味等,废水通过多层过滤,一一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和颗粒杂质,有效提高过滤后的废水质量。

进一步,排水板的下侧设有圆锥凸台,圆锥凸台的底面设有滤水孔。设置的圆锥凸台一方面起到提高排水板强度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滤水孔对水体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并且阻挡过滤层上的滤芯随着水体下流。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废水从进水斗进入到跌水箱内,在跌水箱内首先落入到跌水板上,落到跌水板上的废水对导流板造成一定的冲击,从而使导流板在废水的冲击下转动,打开排水口,使废水一部分从排水口处流下,一部分沿着跌水板逐层流下,将进入到跌水箱的废水进行分流、缓冲,缓解高处落水的冲力,减缓水流流速,使水流分级进入到过滤箱内,减轻过滤层的过滤压力,通过将跌水板设置成错落有致的台阶状,实现多级跌水方式,通过合理布置相邻跌水板之间的落差,增大废水的重力势能,促使废水在跌水过程中形成喷射,增大废水跌落过程中的表面积,扩大废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补充了废水中的氧气,使得废水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和活性,提高水质;

2、通过在排水口的下方设置倾斜的挡流板,限制了导流板的旋转角度和方向,从而限制了水流从排水口处流出的量,避免废水大量流出,使得一部分水从排水口下落,落差大,曝气效果好,另一部分水沿着跌水板表面逐层下流,形成自然跌水曝气效果,也减小了跌水板的承重压力;

3、经过跌水板跌水后的废水与转动轮接触,转动轮在水流的冲击下发生旋转,搅动水体,使废水一部分流入到过滤装置内,一部分被扬起,形成分层,从而实现逐级处理废水的目的,减少单批汇集在过滤箱内的水流量,降低过滤层的过滤压力,从而提高过滤效果,同时也避免大量的废水堆积在过滤箱内,造成过滤箱满溢,加重过滤箱的重力,影响过滤箱结构稳定性;

4、废水在过滤箱内经过过滤层的过滤处理后,落入到排水槽中,最后沿着排水管流出。

5、本装置内的各个处理过程均利用了废水的重力作用,自动过滤排水,无需接入外界电源,减少处理设备和人工劳动力,节省资金的投入,降低使用成本和能源消耗。

本实用新型通过跌水板和转动轮的分流、缓冲和充氧作用,使废水缓慢逐渐地进入到过滤箱内进行过滤处理,减少水流对过滤层的冲击力,减轻过滤层的过滤负担,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水回用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跌水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跌水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进水斗;11、密封盖;2、跌水箱;21、跌水板;22、转动轮;221、转动辊;222、转动套;223、转动叶片;23、排水口;24、导流板;25、挡流板;26、分流板;27、分流孔;28、防水板;3、过滤箱;31、过滤层;311、沉淀层;312、中空纤维层;313、隔离层;314、活性炭层;32、排水板;33、圆锥凸台;34、滤水孔;35、排水槽;36、排水管;4、底板;5、支撑架;51、支撑杆;52、固定框;6、安装架;61、转动杆;62、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废水回用净化装置,包括依次从上而下设置的进水斗1、跌水箱2、过滤箱3和底板4,进水斗1的上侧设有密封盖11,密封盖11与进水斗1铰接,进水斗1的下侧与跌水箱2相连接。设置的密封盖11用来密封进水斗1,防止外界的杂质进入到跌水箱2内污染水体,影响废水的净化处理。跌水箱2通过支撑架5与底板4固定连接,支撑架5包括支撑杆51和固定框52,固定框52套设在跌水箱2上,支撑杆51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框52和底板4连接。通过支撑架5将跌水箱2与底板4连接,提高跌水箱2的稳定性,提高跌水箱2内装置的工作性能。

跌水箱2内设有跌水板21和转动轮22,跌水板21设置有至少三个,三个跌水板21呈台阶状逐级向下设置,跌水板21上设有排水口23,排水口23内转动连接有导流板24,排水口23的下侧设有挡流板25,挡流板25倾斜设置在导流板24的正下方,导流板24的面积略小于排水口23的面积,挡流板25与跌水板21之间的夹角为10~30度。废水从进水斗1进入到跌水箱2内,在跌水箱2内首先落入到跌水板21上,落到跌水板21上的废水对导流板24造成一定的冲击,从而使导流板24在废水的冲击下转动,打开排水口23,使废水一部分从排水口23处流下,一部分沿着跌水板21逐层流下,将进入到跌水箱2的废水进行分流、缓冲,缓解高处落水的冲力,减缓水流流速,使水流分级进入到过滤箱3内,减轻过滤层31的过滤压力,通过将跌水板21设置成错落有致的台阶状,实现多级跌水方式,通过合理布置相邻跌水板21之间的落差,增大废水的重力势能,促使废水在跌水过程中形成喷射,增大废水跌落过程中的表面积,扩大废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补充了废水中的氧气,使得废水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和活性,提高水质。通过在排水口23的下方设置倾斜的挡流板25,限制了导流板24的旋转角度和方向,从而限制了水流从排水口23处流出的量,避免废水大量流出,使得一部分水从排水口23下落,落差大,曝气效果好,另一部分水沿着跌水板21表面逐层下流,形成自然跌水曝气效果,也减小了跌水板21的承重压力,延长使用寿命。

转动轮22位于跌水板21的下方,转动轮22包括转动辊221、转动套222和转动叶片223,转动辊221转动连接在跌水箱2上,转动叶片223通过转动套222连接在转动辊上,转动轮22设置有至少两个,两个转动轮22上下交错设置。设置的多个交错的转动轮22,使得水流逐次通过转动轮22,在转动轮22的转动下扩散、分流,减轻对过滤箱3的冲击力,还起到了曝气作用。经过跌水板21跌水后的废水与转动轮22接触,转动轮22在水流的冲击下发生旋转,搅动水体,使废水一部分流入到过滤装置内,一部分被扬起,形成分层,从而实现逐级处理废水的目的,减少单批汇集在过滤箱3内的水流量,防止水量超出过滤层31的工作量,对过滤层31造成负担,减少过滤层31的使用寿命,降低废水过滤效果,同时也避免大量的废水堆积在过滤箱3内,造成过滤箱3满溢,加重过滤箱3的重力,影响过滤箱3结构稳定性。跌水箱2的底部设有分流板26,分流板26上均匀设有分流孔27。设置的分流板26再一次将废水进行分流处理,水流通过分流孔27流入到过滤箱3内,减少一次性进入到过滤箱3的水量,减轻过滤箱3内过滤层31的压力,还起到将杂质分离的作用。跌水箱2上套设有防水板28,防水板28的底部与过滤箱3相匹配,防水板28与过滤箱3之间设有防水圈。设置的防水板28防止过滤箱3内的水流满溢流出过滤箱3,设置的防水圈提高过滤箱3与跌水箱2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漏水。

过滤箱3通过安装架6与跌水箱2连接,安装架6包括转动杆61和固定板62,转动杆61分别竖直连接在固定板62的两端,转动杆6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跌水箱2上,固定板62卡接在过滤箱3的下侧,只需转动转动杆61,就可以将固定板62转动至过滤箱3的下侧,从而固定过滤箱3,便于过滤箱3的固定和拆卸,操作简单方便。过滤箱3内设有过滤层31和排水板32,过滤层31安装在排水板32上,排水板32起到支撑过滤层31的作用,过滤层31包括依次从上而下设置的沉淀层311、中空纤维层312、隔离层313和活性炭层314。沉淀层311最早接触原始废水,能有效去除铁锈、泥沙及其它大颗粒杂质,使原始废水得到初步净化;中空纤维层312孔径小,提高对废水的过滤效果,可除去残留于废水中的污染物及细菌等小分子杂质;设置的隔离层313采用透水土工布,既可以起到对废水的过滤作用,又起到了对沉淀层311、中空纤维层312和活性炭层314的保护作用,减少水流对过滤层31的破坏性,延长过滤层31的使用时间,活性炭层314能吸附原水中的有机物及余氯、异味等,废水通过多层过滤,一一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和颗粒杂质,有效提高过滤后的废水质量。排水板32的下侧设有圆锥凸台33,圆锥凸台33的底面设有滤水孔34,设置的圆锥凸台33一方面起到提高排水板32的强度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滤水孔34对水体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并且阻挡过滤层31上的滤芯随着水体下流,提高过滤层31的使用效果。排水板32与过滤箱3的底部之间形成排水槽35,排水槽35处设有排水管36。废水在过滤箱3内经过过滤层31的过滤处理后,落入到排水槽35中,最后沿着排水管36流出,可在排水管36的出口处放置接水容器,收集净化水。本装置内的各个处理过程均利用了废水的重力作用,自动过滤排水,无需接入外界电源,减少处理设备和人工劳动力,节省资金的投入,降低使用成本和能源消耗。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