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建筑用的除尘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222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建筑用的除尘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建筑用的除尘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地往往伴随着大量的灰尘产生,虽然工地有洒水降尘,但是收效甚微,虽然现在改进有地面除灰装置,但是在进行地面除灰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扬尘,无法清扫干净,给在建筑工地施工的工人造成了不可避免的身体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建筑用的除尘净化装置,解决了地面和空气双重除灰效果,进一步解决建筑工地扬尘的产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建筑用的除尘净化装置,包括设于车架上空气除尘部,设于车架上与所述空气除尘部右侧相邻的地面除尘部,以及设于所述空气除尘部和地面除尘部上的为其提供电源的供电组件;其中所述空气除尘部包括空气除尘箱体,安装于所述空气除尘箱体上端部的空气吸入组件,安装于所述空气除尘箱体内的与所述空气吸入组件连接的粗除尘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空气除尘箱内的与所述粗除尘组件连接的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包括与所述粗除尘组件连接的电极除尘室,与所述电极除尘室底部连接的灰尘收集箱,设于电极除尘室顶部的空气净化器,以及与所述空气净化器连接的第一出风口;以及所述地面除尘部包括地面除尘箱体,安装于所述地面除尘箱体底部的抽尘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地面除尘箱体内的与所述抽尘组件连接的除尘净化室;所述除尘净化室包括与所述抽尘组件连接的预过滤室,与所述预过滤室连接的精滤室,以及设于除尘净化室顶部上端面上的自动控制组件;所述精滤室包括设于精滤室顶部的石墨烯过滤组件,以及与所述石墨烯过滤组件连接的第二出风口。

进一步,所述供电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空气除尘箱体顶部和地面除尘箱体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设于所述空气除尘箱体和地面除尘箱体之间的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的蓄电池。

进一步,所述粗除尘组件包括进气管,与所述进气管连接的用于存放除尘液体的液体除尘箱,以及连接于所述液体除尘箱底部的锥形储存箱;所述液体除尘箱与进气管相对一侧的端面上还设有一排风口;以及所述液体除尘箱底部还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一排污部件。

进一步,所述空气吸入组件包括与所述进气管连接的上连扳,与所述上连扳连接的下连 扳,与所述下连扳底端部连接的吸尘罩体,以及设于上连扳和下连扳之间的吸尘组件;所述上连扳和下连扳中部形成一用于集尘的集尘通道,所下连扳中部形成一集尘进口,所述上连扳中部形成一与所述进气管连接的集尘出口;所述吸尘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下连扳上端面上的八个弧形导流板,且以集尘开口中心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弧形导流板一端内切于所述下连扳的外圆轮廓,另一端外切于所述集尘进口外圆轮廓;以及所述相邻两个弧形导流板之间形成一通风道,所述下连扳外圆轮廓处的通风道的截面积大于所述集尘进口外圆轮廓处通风道的截面积;相邻的两个导流板间还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置有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的微型电机,相邻的两个固定架上的微型电机的电机轴之间夹角为45°;所述电机轴上还设有扇叶,所述微型电机间通过导线串联,所述上连扳压在弧形导流板的立面上。

进一步,所述电极除尘室包括相对设置的用于形成一电场的且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的两块电极板,以及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的用于向电极除尘室内喷射水雾的喷雾装置;以及所述灰尘收集箱与所述液体除尘箱连通。

进一步,所述抽尘组件包括一抽尘器,以及为抽尘器提供动力的且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的电动机,并且所述电动机和抽尘器均与所述自动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预过滤室顶部设有一过滤网,以及所述预过滤室的底部设有一与所述抽尘组件连接的抽尘孔,并且位于所述抽尘孔另一侧的预过滤室底部设有积灰槽。

进一步,所述精滤室还包括设于底部的集灰部,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还设有一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的排风扇;并且所述排风扇与所述自动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地面除尘箱体底部还设有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的用于清扫地面的清扫组件,以及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的喷雾器,并且所述喷雾器与所述自动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车架底部四端脚处分别设有一万向轮,以及所述车架上靠近所述地面除尘部一侧设有一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地面除尘部对地面灰尘进行吸尘,减少地面积灰,降低大型车辆行驶后引起大量扬尘,并且采用空气除尘部,对空气中的扬尘进一步吸收,一方面吸收本来空气中的灰尘,另一方面吸收由于地面除尘部除尘时带起的扬尘;采用的空气吸入组件所使用的结构,能够有效的防止灰尘聚集在扇叶上,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并且采用太阳能发电,有效的回收利用能源,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除尘净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除尘净化装置的空气吸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吸入组件的吸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极板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车架1、空气除尘箱体2、空气吸入组件3、进气管4、液体除尘箱5、锥形储存箱6、排风口7、排水口8、排污部件9、电极除尘室10、灰尘收集箱11、空气净化器12、第一出风口13、地面除尘箱体14、抽尘组件15、预过滤室16、精滤室17、石墨烯过滤组件18、第二出风口19、太阳能电池板20、蓄电池21、上连扳22、下连扳23、吸尘罩体24、吸尘组件25、集尘通道26、集尘进口27、集尘出口28、弧形导流板29、固定架30、微型电机31、扇叶32、电极板33、喷雾装置34、过滤网35、积灰槽36、抽尘孔37、清扫组件38、喷雾器39、万向轮40、连接件41,集灰部42、自动控制组件43。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建筑用的除尘净化装置,包括设于车架1上空气除尘部,设于车架1上与所述空气除尘部右侧相邻的地面除尘部,以及设于所述空气除尘部和地面除尘部上的为其提供电源的供电组件;其中所述空气除尘部包括空气除尘箱体2,安装于所述空气除尘箱体2上端部的空气吸入组件3,安装于所述空气除尘箱体2内的与所述空气吸入组件3连接的粗除尘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空气除尘箱内的与所述粗除尘组件连接的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包括与所述粗除尘组件连接的电极除尘室10,与所述电极除尘室10底部连接的灰尘收集箱11,设于电极除尘室10顶部的空气净化器12,以及与所述空气净化器12连接的第一出风口13;以及所述地面除尘部包括地面除尘箱体14,安装于所述地面除尘箱体14底部的抽尘组件15,以及设于所述地面除尘箱体14内的与所述抽尘组件15连接的除尘净化室;所述除尘净化室包括与所述抽尘组件15连接的预过滤室16,与所述预过滤室16连接的精滤室17,以及设于除尘净化室顶部上端面上的自动控制组件43;所述精滤室17包括设于精滤室17顶部的石墨烯过滤组件18,以及与所述石墨烯过滤组件18连接的第二出风口19。

具体的,所述供电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空气除尘箱体2顶部和地面除尘箱体14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20,以及设于所述空气除尘箱体2和地面除尘箱体14之间的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电性连接的蓄电池21。所述蓄电池21为所有需要用电的元件提供电源。

可选的,所述蓄电池21可采用例如但不限于锂电池。

所述粗除尘组件包括进气管4,与所述进气管4连接的用于存放除尘液体的液体除尘箱5,以及连接于所述液体除尘箱5底部的锥形储存箱6;所述液体除尘箱5与进气管4相对一侧的端面上还设有一排风口7;以及所述液体除尘箱5底部还设有排水口8,所述排水口8连接一排污部件9。通过粗过滤组件能够将含尘气体中的大部分粉尘清除,并且经过粗过滤的含尘气体完全湿饱和状态,便于下一步除尘处理。

在经过长期累积,液体除尘箱5底部会累积泥浆,通过排污部件9可以将底部的泥浆排出。

如图2至图3所示,所述空气吸入组件3包括与所述进气管4连接的上连扳22,与所述上连扳22连接的下连扳23,与所述下连扳23底端部连接的吸尘罩体24,以及设于上连扳22和下连扳23之间的吸尘组件25;所述上连扳22和下连扳23中部形成一用于集尘的集尘通道26,所下连扳23中部形成一集尘进口27,所述上连扳22中部形成一与所述进气管连接的集尘出口28;所述吸尘组件25包括设于所述下连扳23上端面上的八个弧形导流板29,且以集尘开口中心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弧形导流板29一端内切于所述下连扳23的外圆轮廓,另一端外切于所述集尘进口27外圆轮廓;以及所述相邻两个弧形导流板29之间形成一通风道,所述下连扳23外圆轮廓处的通风道的截面积大于所述集尘进口27外圆轮廓处通风道的截面积;相邻的两个导流板间还置有固定架30,所述固定架30上置有与所述蓄电池21电性连接的微型电机31,相邻的两个固定架30上的微型电机31的电机轴之间夹角为45°;所述电机轴上还设有扇叶32,所述微型电机31间通过导线串联,所述上连扳22压在弧形导流板29的立面上。

具体的,八个弧形导流板29两两形成有八个通风道,每个通风道内均设有一微型电机31,通电后,八个微型电机31同时带动扇叶32工作,旋转产生气流,气流沿弧形导流板29改变方向,根据伯努利原理,截面积变小,流体流速将变快,在八个扇叶32旋转形成定向气流过程中,集尘进口27和集尘通道26所在轴线区域的空气被吹散,并形成低气压区,外侧气压高于集尘进口27和集尘通孔中心区域的空气压力,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周围的空气迅速填充并形成气流,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已形成的气流沿弧形导流板29方向吹出,八个微型电机31带动扇叶32同时转动,使气流在集尘进口27和集尘通道26处形成气旋,并沿着集尘通道26往上移动,通过集尘出口28不断进入到液体除尘箱5内,外界补充进来的气流经过吸尘罩体24被吸入中心气旋,外界的粉尘颗粒,尽可随着气旋不断进入到液体除尘箱5内,由于采用八个微型电机31同时带动扇叶32工作,进行人工模拟龙卷风,因此,粉尘在 收集过程中,不直接经过扇叶32,粉尘在扇叶32上的集聚较少,集聚在扇叶32上的粉尘颗粒,也会被中心气旋带走。因此,能够保持扇叶32的清洁,达到有效防止粉尘在扇叶32上集聚的目的。

所述电极除尘室10包括相对设置的用于形成一电场的且与所述蓄电池21电性连接的两块电极板33,以及与所述蓄电池21电性连接的用于向电极除尘室10内喷射水雾的喷雾装置34;以及所述灰尘收集箱11与所述液体除尘箱5连通。所述喷雾装置34连接有第一给水箱。

喷雾装置34喷洒的水雾在电场中荷电后被吸附到电极板33上,在电极板33上形成一层水膜。湿饱和的含尘气体在两电极板33之间运动,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被吸附到所述电极板33上,并且吸附在电极板33上的粉尘颗粒在电场力和水膜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被牢牢吸附在电极板33上,并沿水膜向下流动。

可选的,为增加除尘效率,可以设置多块电极板33,多块电极板33在电极除尘室10内平行设置,相邻的两块电极板33为一对。并且设置两对导电杆,分别连接正电极和负电极,两块电极板33中的一块电极板33与连接正电极的导电杆连接,另一块电极板33与连接负电极的导电杆连接,从而在电极除尘室10中形成多个不同的电场,含尘气体通过两块电极板33之间时,其中的粉尘颗粒被吸附在相应的电极板33上。从而能够大大提高除尘效率。

所述抽尘组件15包括一抽尘器,以及为抽尘器提供动力的且与所述蓄电池21电性连接的电动机,并且所述电动机和抽尘器均与所述自动控制组件43电性连接。

所述预过滤室16顶部设有一过滤网35,以及所述预过滤室16的底部设有一与所述抽尘组件15连接的抽尘孔37,并且位于所述抽尘孔37另一侧的预过滤室16底部设有积灰槽36。

所述精滤室还包括设于底部的集灰部42,所述第二出风口19处还设有一与所述蓄电池21电性连接的排风扇;并且所述排风扇与所述自动控制组件43电性连接。

所述集灰部42还连接有设于所述精滤室壁上的排灰口。

所述地面除尘箱体14底部还设有与所述蓄电池21电性连接的用于清扫地面的清扫组件38;以及所述蓄电池21电性连接的喷雾器39,并且所述喷雾器39与所述自动控制组件43电性连接。所述喷雾器39用于清扫组件38清扫时向地面喷洒水雾,以减少清扫时产生扬尘。

优选的,所述清扫组件38包括扫灰滚筒,设于扫灰滚筒外侧的塑料毛刺,以及用过皮带与所述扫灰滚筒连接的且与所述蓄电池21电性连接的电动机。

所述喷雾器39还连接有一设于所述车架1底部的第二给水箱。

可选的,所述车架1底部四端脚处分别设有一万向轮40,以及所述车架1上靠近所述地面除尘部一侧设有一连接件41。所述连接件41可以连接电动车或者自行车,或者可以人工 拖拉。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