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式电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5444阅读:882来源:国知局
悬吊式电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工艺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悬吊式电镐。



背景技术:

化工用碱的溶液在化学结晶制造的过程中,会像水泥一样凝固在碱烧锅的底部及周围,为了不影响下一批次的生产,必须把板结的碱除掉。由于锅口直径为1.5米,深度约两米,目前的做法是将锅放倒,工人直接进入锅内,用电镐把板结的碱锤击下来。但是该碱具有强腐蚀性,且有刺鼻性气味,因此工人的作业环境相当恶劣,特别是夏天,尽管天气很热,工人也必须全副武装的穿上防化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悬吊式电镐,解决近距离除碱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悬吊式电镐,包括悬吊机构和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电镐本体,所述电镐本体的端部连接有加长杆,所述悬吊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垂直设置有吊杆,所述吊杆包括相互连接的垂直段和弧形段,所述垂直段与底座连接,所述弧形段的端部设置有吊具,所述加长杆与吊具连接。

本是实用新型所述电镐本体为现有技术,所述加长杆的设置便于远距离操作电镐本体,所述底座优选圆形钢板,所述吊杆采用钢管,所述吊具能够晃动,便于转动加长杆,以便控制电镐本体除碱。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镐本体的端部设置加长杆,所述加长杆通过悬吊机构悬吊,通过操作加长杆,实现远距离操作电镐本体,避免近距离除碱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

进一步地,吊具为链条或绳索。

进一步地,吊具通过双头螺柱和吊环螺母的配合固定在弧形段端部。

双头螺柱和吊环螺母的配合实现吊具的可拆卸式固定,便于更换吊具。

进一步地,吊具通过吊环螺栓与加长杆连接。

通过吊环螺栓实现吊具与加长杆的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地,加长杆上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吊具与加强板连接。

所述加强板的设置能够提高加长杆连接处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底座与吊杆之间设置有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的设置能够提高悬吊机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加长杆的端部设置有控制把手。

所述控制把手的设置便于手持操作加长杆。

进一步地,加长杆上设置有侧把手。

所述侧把手的设置便于手持操作加长杆

进一步地,加长杆上在侧把手处设置有配重块。

所述配重块的设置能够保持电镐的整体平衡。

进一步地,加长杆采用硬质铝合金制成。

所述硬质铝合金为现有技术材料,具有硬度大质量轻的优点,在满足加长杆硬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其质量,降低手持操作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镐本体的端部设置加长杆,所述加长杆通过悬吊机构悬吊,通过操作加长杆,实现远距离操作电镐本体,避免近距离除碱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悬吊式电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吊式电镐用于除碱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电镐本体,2-加长杆,3-底座,4-吊杆,5-吊具,6-支撑杆,7-加强板,8-配重块,9-侧把手,10-控制把手,11-双头螺柱,12-碱烧锅,13-碱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悬吊式电镐,包括悬吊机构和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电镐本体1,所述电镐本体1的端部连接有加长杆2,所述悬吊机构包括底座3,所述底座3上垂直设置有吊杆4,所述吊杆4包括相互连接的垂直段和弧形段,所述垂直段与底座3连接,所述弧形段的端部设置有吊具5,所述吊具5通过双头螺柱11和吊环螺母的配合固定在弧形段端部,所述吊具5为链条,也可以是绳索,所述加长杆2与吊具5通过吊环螺栓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将碱烧锅12放到,人工手持操作加长杆2的端部,通过人力调节电镐本体1的具体位置,用电镐本体1清除碱烧锅12内的碱块13,可以远距离操作,无需人工进入碱烧锅12,避免近距离除碱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所述加长杆2上设置有加强板7,所述吊具5与加强板7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底座3与吊杆4之间设置有支撑杆6;所述加长杆2的端部设置有控制把手10;所述加长杆2上设置有侧把手9;所述加长杆2上在侧把手9处设置有配重块8;所述加长杆2采用硬质铝合金制成。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