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酸碱蒸煮超净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542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酸碱蒸煮超净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分析实验前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耐酸碱蒸煮超净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分析实验室前处理过程中用到的试样消解容器(聚四氟乙烯消解罐、玻璃消解管等)、定容容器(容量瓶、比色管等)和量器(吸量管、量筒等)的超高洁净是获得准确分析结果的必要条件和关键控制点,尤其是微量和痕量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原子荧光光谱、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质谱等)对所使用的消解、定容容器和量器等所有接触器皿都要求超高洁净度。

化学分析实验室试样前处理接触器皿传统的清洗方式是把器皿置于酸缸中室温浸泡或烧杯底部加热酸液浸泡数小时,这些传统的清洗方式效率较低下,仅对一些器皿表面上的松散附着的元素沾染性污染较为有效,对现在实验室较为常用的一些器皿特别是聚四氟乙烯消解罐表面上的紧密附着的元素沾染性污染和油脂薄层附着性污染清洗几乎没有效果,聚四氟乙烯消解罐长期积累的紧密附着于器皿表面的吸附性污染物对分析测试结果影响极大,常使吸附于污染物的各种金属离子带入样品消解溶液,极易产生“异常测定值”进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油脂薄层附着性污染清洗一般选择弱碱或强碱清洗液,玻璃材质的酸缸是无法长久使用的。这些时候传统的清洗方法在现在的化学分析实验室超净清洗要求时基本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耐酸碱蒸煮超净清洗装置,解决了传统清洗方式效率低下、微量和痕量分析实验器皿污染、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耐酸碱蒸煮超净清洗装置,包括蒸煮锅、回流管和蒸煮架,蒸煮锅包括锅托、排液阀和盖子,盖子上设有连接口,回流管包括蛇形管和冷却腔,蛇形管内设有吸附盘Ⅰ,排液阀设于蒸煮锅下部、锅托设于蒸煮锅底部,所述锅托内设有加热模块,锅托上设有加热模块的控制面板,蒸煮架置于蒸煮锅内部,蒸煮架包括底板、限位杆和若干个晾杆。

所述吸附盘Ⅰ由上至下依次为防倒吸膜、石墨吸附层、酸碱消解层和气泡分离板,其中酸碱消解层可更换。

所述底板为下侧边缘设有齿,底板下方设有齿轮,齿轮与底板下方相啮合,齿轮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电机下方设有支撑杆;晾杆均匀分布在底板上,限位杆设于底板的中心,限位杆底部设有吸附盘Ⅱ,限位杆与均固定于蒸煮锅底部。

所述蛇形管上方设有出液口下方设有进液口。

所述蒸煮锅、蒸煮架、盖子、排液阀以及蒸煮架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制成;回流管采用石英材质制成。

所述加热模块为高密度高传导性石墨加热模块或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型陶瓷加热模块。

所述蒸煮锅内装有清洗液。

本技术方案能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酸碱蒸煮超净清洗装置,采用可加热控温的酸/碱溶液蒸煮以及洗涤剂溶液方式进行清洗,可以实现化学分析实验室前处理器皿超高洁净度的清洗效果;适用于化学分析实验室前处理过程中用到的试样消解容器(聚四氟乙烯消解罐、玻璃消解管等)、定容容器(容量瓶、比色管等)和量器(吸量管、量筒等)等器皿的超净清洗,也适用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原子吸收光谱、原子荧光光谱等仪器设备上雾化室、炬管、原子化炉石英管、燃烧头(钛合金材质)、泵管等仪器零部件的清洗。本实用新型的耐酸碱蒸煮超净清洗装置及配套的清洗液配方,提高了化学实验室器皿清洗的洁净度,避免了传统清洗方式低效率,实现了化学分析实验室前处理器皿清洗的规范化、标准化,确保了微量和痕量分析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蒸煮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耐酸碱蒸煮超净清洗装置,包括蒸煮锅1、回流管2和蒸煮架3,蒸煮锅1包括锅托102、排液阀101和盖子103,盖子103上设有连接口104,回流管2包括蛇形管203和冷却腔,蛇形管203内设有吸附盘Ⅰ201,排液阀101设于蒸煮锅1下部、锅托102设于蒸煮锅1底部,所述锅托102内设有加热模块,锅托102上设有加热模块的控制面板205,蒸煮架3置于蒸煮锅1内部,蒸煮架3包括底板303、限位杆302和若干个晾杆301。所述吸附盘Ⅰ201由上至下依次为防倒吸膜、石墨吸附层、酸碱消解层和气泡分离板,其中酸碱消解层可更换,酸碱消解层的更换是通过实验前向蛇形管203注入10~40%的碳酸氢钠溶液,在清洗金属离子残留、蛋白和油脂积累粘附的玻璃和聚四氟乙烯材质器皿时,注入碳酸氢钠溶液;在清洗金属离子残留、蛋白和油脂积累粘附的的聚四氟乙烯、聚丙烯等塑料材质器皿时注入3~10%的盐酸溶液。所述蒸煮锅1内装有清洗液,清洗液的性质决定了酸碱消解层的成分。所述蒸煮锅1内装有清洗液。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酸碱蒸煮超净清洗装置,采用可加热控温的酸/碱溶液蒸煮以及洗涤剂溶液方式进行清洗,可以实现化学分析实验室前处理器皿超高洁净度的清洗效果,避免了传统清洗方式低效率,实现了化学分析实验室前处理器皿清洗的规范化、标准化,确保了微量和痕量分析测试结果的准确度;适用于化学分析实验室前处理过程中用到的试样消解容器(聚四氟乙烯消解罐、玻璃消解管等)、定容容器(容量瓶、比色管等)和量器(吸量管、量筒等)等器皿的超净清洗,也适用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原子吸收光谱、原子荧光光谱等仪器设备上雾化室、炬管、原子化炉石英管、燃烧头(钛合金材质)、泵管等仪器零部件的清洗。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耐酸碱蒸煮超净清洗装置,所述底板303为下侧边缘设有齿,底板303下方设有齿轮304,齿轮304与底板303下方相啮合,齿轮304与电机305的输出端相连,电机下方设有支撑杆;晾杆301均匀分布在底板303上,限位杆302设于底板的中心,限位杆302底部设有吸附盘Ⅱ306,限位杆302与均固定于蒸煮锅1底部。所述蒸煮锅1内装有清洗液。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耐酸碱蒸煮超净清洗装置,所述蛇形管203上方设有出液口202下方设有进液口204。所述蒸煮锅1、蒸煮架3、盖子103、排液阀101以及蒸煮架3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制成;回流管2采用石英材质制成。所述加热模块为高密度高传导性石墨加热模块或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型陶瓷加热模块。所述蒸煮锅1内装有清洗液。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