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生物转盘微生物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64692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环境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生物转盘微生物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转盘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多片共轴的圆形盘片在槽体中旋转,盘片上附着的微生物吸附并降解水中的污染物。由于现有生物转盘表面比较平齐,或者设置了凹凸型表面增加微生物附着面积,但转盘整体表面积比较小,导致微生物总量较小,使生物转盘技术的处理能力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生物转盘微生物量的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附着微生物总量大大提高,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在生物转盘盘片上每隔1-20厘米距离钻上小孔,孔径1-10毫米;

步骤2:将成束膨化的直径为0.01-10微米尼龙丝利用穿过小孔的尼龙绳固定在盘片两侧,使长度为1-20厘米的膨化尼龙丝自由伸展至盘片两侧。

进一步,步骤1中在生物转盘盘片上每隔10厘米距离钻上小孔,孔径5毫米。

进一步,步骤2中将成束膨化的直径为5微米尼龙丝利用穿过小孔的尼龙绳固定在盘片两侧,使长度为10厘米的膨化尼龙丝自由伸展至盘片两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在生物转盘盘片上按1厘米距离钻上小孔,孔径1毫米,将成束膨化的直径为0.01微米尼龙丝利用穿过小孔的尼龙绳固定在盘片两侧,使长度为20厘米的膨化尼龙丝自由伸展至盘片两侧。当生物转盘工作时,微生物附着到尼龙丝上。由于尼龙丝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使附着微生物总量大大提高,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实施例2:在生物转盘盘片上按20厘米距离钻上小孔,孔径10毫米,将成束膨化的直径为10微米尼龙丝利用穿过小孔的尼龙绳固定在盘片两侧,使长度为1厘米的膨化尼龙丝自由伸展至盘片两侧。当生物转盘工作时,微生物附着到尼龙丝上。由于尼龙丝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使附着微生物总量大大提高,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实施例3:在生物转盘盘片上按10厘米距离钻上小孔,孔径5毫米,将成束膨化的直径为5微米尼龙丝利用穿过小孔的尼龙绳固定在盘片两侧,使长度为10厘米的膨化尼龙丝自由伸展至盘片两侧。当生物转盘工作时,微生物附着到尼龙丝上。由于尼龙丝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使附着微生物总量大大提高,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生物转盘微生物量的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生物转盘盘片上每隔1‑20厘米距离钻上小孔,孔径1‑10毫米;将成束膨化的直径为0.01‑10微米尼龙丝利用穿过小孔的尼龙绳固定在盘片两侧,使长度为1‑20厘米的膨化尼龙丝自由伸展至盘片两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附着微生物总量大大提高,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龚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净界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1.29
技术公布日:2018.05.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