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摊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64720发布日期:2018-08-14 17:20阅读:29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垃圾填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摊铺方法。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填埋场由于其室外作业的特殊性,臭气为散排模式,臭气的产生、扩散不易控制。在填埋作业过程中暴露垃圾堆体产生的臭气作为最主要的臭气产生源,极易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参考图1,传统的填埋作业方式为,每一个填埋作业层划定一个作业单元或作业面后,垃圾车辆在卸料平台上向下倾倒垃圾,由作业机械进行水平摊铺,直至水平摊铺面高程与规划高程一致,再对该作业单元或作业面进行覆盖,转入下一个作业单元或作业面进行填埋作业。在某一个作业单元或作业面进行摊铺作业时,在该填埋单元或作业面达到临时道路末端卸料平台高程前,该单元垃圾堆体始终处于暴露状态,暴露面积较大对臭气的控制不利。

因此,如何解决在填埋作业过程中整个作业单元或作业面的垃圾堆体始终处于暴露状态,垃圾堆体暴露面积较大,臭气不易控制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摊铺方法,以解决目前在填埋作业过程中整个作业单元或作业面的垃圾堆体始终处于暴露状态,垃圾堆体暴露面积较大,臭气不易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摊铺方法,包括步骤:

在临时进场道路的末端倾倒垃圾;

将所述临时进场道路的末端的垃圾沿与垃圾斜坡面平行的方向进行摊铺,并形成与所述临时进场道路所在平面相重合的临时进场道路延伸段、以延长所述临时进场道路;

在所述临时进场道路延伸段的上表面铺设防臭膜。

优选地,所述斜坡面的坡度为1:4~1:6。

优选地,所述临时进场道路延伸至末端时形成一个作业层,所述作业层末端表面的堆体边坡坡度为a,且a≤1:3。

优选地,所述作业层的末端与上一层所述作业层的末端留有2~3米的马道。

优选地,将所述临时进场道路的末端的垃圾沿与所述垃圾斜坡面平行的方向进行摊铺的厚度为40~60厘米。

优选地,每个所述作业层之间用第一hdpe膜进行中间覆盖,所述第一hdpe膜的厚度为0.5~0.75毫米。

优选地,最后一层所述作业层的顶面用第二hdpe膜进行终场覆盖,所述第二hdpe膜的厚度为1.5~2.0毫米。

优选地,所述临时进场道路的末端设置有卸料平台。

优选地,所述卸料平台的末端设置有边缘车轮挡板。

优选地,所述临时进场道路的两侧设置有排水沟。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一种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摊铺方法,包括步骤:在临时进场道路的末端倾倒垃圾;将临时进场道路的末端的垃圾沿与垃圾斜坡面平行的方向进行摊铺,并形成与临时进场道路所在平面相重合的临时进场道路延伸段、以延长临时进场道路;在临时进场道路延伸段的上表面铺设防臭膜。

如此设置,改变垃圾摊铺作业方式,在临时进场道路的末端倾倒垃圾后,临时进场道路的末端的垃圾始终沿与垃圾斜坡面平行的方向摊铺至上一层垃圾堆体顶面,以平行的方式向前推进,不再进行水平摊铺,达到临时进场道路高程的区域的垃圾堆体及时进行覆盖,并延伸临时进场道路,以尽可能的降低垃圾堆体暴露面积,控制臭气扩散,从而解决了在填埋作业过程中整个作业单元或作业面的垃圾堆体始终处于暴露状态,垃圾堆体暴露面积较大,臭气不易控制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摊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摊铺的示意图。

图2中:

1-临时进场道路,2-第一临时进场道路延伸段,3-第二临时进场道路延伸段,4-第一摊铺层,5-第二摊铺层,6-作业层,a-堆体边坡坡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摊铺方法,解决了在填埋作业过程中整个作业单元或作业面的垃圾堆体始终处于暴露状态,垃圾堆体暴露面积较大,臭气不易控制的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考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摊铺方法,包括步骤:垃圾车在临时进场道路1的末端向下倾倒垃圾后,作业机械将临时进场道路1的末端的垃圾沿与垃圾斜坡面平行的方向向前推进,摊铺至上一层垃圾堆体顶面,形成第一摊铺层4,并形成与临时进场道路1所在平面相重合的第一临时进场道路延伸段2、以延长临时进场道路1,再在第一摊铺层4表面上将垃圾沿与垃圾斜坡面平行的方向继续向前推进,形成第二摊铺层5,并形成与临时进场道路1所在平面相重合的第二临时进场道路延伸段3,以此类推,当临时进场道路1延伸至末端时形成一个作业层6,每形成一个临时进场道路延伸段就在其上表面铺设防臭膜。这样达到临时进场道路1高程的区域的垃圾堆体及时进行覆盖,尽可能的降低垃圾堆体暴露面积,控制臭气扩散。

一些实施例中,利用推土机等作业机械始终沿1:4-1:6坡度的斜坡面向下摊铺至上一层垃圾堆体顶面,坡度优选为1:5,以达到推土机等作业机械的行走要求与压实要求。

另外,作业层6末端表面的堆体边坡坡度为a,且a≤1:3,优选为1:3,确保垃圾堆体边坡的稳定性。

作业层6的末端与上一层作业层6的末端留有2~3米的马道,边坡几何形状呈阶梯状,保证了垃圾堆体的稳定性,防止垃圾滑落。

一些实施例中,将临时进场道路1的末端的垃圾沿与垃圾斜坡面平行的方向进行摊铺的厚度为40~60厘米,优选为50厘米。夏天时适当减少每层的摊铺厚度,因为夏季垃圾含水量多,如果厚度大的话,不易压实,不利于水的导渗。

一些实施例中,每个作业层6之间用第一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polyethylene,hdpe)膜进行中间覆盖,最后一层作业层6的顶面用第二hdpe膜进行终场覆盖。第一hdpe膜的厚度为0.5~0.75毫米,第二hdpe膜的厚度为1.5~2.0毫米。在进行下一个作业层6作业时,需要将上一个作业层6顶面的第一hdpe膜揭除。

临时进场道路1的末端设置有卸料平台,垃圾车辆在卸料平台上向下倾倒垃圾。卸料平台的末端设置有边缘车轮挡板,防止车辆行进时超出卸料平台。

一些实施例中,临时进场道路1的两侧设置有排水沟。大气降雨会提高垃圾体的含水率,会使垃圾堆体边坡失稳,填埋作业必须进行膜覆盖及清污分流,加强清污分流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不同功能的装置或部件可以进行结合,比如,本实施例中包括步骤:垃圾车辆在临时道路1末端的卸料平台上向下倾倒垃圾后,利用推土机等作业机械始终沿1:4-1:6坡度的垃圾斜坡面向下摊铺至上一层垃圾堆体顶面,摊铺厚度为40~60厘米,将临时进场道路1的末端的垃圾沿与垃圾斜坡面平行的方向进行摊铺,并形成与临时进场道路1所在平面相重合的临时进场道路延伸段、以延长临时进场道路1;对达到卸料平台高程的区域的垃圾堆体及时进行覆盖,以尽可能的降低垃圾堆体暴露面积,控制臭气扩散。

临时进场道路1延伸至末端时形成一个作业层6,作业层6末端表面的堆体边坡坡度为a,且a≤1:3。作业层6的末端与上一层作业层6的末端留有2~3米的马道。

每个作业层6之间用第一hdpe膜进行中间覆盖,最后一层作业层6的顶面用第二hdpe膜进行终场覆盖。第一hdpe膜的厚度为0.5~0.75毫米,第二hdpe膜的厚度为1.5~2.0毫米。卸料平台的末端设置有边缘车轮挡板,临时进场道路1的两侧设置有排水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