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7760发布日期:2019-03-27 09:40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塑胶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胶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胶污水处理中常常需要加入絮凝剂,使污水中的污物絮凝,这样污水中的污物更加容易进行过滤。但是,现阶段使用一般的设备在塑胶污水中加入絮凝剂无法使絮凝剂和污水充分混合,使得大量的絮凝剂被浪费掉,使得水处理成本大幅上升,且难以达到想要的水处理效果,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型塑胶污水处理混溶器,以解决上述问题。同时由于现有的混溶器没有沉淀收集装置,每次需要清理沉淀物时,都需要等污水排尽才能进行清理,不能进行连续操作,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胶污水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塑胶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入水口、顶端敞口结构的第一混合桶、第一旋转电机、支架、顶端敞口结构的第二混合桶、第二旋转电机、漏斗、沉淀收集装置、存水箱和排水管。所述入水口设于箱体顶部,所述排水管设于箱体底部,所述支架设于箱体内,所述第一混合桶通过底部的第一旋转电机设于支架顶部,所述第二混合桶通过第二旋转电机设于支架底部,所述漏斗的顶部与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漏斗的底部设于第二混合桶上方,所述存水箱设于箱体底部,所述沉淀收集装置设于第二混合桶与存水箱之间。所述沉淀收集装置包括一侧设有凹槽的过滤板、气缸、挡板、推板、限位板、滑块、弹簧杆和活塞杆。所述过滤板两端分别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杆底部固定于过滤板的凹槽内,顶部与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上方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与滑块相匹配的限位孔。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箱体与气缸连接。所述推板上方设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箱体一侧设有箱门。

优选的,所述入水口侧面设有絮凝剂投放口。

优选的,所述漏斗顶部的直径与箱体内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絮凝剂投放口、入水口与排水管上均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第一混合桶与第二混合桶侧壁均设有孔洞。

优选的,所述滑块为三棱柱。

优选的,所述弹簧杆长度与推板高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利用混合桶在高速转动的情况下快速调和污水与絮凝剂,使之高速融合,设置有两个混合桶,使混合的液体经过两次融合,充分利用絮凝剂,减少絮凝剂的浪费。混合液聚集在箱体底部,水由过滤网渗出,污物被拦在过滤网上,可通过沉淀收集装置将污物推至过滤板的凹槽内,并从箱门处排出,达到连续处理污水的目的,提高了处理效率,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

图中:1-箱体,2-入水口,3-第一混合桶,4-第一旋转电机,5-支架,6-第二混合桶,7-第二旋转电机,8-漏斗,9-沉淀收集装置,10-存水箱,11-排水管,12-箱门,21-絮凝剂投放口,91-过滤板,92-气缸,93-挡板,94-推板,95-限位板,96-滑块,97-弹簧杆,98-限位孔,99-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塑胶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入水口2、顶端敞口结构的第一混合桶3、第一旋转电机4、支架5、顶端敞口结构的第二混合桶6、第二旋转电机7、漏斗8、沉淀收集装置9、存水箱10和排水管11。所述入水口2设于箱体1顶部,所述排水管11设于箱体1底部,所述支架5设于箱体1内,所述第一混合桶3通过底部的第一旋转电机4设于支架5顶部,所述第二混合桶6通过第二旋转电机7设于支架5底部,所述漏斗8的顶部与支架5底部固定连接,漏斗8的底部设于第二混合桶6上方,所述存水箱10设于箱体1底部,所述沉淀收集装置9设于第二混合桶6与存水箱10之间。所述沉淀收集装置9包括一侧设有凹槽的过滤板91、气缸92、挡板93、推板94、限位板95、滑块96、弹簧杆97和活塞杆99。所述过滤板91两端分别与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杆97底部固定于过滤板91的凹槽内,顶部与滑块9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96上方设有限位块95,所述限位块95上设有与滑块96相匹配的限位孔98。所述活塞杆99一端与推板94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箱体1与气缸92连接。所述推板94上方设有挡板93。所述箱体1一侧设有箱门12。所述入水口2侧面设有絮凝剂投放口21。所述漏斗8顶部的直径与箱体1内径相同。所述絮凝剂投放口21、入水口2与排水管11上均设有阀门。所述第一混合桶3与第二混合桶6侧壁均设有孔洞。所述滑块96为三棱柱。所述弹簧杆97长度与推板93高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污水由入水口引入,从絮凝剂投放口将絮凝剂投入,使絮凝剂与污水一起流入第一混合桶内,第一旋转电机带动第一混合桶高速转动,使污水与絮凝剂高速融合,并由下方的漏斗落入第二混合桶内,第二混合桶同样高速转动,对桶内的液体再次进行融合,以达到混合彻底的效果。污水从第二混合桶内流出,沉淀物被拦在过滤板表面,过滤后的水落入存水箱内,沉淀物堆积到一定程度后,推板由气缸推动,将过滤板上方的沉淀物推向过滤板一侧的凹槽处。推板在推动的过程中,推动三角形的滑块,滑块在压力作用下向下方运动,并使推板推动的沉淀物落入凹槽内,同时推进凹槽的水由过滤网落下,沉淀物堆积在凹槽内,凹槽一侧设有箱门,在推板归为后,滑块复原至原位,滑块与限位板相匹配,阻止水的流入,可通过打开箱门将凹槽内的沉淀物取出,以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来收集沉淀物。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