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氮除磷的H2型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4492发布日期:2019-06-12 00:15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氮除磷的H2型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脱氮除磷的H2型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污水里面包括大量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生活污水处理十分不容易,需要大型处理设备及大量化工原料处理,处理能耗大,处理成本高,浪费能源,并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氮除磷的H2型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高效的对污水脱氮除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原水泵通过管道连接壳体,壳体由隔板分成缺氧池、厌氧池、曝气池,在缺氧池、厌氧池和曝气池内均投加了生物填料,在厌氧池和缺氧池中均安装若干隔板,混合液以一定的流速流过隔板间的廊道,微生物与基质充分混合接触,在曝气池内设有膜组件,膜组件通过管道连接自吸泵,膜组件下方设有曝气头,曝气头连接鼓风机,污泥泵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曝气池底部和缺氧池。

附图说明

图1是脱氮除磷的H2型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污水通过原水泵2抽入壳体1内,壳体1由隔板9分成缺氧池10、厌氧池11、曝气池12。缺氧池10中的溶解氧浓度不超过0.5mg/L,厌氧池11中的溶解氧浓度不超过0.2mg/L,曝气池12中的溶解氧浓度约为1.0mg/L。在缺氧池10、厌氧池11和曝气池12内均投加了生物填料3,因此反应器内既有悬浮性微生物(活性污泥),又有附着性微生物(生物膜)。生物膜的加入,既有助于提高生物量,提高反应器的生物降解能力,也有助于降低胞外聚合物(EPS)含量,有效控制膜污染。传统的厌氧池11和缺氧池10中均需要安装搅拌机,以便微生物与基质充分接触。

而在H2型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中,在厌氧池11和缺氧池10中均安装了一定数量的隔板9(或折板),混合液以一定的流速流过隔板9间的廊道,微生物与基质充分混合接触。另外,在上向流的廊道中会形成悬浮型污泥床,因此缺氧池10和厌氧池11中会保持较高的生物量,生物降解能力较强。由于取消了搅拌机,反应器的运行费用大大降低,操作管理较为简单。在曝气池12内设有膜组件4,膜组件4通过管道连接自吸泵5,膜组件4下方设有曝气头8,曝气头8连接鼓风机6,污泥泵7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曝气池12底部和缺氧池10。

原水通过原水泵2、回流污泥通过污泥泵7首先进入缺氧池10,在此进行反硝化反应。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菌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与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不同,回流污泥首先进入缺氧池10而不是厌氧池11,这样做有两个优点:一是避免了回流污泥中较高的溶解氧浓度对厌氧条件的破坏;二是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氮浓度经缺氧池后会大大降低,有效解决了硝酸盐氮对聚磷菌的抑制作用。混合液进入厌氧池11后,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吸收低分子的有机酸,并将储存于细胞中的聚合磷酸盐中的磷水解释放出来,并提供必需的能量。混合液在曝气池12中进行以下反应:(1)降解有机物;(2)氨化菌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氨化反应),亚硝化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化反应),硝化菌将亚硝酸盐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硝化反应);(3)聚磷菌将吸收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同时从污水中过量地摄取磷,将磷以聚合磷酸盐的形式储藏于菌体内形成高磷污泥。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实现磷的去除。(4)另外,由于曝气池12中的溶解氧浓度仅为1mg/L左右,由于氧传递的限制作用,在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内部均可能会出现缺氧和厌氧微环境,进行缺氧条件下的反硝化和厌氧条件下的释磷反应,因此曝气池12本身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能力。

纵观整个反应器,通过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培养可以有效去除有机物;通过氨化反应、硝化反应以及反硝化反应可以有效去除氮;通过厌氧条件下的释磷反应和好氧条件下的吸磷反应,最后排放剩余污泥,可以有效去除磷。H2型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具有高效脱氮除磷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