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式玻纤软管内外壁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1698发布日期:2019-02-22 21:16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便捷式玻纤软管内外壁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装置,尤其涉及便捷式玻纤软管内外壁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管其成型工艺是将玻璃纤维丝浸渍树脂后在光电热一体的高速聚合装置内固化,经牵引拉挤成型,玻璃纤维管以其独具的诸多优势在石油、电力、化工、造纸、城市给排水、工厂污水处理、海水淡化、煤气输送等行业取得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玻纤软管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灰尘,传统去除玻纤软管灰尘的方法均通过手工清洗,劳动强度大,且内壁灰尘不能去除,清洗效果差,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便捷式玻纤软管内外壁清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便捷式玻纤软管内外壁清洗装置,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便捷式玻纤软管内外壁清洗装置,包括支架、让位孔、第一连接杆、第一排液槽、第一排液孔、第二连接杆、第二排液槽、第二排液孔、收纳箱、Y型管,所述的让位孔位于支架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让位孔为通孔,所述的第一连接杆贯穿支架右侧上端,所述的第一连接杆与支架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连接杆贯穿让位孔,所述的第一排液槽位于第一连接杆内部,所述的第一排液槽与第一连接杆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一排液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一排液孔均匀分布于第一连接杆内部上下两端,所述的第一排液孔为通孔,所述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支架顶部,所述的第二连接杆与支架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排液槽位于第二连接杆内部,所述的第二排液槽与第二连接杆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排液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二排液孔均匀分布于第二连接杆内部下端,所述的第二排液孔为通孔,所述的收纳箱位于支架内部下端,所述的收纳箱与支架活动相连,所述的Y型管位于支架右侧上端,所述的Y型管两端分别贯穿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右侧,所述的Y型管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让位孔内部还环绕有气垫,所述的气垫与让位孔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支架外壁左侧上端还设有真空泵,所述的真空泵与支架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支架内部左侧上端还设有排气孔,所述的排气孔与支架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支架内部左侧上端还设有废液孔,所述的废液孔与支架一体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便捷式玻纤软管内外壁清洗装置,使用前,工作人员先将Y型管的另一端与外界供水装置相连接,再将真空泵与外界电源相连,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将玻纤软管套入第一连接杆左侧,工作人员再将玻纤软管穿过让位孔,以此让玻纤软管沿着第一连接杆方向做由左向右移动,直至玻纤软管的右侧面与支架相贴合后,工作人员用手开启真空泵,所述的真空泵具有充气和吸气功能,首先开启真空泵的充气功能,充气气体由排气孔排入气垫内,以此让气垫膨胀,通过气垫膨胀的作用,不仅使得气垫对玻纤软管的左侧实行软夹紧力,还对玻纤软管的左侧进行密封处理,当气垫膨胀后的状态达到工作人员的需求后,工作人员用手关闭真空泵,再用手开启外界的供水装置,此时,外界供水装置将清水由Y型管排入第一连接杆内的第一排液槽处,再由第一排液槽排入第一排液孔内,再由第一排液孔排向玻纤软管的内部,同时,外界供水装置将清水由Y型管排入第二连接杆内的第二排液槽处,再由第二排液槽排入第二排液孔内,再由第二排液孔排向玻纤软管的外部,玻纤软管内部清洗后的废水由废液孔排入收纳箱内,玻纤软管外部清洗后的废水排入收纳箱内,通过以上方式,对玻纤软管的内部以及外部进行清洗处理,该便捷式玻纤软管内外壁清洗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无需工作人员人工手动即可对玻纤软管的内外壁进行清洗处理,不仅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有效的提高了玻纤软管的清洗效果,同时,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工作人员先用手关闭外界的供水装置,再用手开启真空泵的吸气功能,以此让气垫内的充气气体排出外界,即让气垫对玻纤软管的软夹紧力消失,工作人员再将玻纤软管从该装置内取出,再对清洗后的玻纤软管进行下一步处理即可,所述的真空泵型号优选为Z512-7503-3000。

附图说明

图1是便捷式玻纤软管内外壁清洗装置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2是便捷式玻纤软管内外壁清洗装置的局部主视图。

支架1、让位孔2、第一连接杆3、第一排液槽4、第一排液孔5、第二连接杆6、第二排液槽7、第二排液孔8、收纳箱9、Y型管10、真空泵101、排气孔102、废液孔103、气垫2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所示,便捷式玻纤软管内外壁清洗装置,包括支架1、让位孔2、第一连接杆3、第一排液槽4、第一排液孔5、第二连接杆6、第二排液槽7、第二排液孔8、收纳箱9、Y型管10,所述的让位孔2位于支架1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让位孔2为通孔,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贯穿支架1右侧上端,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与支架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贯穿让位孔2,所述的第一排液槽4位于第一连接杆3内部,所述的第一排液槽4与第一连接杆3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一排液孔5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一排液孔5均匀分布于第一连接杆3内部上下两端,所述的第一排液孔5为通孔,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位于支架1顶部,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与支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排液槽7位于第二连接杆6内部,所述的第二排液槽7与第二连接杆6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排液孔8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二排液孔8均匀分布于第二连接杆6内部下端,所述的第二排液孔8为通孔,所述的收纳箱9位于支架1内部下端,所述的收纳箱9与支架1活动相连,所述的Y型管10位于支架1右侧上端,所述的Y型管10两端分别贯穿第一连接杆3以及第二连接杆6右侧,所述的Y型管10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3以及第二连接杆6螺纹相连,所述的让位孔2内部还环绕有气垫201,所述的气垫201与让位孔2胶水相连,所述的支架1外壁左侧上端还设有真空泵101,所述的真空泵101与支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支架1内部左侧上端还设有排气孔102,所述的排气孔102与支架1一体相连,所述的支架1内部左侧上端还设有废液孔103,所述的废液孔103与支架1一体相连。

该便捷式玻纤软管内外壁清洗装置,使用前,工作人员先将Y型管10的另一端与外界供水装置相连接,再将真空泵101与外界电源相连,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将玻纤软管套入第一连接杆3左侧,工作人员再将玻纤软管穿过让位孔2,以此让玻纤软管沿着第一连接杆3方向做由左向右移动,直至玻纤软管的右侧面与支架1相贴合后,工作人员用手开启真空泵101,所述的真空泵101具有充气和吸气功能,首先开启真空泵101的充气功能,充气气体由排气孔102排入气垫201内,以此让气垫201膨胀,通过气垫201膨胀的作用,不仅使得气垫201对玻纤软管的左侧实行软夹紧力,还对玻纤软管的左侧进行密封处理,当气垫201膨胀后的状态达到工作人员的需求后,工作人员用手关闭真空泵101,再用手开启外界的供水装置,此时,外界供水装置将清水由Y型管10排入第一连接杆3内的第一排液槽4处,再由第一排液槽4排入第一排液孔5内,再由第一排液孔5排向玻纤软管的内部,同时,外界供水装置将清水由Y型管10排入第二连接杆6内的第二排液槽7处,再由第二排液槽7排入第二排液孔8内,再由第二排液孔8排向玻纤软管的外部,玻纤软管内部清洗后的废水由废液孔103排入收纳箱9内,玻纤软管外部清洗后的废水排入收纳箱9内,通过以上方式,对玻纤软管的内部以及外部进行清洗处理,同时,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工作人员先用手关闭外界的供水装置,再用手开启真空泵101的吸气功能,以此让气垫201内的充气气体排出外界,即让气垫201对玻纤软管的软夹紧力消失,工作人员再将玻纤软管从该装置内取出,再对清洗后的玻纤软管进行下一步处理即可,所述的真空泵101型号优选为Z512-7503-3000。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