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曝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1450发布日期:2019-03-30 07:59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污水处理曝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是污水处理曝气系统。



背景技术:

曝气池利用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处理,池内提供一定污水停留时间,满足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以及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的混合条件。曝气是使空气与水强烈接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将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或者将水中不需要的气体和挥发性物质放逐到空气中。

现有曝气池多采用鼓风曝气池进行处理,针对泥沙含量高的水体鼓风曝气池效果不理想,泥沙含量过高易阻碍气泡上升,导致曝气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曝气池多采用鼓风曝气池进行处理,针对泥沙含量高的水体鼓风曝气池效果不理想,泥沙含量过高易阻碍气泡上升,导致曝气效果下降的问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曝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污水处理曝气系统包括曝气池池体、鼓风机和输风管,曝气池池体内设置有曝气腔,曝气腔顶部开口,鼓风机通过输风管与曝气腔连通,曝气池池体和曝气腔均为圆形,且圆心重合,曝气池池体上方设置有横梁,横梁穿过曝气池池体的圆心,且两端均与曝气池池体的池壁连接,横梁上方设置有旋转电机,横梁下方设置有竖杆,竖杆一端与旋转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横杆连接,横杆两端设置有搅拌轴。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在现有鼓风曝气池的基础上增加由旋转电机、横梁、竖杆、横杆和搅拌轴组成的机械搅拌结构,可以与鼓风曝气相配合,提高整体曝气效果,旋转电机通过竖杆带动横杆转动,使得泥沙不易沉积在曝气池底部阻碍气泡的生成,同时旋转产生的涡流能够与鼓风曝气相配合,解决了现有曝气池多采用鼓风曝气池进行处理,针对泥沙含量高的水体鼓风曝气池效果不理想,泥沙含量过高易阻碍气泡上升,导致曝气效果下降的问题。

进一步的,竖杆与横杆连接处将横杆分割为长臂与短臂,长臂与短臂的臂长比为2:1。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非对称的长臂和短臂,在旋转电机带动时,形成内涡流和外涡流,提高整体搅拌效果,提高曝气效率。

可选的,搅拌轴上设置有副叶,副叶底部朝向竖杆倾斜。

可选的,副叶上设置有引导槽,引导槽与副叶底部平行。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副叶能够提高搅拌轴的旋转面积,从而能够带动更多水体进行旋转。

进一步的,曝气腔底部设置有出气装置,出气装置的进气口与输风管连通,出气装置顶部设置有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和第三出去口,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和第三出气口依次位于曝气腔的前部、中部和后部。

可选的,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和第三出气口的表面均覆盖有滤网,且滤网的上孔径大小由曝气腔的前部朝向后部递增。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位于曝气腔的前部、中部和后部的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和第三出气口,使得整个曝气腔中气体上升速度不均匀,存在阶梯性,再配合机械搅拌结构,使之整个曝气腔中液面大幅度翻滚,大幅提高曝气效果。

可选的,第一出气装置内设置有栏柵,且相邻的栏柵错位设置,一个与第一出气装置底部连接,另一个与第一出气装置顶部连接。

进一步的,输风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通过在现有鼓风曝气池的基础上增加由旋转电机、横梁、竖杆、横杆和搅拌轴组成的机械搅拌结构,可以与鼓风曝气相配合,提高整体曝气效果,旋转电机通过竖杆带动横杆转动,使得泥沙不易沉积在曝气池底部阻碍气泡的生成,同时旋转产生的涡流能够与鼓风曝气相配合,解决了现有曝气池多采用鼓风曝气池进行处理,针对泥沙含量高的水体鼓风曝气池效果不理想,泥沙含量过高易阻碍气泡上升,导致曝气效果下降的问题。

2、通过设置非对称的长臂和短臂,在旋转电机带动时,形成内涡流和外涡流,提高整体搅拌效果,提高曝气效率。

3、通过设置副叶能够提高搅拌轴的旋转面积,从而能够带动更多水体进行旋转。

4、通过设置位于曝气腔的前部、中部和后部的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和第三出气口,使得整个曝气腔中气体上升速度不均匀,存在阶梯性,再配合机械搅拌结构,使之整个曝气腔中液面大幅度翻滚,大幅提高曝气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污水处理曝气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污水处理曝气系统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出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搅拌轴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为曝气池池体、2为输风管、3为鼓风机、4为曝气腔、5为横梁、6为旋转电机、7为竖杆、8为横杆、9为搅拌轴、10为副叶、11为出气装置、12为控制阀、13为滤网、14为引导槽、15为栏柵、16为第一出气口、17为第二出气口、18为第三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污水处理曝气系统包括曝气池池体1、鼓风机3和输风管2,曝气池池体1内设置有曝气腔4,曝气腔4顶部开口,鼓风机3通过输风管2与曝气腔4连通,其特征在于:曝气池池体1和曝气腔4均为圆形,且圆心重合,曝气池池体1上方设置有横梁5,横梁5穿过曝气池池体1的圆心,且两端均与曝气池池体1的池壁连接,横梁5上方设置有旋转电机6,横梁5下方设置有竖杆7,竖杆7一端与旋转电机6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横杆8连接,横杆8两端设置有搅拌轴9。

使用中,在现有鼓风曝气池的基础上增加由旋转电机、横梁、竖杆、横杆和搅拌轴组成的机械搅拌结构,可以与鼓风曝气相配合,提高整体曝气效果,旋转电机通过竖杆带动横杆转动,使得泥沙不易沉积在曝气池底部阻碍气泡的生成,同时旋转产生的涡流能够与鼓风曝气相配合,解决了现有曝气池多采用鼓风曝气池进行处理,针对泥沙含量高的水体鼓风曝气池效果不理想,泥沙含量过高易阻碍气泡上升,导致曝气效果下降的问题。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竖杆7与横杆8连接处将横杆8分割为长臂与短臂,长臂与短臂的臂长比为2:1。

使用中,设置非对称的长臂和短臂,在旋转电机带动时,形成内涡流和外涡流,提高整体搅拌效果,提高曝气效率。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2,如图4所示,搅拌轴9上设置有副叶10,副叶10底部朝向竖杆7倾斜。副叶10上设置有引导槽14,引导槽14与副叶10底部平行。

使用中,设置副叶能够提高搅拌轴的旋转面积,从而能够带动更多水体进行旋转。同时引导槽能够引导水体定向移动,提高曝气效果。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如图3所示,曝气腔4底部设置有出气装置11,出气装置11的进气口与输风管2连通,出气装置11顶部设置有第一出气口16、第二出气口17和第三出去口18,第一出气口16、第二出气口17和第三出气口18依次位于曝气腔4的前部、中部和后部。第一出气口16、第二出气口17和第三出气口18的表面均覆盖有滤网13,且滤网13的上孔径大小由曝气腔4的前部朝向后部递增。

使用中,设置位于曝气腔的前部、中部和后部的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和第三出气口,使得整个曝气腔中气体上升速度不均匀,存在阶梯性,再配合机械搅拌结构,使之整个曝气腔中液面大幅度翻滚,大幅提高曝气效果。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1,第一出气装置11内设置有栏柵15,且相邻的栏柵15错位设置,一个与第一出气装置11底部连接,另一个与第一出气装置11顶部连接。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1,输风管2上设置有控制阀1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