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饮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6504发布日期:2019-08-23 23:28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饮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设备,具体是指一种适用于大规模供应饮用水的直饮水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净水器的种类非常多,一般的家用净水器结构都比较简单,多是采用几级滤芯进行过滤,或是采用反渗透膜过滤。上述结构的净水器出水量一般比较小,无法适用大规模的饮水需求,且净水水质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供水量大,水质更好,即开即饮,可循环消毒,运行稳定的直饮水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直饮水设备,它包括增压泵、砂滤系统、碳滤系统、软水系统、溶盐箱、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系统、纯水箱、紫外线杀菌器、自动变频系统、精密过滤器、储水箱和供水接头;所述的增压泵的进水口连接有自来水水源,增压泵的出水口与砂滤系统的进口相连,砂滤系统的出口与碳滤系统的进口相连,碳滤系统的出口与软水系统的进口相连,溶盐箱的出料口与软水系统的进口相连,软水系统的出口与保安过滤器的进口相连,保安过滤器的出口与高压泵的进口相连,高压泵的出口与反渗透系统的进口相连,反渗透系统的出口与纯水箱的进口相连,纯水箱的出口与紫外线杀菌器的进口相连,紫外线杀菌器的出口与自动变频系统的进口相连,自动变频系统的出口与精密过滤器的进口相连,精密过滤器的出口处分别连接有储水箱和供水接头。

作为优选,所述的供水接头通过回水管路接回至纯水箱。

作为优选,所述的反渗透系统为四个,四个反渗透系统并排连接在高压泵和纯水箱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自来水经增压泵加压到砂滤系统,砂滤截留水中的泥沙,铁锈,胶体,悬浮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再流经炭滤,吸附水中的色素、异味、生化有机物、降低水中余氯及农药污染等其他对身体有害的污染物,炭滤出水流经软水器,降低水的硬度,出水再经过保安过滤器,采用微孔径的pp滤芯,使水质进一步得到净化,水的浊度和色度得到优化,保证RO系统进水要求,保安过滤器出水经过高压泵打到反渗透膜系统,进行深度脱盐处理,去除重金属、盐、有机物等,脱盐率达到99%以上,浓水排放到中水池待回用,净水再流经后置过滤器进一步拦截其他物质,提高水质,然后流到纯水箱储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水量大,水质更好,即开即饮,可循环消毒,运行稳定的直饮水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直饮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增压泵1、砂滤系统2、碳滤系统3、软水系统4、溶盐箱5、保安过滤器6、高压泵7、反渗透系统8、纯水箱9、紫外线杀菌器10、自动变频系统11、精密过滤器12、储水箱13、供水接头14、回水管路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一种直饮水设备,它包括增压泵1、砂滤系统2、碳滤系统3、软水系统4、溶盐箱5、保安过滤器6、高压泵7、反渗透系统8、纯水箱9、紫外线杀菌器10、自动变频系统11、精密过滤器12、储水箱13和供水接头14;所述的增压泵1的进水口连接有自来水水源,增压泵1的出水口与砂滤系统2的进口相连,砂滤系统2的出口与碳滤系统3的进口相连,碳滤系统3的出口与软水系统4的进口相连,溶盐箱5的出料口与软水系统4的进口相连,软水系统4的出口与保安过滤器6的进口相连,保安过滤器6的出口与高压泵7的进口相连,高压泵7的出口与反渗透系统8的进口相连,反渗透系统8的出口与纯水箱9的进口相连,纯水箱9的出口与紫外线杀菌器10的进口相连,紫外线杀菌器10的出口与自动变频系统11的进口相连,自动变频系统11的出口与精密过滤器12的进口相连,精密过滤器12的出口处分别连接有储水箱13和供水接头14。

作为优选,所述的供水接头14通过回水管路15接回至纯水箱9。

作为优选,所述的反渗透系统8为四个,四个反渗透系统8并排连接在高压泵7和纯水箱9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自来水经增压泵加压到砂滤系统,砂滤截留水中的泥沙,铁锈,胶体,悬浮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再流经炭滤,吸附水中的色素、异味、生化有机物、降低水中余氯及农药污染等其他对身体有害的污染物,炭滤出水流经软水器,降低水的硬度,出水再经过保安过滤器,采用微孔径的pp滤芯,使水质进一步得到净化,水的浊度和色度得到优化,保证RO系统进水要求,保安过滤器出水经过高压泵打到反渗透膜系统,进行深度脱盐处理,去除重金属、盐、有机物等,脱盐率达到99%以上,浓水排放到中水池待回用,净水再流经后置过滤器进一步拦截其他物质,提高水质,然后流到纯水箱储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水量大,水质更好,即开即饮,可循环消毒,运行稳定的直饮水设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