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中和处理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194780发布日期:2020-03-27 20:0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中和处理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中和处理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碱性污水中和处理方法采用相对比较原始是手工调节加料阀门开度,并对中和后的污水人工取样分析后再对加料阀进行调节以达到合格的污水排放标准。由于此类方法耗时耗力,并不能实时变更。因此需要一种在对硬件设备进行改造后通过该方法对加料口阀门进行自动调节,并可以最出口水源的ph指标进行实时微调,让出口水源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中和处理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中和处理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为实现所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中和处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硬件控制系统,软件控制系统:

所述硬件控制系统包括现场控制系统,操作站;所述软件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回路的组态系统、实时数据库生成系统、工业流程画面的生成系统、历史数据库的生成系统、报表生成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提供统一简洁的接口,为客户提供集成化的污水中和处理系统,通过中和处理系统软硬件的结合,提高了污水处理的达标率,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污水处理的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现场控制系统内设有现场监控系统。现场控制单元一般远离控制中心,安装在靠近现场的地方,其高度模块化结构可以根据过程监测和控制的需要配置成由几个监控点到数百个监控点的规模不等的过程控制单元。

进一步,所述操作站包括主机系统、显示设备、键盘输入设备、信息存储设备和打印输出设备,用于实现显示功能、报警功能、操作功能、报表打印功能、组态和编程功能。操作站用来显示并记录来自各控制单元的过程数据,是人与生产过程信息交互的操作接口。

进一步,所述软件控制系统还包括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从系统功能上看,前者主要实现一般的生产操作和监控任务,具有数据采集和处理、监控画面显示、故障诊断和报警等功能。后者除了具有操作员站的一般功能以外,还应具备系统的组态、控制目标的修改等功能。从硬件设备上看,多数系统的工程师站和操作员站合在一起,仅用一个工程师键盘加以区分。

一种污水中和处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软件控制系统即dcs系统向现场硬件控制系统中的气动薄膜调节阀发出指令打开阀门;

s2:现场硬件用纸系统通过ph值检测器对现场数据进行采集反馈回软件控制系统;

s3:软件控制系统对采集完的数据进行实时记录;

s4:软件控制系统将采集完的数据进行分析对现场控制系统通过气动薄膜调节阀进行再次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污水中和处理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中和处理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为实现所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中和处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硬件控制系统,软件控制系统:

所述硬件控制系统包括现场控制系统,操作站;所述软件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回路的组态系统、实时数据库生成系统、工业流程画面的生成系统、历史数据库的生成系统、报表生成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提供统一简洁的接口,为客户提供集成化的污水中和处理系统,通过中和处理系统软硬件的结合,提高了污水处理的达标率,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污水处理的安全性。

在实际操作中,现场控制单元的结构是由许多功能分散的插板(或称卡件)按照一定的逻辑或物理顺序安装在插板箱中,各现场控制单元及其与控制管理级之间采用总线连接,以实现信息交互。

现场控制单元的硬件配置需要完成以下内容:

插件的配置根据系统的要求和控制规模配置主机插件(cpu插件)、电源插件、i/o插件、通信插件等硬件设备;

硬件冗余配置对关键设备进行冗余配置是提高dcs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手段,dcs通常可以对主机插件、电源插件、通信插件和网络、关键i/o插件都可以实现冗余配置。

硬件安装不同的dcs,对于各种插件在插件箱中的安装,会在逻辑顺序或物理顺序上有相应的规定。另外,现场控制单元通常分为基本型和扩展型两种,所谓基本型就是各种插件安装在一个插件箱中,但更多的时候时需要可扩展的结构形式,即一个现场控制单元还包括若干数字输入/输出扩展单元,相互间采用总线连成一体。

就本质而言,现场控制单元的结构形式和配置要求与模块化plc的硬件配置是一致的。

进一步,所述现场控制系统内设有现场监控系统。现场控制单元一般远离控制中心,安装在靠近现场的地方,其高度模块化结构可以根据过程监测和控制的需要配置成由几个监控点到数百个监控点的规模不等的过程控制单元

进一步,所述操作站包括主机系统、显示设备、键盘输入设备、信息存储设备和打印输出设备,用于实现显示功能、报警功能、操作功能、报表打印功能、组态和编程功能。操作站用来显示并记录来自各控制单元的过程数据,是人与生产过程信息交互的操作接口。

进一步,所述软件控制系统还包括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从系统功能上看,前者主要实现一般的生产操作和监控任务,具有数据采集和处理、监控画面显示、故障诊断和报警等功能。后者除了具有操作员站的一般功能以外,还应具备系统的组态、控制目标的修改等功能。从硬件设备上看,多数系统的工程师站和操作员站合在一起,仅用一个工程师键盘加以区分。

如图1所示,一种污水中和处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软件控制系统即dcs系统向现场硬件控制系统中的气动薄膜调节阀发出指令打开阀门;

s2:现场硬件用纸系统通过ph值检测器对现场数据进行采集反馈回软件控制系统;

s3:软件控制系统对采集完的数据进行实时记录;

s4:软件控制系统将采集完的数据进行分析对现场控制系统通过气动薄膜调节阀进行再次调节。

在实际操作中,控制回路的组态在本质上就是利用系统提供的各种基本的功能模块,来构成各种各样的实际控制系统。目前各种不同的dcs提供的组态方法各不相同,归纳起来有指定运算模块连接方式、判定表方式、步骤记录方式等等。

指定运算模块连接方式是通过调用各种独立的标准运算模块,用线条连接成多种多样的控制回路,最终自动生成控制软件,这是一种信息流和控制功能都很直观的组态方法。判定表方式是一种纯粹的填表形式,只要按照组态表格的要求,逐项填入内容或回答问题即可,这种方式很利于用户的组态操作。步骤记入方式是一种基于语言指令的编写方式,编程自由度大,各种复杂功能都可通过一些技巧实现,但组态效率较低。另外,由于这种组态方法不够直观,往往对组态工程师在技术水平和组态经验有较高的要求。

对于实时数据库生成,实时数据库是dcs最基本的信息资源,这些实时数据由实时数据库存储和管理。在dcs中,建立和修改实时数据库记录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是用通用数据库工具软件生成数据库文件,系统直接利用这种数据格式进行管理或采用某种方法将生成的数据文件转换为dcs所要求的格式。

工业流程画面的生成:dcs是一种综合控制系统,它必须具有丰富的控制系统和检测系统画面显示功能。显然,不同的控制系统,需要显示的画面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结合总貌、分组、控制回路、流程图、报警等画面,以字符、棒图、曲线等适当的形式表示出各种测控参数、系统状态,是dcs组态的一项基本要求。此外,根据需要还可显示各类变量目录画面、操作指导画面、故障诊断画面、工程师维护画面和系统组态画面。

历史数据库的生成:所有dcs都支持历史数据存储和趋势显示功能,历史数据库通常由用户在不需要编程的条件下,通过屏幕编辑编译技术生成一个数据文件,该文件定义了各历史数据记录的结构和范围。历史数据库中数据一般按组划分,每组内数据类型、采样时间一样。在生成时对各数据点的有关信息进行定义。

报表生成:dcs的操作员站的报表打印功能也是通过组态软件中的报表生成部分进行组态,不同的dcs在报表打印功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dcs支持如下两类报表打印功能:一是周期性报表打印,二是触发性报表打印,用户根据需要和喜好生成不同的报表形式。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