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制冷设备用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3307发布日期:2019-11-25 22:48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制冷设备用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清洁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制冷设备用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空调为气体输送装置,而随着空调的使用,内部过滤网上难免堆积灰尘污垢。

现如今的空调清洁多数采用专人操作,普通使用者清洁十分困难,同时又因为一般情况下空调安装位置较高,清洁十分不便,在清洁过程中容易产生溅射的污水,造成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制冷设备用清洁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调制冷设备用清洁装置,包括调节器外壳、控制装置、清洁装置、调节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在所述调节器外壳的前侧,所述调节器外壳上侧安装有所述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上侧安装有所述清洁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盒、电路板、控制芯片、电源开关、控制按键、锂电池、显示屏,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ic697cpm790,所述电源开关的型号为kcd6,所述控制按键的型号为fkbn104mc/emu2,所述锂电池的型号为18650-2200mah,所述显示屏的型号为m077c,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清洁器外壳、喷射管、液体泵、液体电磁阀、储液罐、液体传感器、密封圈、收集漏斗、排污箱、输液管,所述液体泵的型号为wkby1501,所述液体电磁阀的型号为21wa4kob130,所述液体传感器的型号为e3s-r36,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握把、伺服电机、蜗轮、齿条、调节架,所述伺服电机的型号为ds-25rs370,所述控制盒安装在所述调节器外壳的前侧,所述调节器外壳与所述控制盒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所述控制盒前侧安装有所述电源开关,所述控制按键安装在所述电源开关的一侧,所述电源开关上侧安装有所述显示屏,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控制盒的内部后侧,所述控制芯片安装在所述电路板的前侧,所述调节器外壳内部下表面安装有所述锂电池,所述调节器外壳下侧安装有所述握把,所述握把后侧安装有所述排污箱,所述调节器外壳与所述排污箱通过卡槽连接,所述调节器外壳内部一侧安装有所述伺服电机,所述调节器外壳与所述锂电池、所述握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所述伺服电机上侧安装有所述蜗轮,所述蜗轮一侧安装有所述调节架,所述齿条安装在所述调节架的内部一侧,所述输液管安装在所述排污箱的一侧,所述调节架后侧安装有所述清洁器外壳,所述清洁器外壳上侧安装有所述密封圈,所述液体泵安装在所述清洁器外壳的内部下表面,所述液体泵一侧安装有所述液体电磁阀,所述液体电磁阀上侧安装有所述喷射管,所述清洁器外壳下侧安装有所述储液罐,所述储液罐内部下表面安装有所述液体传感器,所述储液罐后侧安装有所述收集漏斗,所述清洁器外壳与所述收集漏斗通过螺钉紧固相连。

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电源开关、所述控制按键、所述锂电池、所述显示屏、所述液体泵、所述液体电磁阀、所述液体传感器、所述伺服电机电连接。

如此设置,通过电连接使所述控制芯片可以对所述电源开关、所述控制按键、所述锂电池、所述显示屏、所述液体泵、所述液体电磁阀、所述液体传感器、所述伺服电机进行电控制。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控制芯片通过焊接连接。

如此设置,通过焊接连接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控制芯片进行固定,并且实现电连通。

优选地:所述控制盒与所述电路板、所述电源开关、所述控制按键、所述显示屏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所述控制盒尺寸为100mm*40mm*130mm。

如此设置,通过螺钉紧固相连使所述控制盒与所述电路板、所述电源开关、所述控制按键、所述显示屏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清洁器外壳与所述密封圈通过粘接,所述清洁器外壳材料为丙烯酸塑料,所述密封圈材料为软质橡胶。

如此设置,通过粘接使所述清洁器外壳与所述密封圈进行密封。

优选地:所述收集漏斗与所述排污箱通过所述输液管连接,所述排污箱材料为丙烯酸塑料,所述输液管材料为硫化橡胶。

如此设置,通过所述输液管连接使所述收集漏斗与所述排污箱可以进行液体输送。

优选地: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蜗轮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所述蜗轮与所述齿条通过啮合连接,所述蜗轮材料为40cr,所述齿条材料为40cr,所述调节架与所述齿条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所述调节架调节高度范围为1000mm-1450mm。

如此设置,使所述伺服电机驱动的所述蜗轮与所述齿条进行啮合,进而可以带动所述调节架进行高度调节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可以对空调制冷设备进行手持便捷清洁操作,采用清洁剂喷射清洁,清洁效果好;

2、通过安装的条件装置可以对清洁位置进行调节,适配性好;

3、通过安装的密封圈可以对清洁过程中溅射的污水进行遮挡;

4、通过安装的收集漏斗与排污箱可以对污水进行收集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空调制冷设备用清洁装置的轴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空调制冷设备用清洁装置的主视部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空调制冷设备用清洁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空调制冷设备用清洁装置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空调制冷设备用清洁装置的电路结构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调节器外壳;2、控制装置;3、控制盒;4、电路板;5、控制芯片;6、电源开关;7、控制按键;8、锂电池;9、显示屏;10、清洁装置;11、清洁器外壳;12、喷射管;13、液体泵;14、液体电磁阀;15、储液罐;16、液体传感器;17、密封圈;18、收集漏斗;19、排污箱;20、输液管;21、调节装置;22、握把;23、伺服电机;24、蜗轮;25、齿条;26、调节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一种空调制冷设备用清洁装置,包括调节器外壳1、控制装置2、清洁装置10、调节装置21,调节装置21作用在于实现本装置的高度调节功能,控制装置2安装在调节器外壳1的前侧,调节器外壳1上侧安装有调节装置21,调节装置21上侧安装有清洁装置10,清洁装置10作用在于实现本装置的清洁功能,控制装置2包括控制盒3、电路板4、控制芯片5、电源开关6、控制按键7、锂电池8、显示屏9,清洁装置10包括清洁器外壳11、喷射管12、液体泵13、液体电磁阀14、储液罐15、液体传感器16、密封圈17、收集漏斗18、排污箱19、输液管20,调节装置21包括握把22、伺服电机23、蜗轮24、齿条25、调节架26,控制盒3安装在调节器外壳1的前侧,调节器外壳1与控制盒3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控制盒3前侧安装有电源开关6,电源开关6作用在于实现本装置电路开关功能,控制按键7安装在电源开关6的一侧,电源开关6上侧安装有显示屏9,电路板4安装在控制盒3的内部后侧,控制芯片5安装在电路板4的前侧,调节器外壳1内部下表面安装有锂电池8,调节器外壳1下侧安装有握把22,握把22后侧安装有排污箱19,排污箱19作用在于收集污水,调节器外壳1与排污箱19通过卡槽连接,调节器外壳1内部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23,调节器外壳1与锂电池8、握把22、伺服电机23通过螺钉紧固相连,伺服电机23上侧安装有蜗轮24,蜗轮24一侧安装有调节架26,齿条25安装在调节架26的内部一侧,输液管20安装在排污箱19的一侧,调节架26后侧安装有清洁器外壳11,清洁器外壳11上侧安装有密封圈17,液体泵13安装在清洁器外壳11的内部下表面,液体泵13一侧安装有液体电磁阀14,液体电磁阀14上侧安装有喷射管12,清洁器外壳11下侧安装有储液罐15,储液罐15作用在于储存清洁剂,储液罐15内部下表面安装有液体传感器16,液体传感器16作用在于感应储液罐15内部液体信号,储液罐15后侧安装有收集漏斗18,收集漏斗18作用在于对污水进行集中,清洁器外壳11与收集漏斗18通过螺钉紧固相连。

工作原理:当需要进行空调制冷设备清洁时,操作人员通过手持握把22,并将储液罐15内部添加清洁剂安装在清洁器外壳11下侧,通过打开电源开关6使锂电池8对控制芯片5供电,控制芯片5通电之后接收液体传感器16感应的液体信号,控制芯片5控制显示屏9启动显示本装置的清洁剂信号,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控制按键7对清洁器外壳11的高度进行调节,控制芯片5控制伺服电机23启动带动蜗轮24转动,蜗轮24转动之后带动齿条25移动,进而对调节架26的高度进行调节操作,当调节架26高度处于使用者所需位置时,使用者将密封圈17与空调制冷设备出口进行连接,并向斜上方施加压力,使密封圈17对出口进行遮挡,控制芯片5控制液体电磁阀14、液体泵13启动,液体泵13将储液罐15内部清洁剂泵取至喷射管12进行喷射,进而对空调制冷设备进行清洁操作,清洁之后产生的污水通过排污箱19进行收集,并通过输液管20输送至排污箱19完成污水收集,输液管20使用可伸缩式橡胶可以根据调节架26的调节进行伸缩,避免损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控制芯片5与电源开关6、控制按键7、锂电池8、显示屏9、液体泵13、液体电磁阀14、液体传感器16、伺服电机23电连接,通过电连接使控制芯片5可以对电源开关6、控制按键7、锂电池8、显示屏9、液体泵13、液体电磁阀14、液体传感器16、伺服电机23进行电控制。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