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1120发布日期:2020-05-26 17:56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S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s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进水、间歇曝气及间歇出水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在工程应用中,传统sbr反应池出水方式有滗水器滗水、污水泵提升、电动阀(电磁阀)重力排放及进水推动出水溢流等方式。由于上清液中偶尔有悬浮物存在,污水泵提升及电动阀(电磁阀)重力排放方式难以保证出水水质。滗水器由于加工、安装及运行复杂,在小型设备中难以应用。借助于进水动力推动出水溢流的排水方式不仅能够减少滗水设备投入,操作管理简单,而且能提高出水水质。

zl200920157325.5公开了一种sbr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反应池采用竖流式沉淀池结构,上沿设有溢流堰,中间垂直设有中心配水器,底部设有与排泥泵相连的排泥管。但该专利技术存在以下不足:配水器由中心筒与反射板组成,两者分离,且需要固定在反应池壁上,导致设备加工程序复杂,且不便维护底部设备。该配水器适应于处理后的混合液固液分离,应用于分配没有处理的污水方面,容易导致配水不均,出水水质超标。同时曝气时反应池水面晃动,导致混合液溢出水面,出水中携带部分悬浮物。

zl201710213989.8公开了一种小型无滗水器s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提升泵出口与sbr反应池上部连接,曝气装置与sbr反应池底部连通,反应池内设有中心布水器,调节池与反应器之间设有降水管,降水管上设有降水阀门。但该专利技术也存在以下问题:中心布水器结构复杂,加工及安装难度大,且不利于维护池底设备;中心布水器布水效率差,容易导致出水水质超标;降水管可解决曝气池水面晃动带来的出水携带泥浆的问题,但也使部分水直接回流到调节池,导致设施产水能力下降;调节池液面较高时,曝气池中污水不能自动回流至调节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水水质稳定,ss小、tp小、能耗低的s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s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从左到右通过下部逐渐向左倾斜的第三斜板隔设有主反应区和设备间,所述主反应区的右上角设置有附属沉淀区,所述主反应区的左部上方的罐体上设置有布水池,所述布水池的若干布水管向下延伸到主反应区的底部,所述布水池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主反应区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盘和排泥装置,所述附属沉淀区由第一斜板、横向连接板和第三斜板围设而成,其中所述第一斜板隔设在主反应区内的右部,第一斜板的上端与罐体的顶面之间有距离,下端延伸至罐体的中下部,所述第一斜板和第三斜板呈倒“八”形布置,所述第一斜板的下端和第三斜板的中下部之间通过所述横向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二斜板与第一斜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斜板位于附属沉淀区内靠近第一斜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斜板的上端与罐体的顶面相连,下端与横向连接板之间有间隙,主反应区内的上清液通过第一斜板与罐体顶面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之前的通道内,再经过第二斜板与横向连接板之间的间隙进入附属沉淀区,所述第三斜板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堰,所述出水堰与位于设备间内的紫外线消毒器相连,所述附属沉淀区的底部设置有排泥装置与主反应区相连,所述紫外线消毒器与出水管相连,所述设备间内还设置有与曝气盘相连的风机。

采用上述方案,待治理的污水由污水提升泵通过进水管进入布水池,通过布水管均匀分布在主反应区底部,主反应区底部设有曝气盘,曝气盘通过曝气管与风机连接,风机向主反应区提供空气。

主反应区运行程序为进水(同时出水)、曝气、沉淀,在进水时,主反应区底部进水推动上部清水进入附属沉淀区,主反应区底部污泥定时通过排泥装置排入污泥处理装置。

附属沉淀区由第一斜板、第二斜板、横向连接板和第三斜板围成,主反应区出水先进入第一斜板与第二斜板组成通道,第二斜板与横向连接板之间的间隙进入附属沉淀区,附属沉淀区由呈漏斗形,有利于泥水分离,沉淀后的污水通过出水堰进入紫外线消毒器,经紫外线消毒器消毒后排出,附属沉淀区底部污泥通过排泥装置回流至主反应区。本实用新型在沉淀去除悬浮物的同时去除部分磷。使得最终ss、tp去除率高,出水水质稳定。

设备间用于存放安装风机、紫外线消毒器及电控柜等设备。

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泥装置均为气提式排泥装置,所述气提式排泥装置与位于设备间的风机相连。能耗低。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设备间还设置有电控柜。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反应区为上部口径大于下部口径的锥形结构。有利于泥水分离。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主反应区的出水通过附属沉淀后,再通过出水堰进入紫外线消毒器,解决了出水ss高的问题。设备间隙运行,能耗低,以50m3/d设备为例,能耗≤0.30kw.h/m3。该设备在低负荷下,脱磷效率高,出水tp小,能达到小于0.9mg/l。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s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由罐体1、主反应区2、附属沉淀区3、设备间4、布水池5、布水管6、曝气盘7、横向连接板8、排泥装置9、第一斜板10、第二斜板11、第三斜板12、出水堰13、紫外线消毒器14、风机15、电控柜16、进水管17、出水管18组成。

罐体1内从左到右通过下部逐渐向左倾斜的第三斜板12隔设有主反应区2和设备间4,主反应区2为上部口径大于下部口径的锥形结构。主反应区2的右上角设置有附属沉淀区3,主反应区2的左部上方的罐体1上设置有布水池5,布水池5的若干布水管6向下延伸到主反应区2的底部,布水池5上设置有进水管17,主反应区2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盘7和排泥装置9,曝气盘7通过曝气管与风机15相连。

附属沉淀区3由第一斜板10、横向连接板8和第三斜板12围设而成,其中第一斜板10隔设在主反应区2内的右部,第一斜板10的上端与罐体1的顶面之间有距离,下端延伸至罐体1的中下部,第一斜板10和第三斜板呈倒“八”形布置,从而让附属沉淀区3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第一斜板10的下端和第三斜板12的中下部之间通过横向连接板8相连,第二斜板11与第一斜板10平行设置,第二斜板11位于附属沉淀区3内靠近第一斜板10的一侧,第二斜板11的上端与罐体1的顶面相连,下端与横向连接板8之间有间隙,主反应区2内的上清液通过第一斜板10与罐体1顶面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一斜板10和第二斜板11之前的通道内,再经过第二斜板11与横向连接板8之间的间隙进入附属沉淀区3,第三斜板12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堰13,出水堰13与位于设备间4内的紫外线消毒器14进水口相连,附属沉淀区3的底部设置有排泥装置9与主反应区2相连,紫外线消毒器14出水口与出水管18相连,设备间4内还设置有与曝气盘7相连的风机15和电控柜16。排泥装置9均为气提式排泥装置,气提式排泥装置通过气提通气管与位于设备间的风机15相连。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