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装置及其应用该装置的水岸生态净化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34701发布日期:2020-10-30 23:1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化装置及其应用该装置的水岸生态净化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净化装置及其应用该装置的水岸生态净化坝。



背景技术:

水是一城市的历史、是财富、是资源,是文明素质和文化底蕴的象征。然而近二十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河道及相关体的环境条件越来越差,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污水处理未能同步增长,河道接纳污水的负荷越来越大。例如,水体严重的富营养化、蓝藻滋生、水体黑臭,长期河道表面漂浮垃圾、藻类等物质,不仅会遮挡阳光,抑制光合作用,自身腐败过程也会消耗水体的大量溶解氧,导致水体恶性循环。给城市水体景观和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河道的治理及水体的修复刻不容缓。

水体污染,主要包括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点源污染是指大、中企业和大、中居民点在小范围内的大量水污染的集中排放;面源污染是指分散的小企业和分散的居民在大面积上的少量水污染的分散排放。不管是入河、入湖的排污点源,还是雨水灌溉水的面源污染,其中的污染物质都对河湖的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增大了蓝藻爆发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净化装置,具有能抑制入河或入湖的局部区域的蓝藻暴发,减少水体污染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提供水岸生态净化坝,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净化装置、从而可抑制水坝局部区域的蓝藻暴发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包括网格笼,所述网格笼内放置有多种用于净化水体的生态净化填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网格笼固定在河岸边坡上或河中,最好是固定安装在河道或湖泊不容易捕捞的地方或死角区域,网格笼里面放置生态净化填料,网格笼里面的生态净化填料与污水接触,可随着污水一起进入河道内,此时,可对污水进行净化,从而可增加河道或者湖泊的局部的的溶解氧,也可以局部抑制蓝藻的暴发,对入河、入湖的排污点源、雨水灌溉水的面源的污染等进行初步进化,可改善水体污染,减少污染物质对河湖生态系统的破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生态净化填料包括微生物絮凝剂、固定化缓释净水微生物、多孔状填料和固定化缓释蓝藻抑制调节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网格笼内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每个隔板上放置一种生态净化填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或其分泌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它是利用微生物技术,通过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而得的,其具有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固定化缓释净水微生物,就是将特选的微生物固定在选证的载体上,固定化缓释净水微生物可高度密集并保持生物活性,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快速、大量增殖,有利于更好的净化污水。多孔状填料由聚丙烯材料注塑而成,分内外双层球体,外部为中空鱼网状球体,内部为旋转球体,多孔状填料主要起生物膜载体的作用,同时兼有截留悬浮物的作用,具有生物附着力强、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好、经久耐用、不溶出有害物、不引起二次污染和亲水性能强等特点。固定化缓释蓝藻抑制调节菌,是从自然环境里筛选出对蓝藻生长有抑制效果的微生物经过驯化培养而成,极易溶于水,能快速扩散到蓝藻细胞表面,并渗透到细胞内部破坏细胞的功能性蛋白基因,使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细胞代谢终止,最终抑制蓝藻细胞生长,固定化缓释蓝藻抑制调节菌在抑制蓝藻生长的同时也能促进绿藻等有益藻的生长。多种生态净化填料相互配合,能增强水中局部区域的溶解氧,可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岸生态净化坝,包括坝体,所述坝体包括水平面和倾斜面,所述水平面固定设置在河岸上,所述倾斜面设置在河岸边坡上且较低端深入河中,较高端与水平面固定连接,还包括多个网格笼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将网格笼可拆卸安装在倾斜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格笼与倾斜面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网格笼与河岸边坡的拆卸连接,便于更换网格笼里面的生态净化填料或检修更换网格笼。在设置坝体时就将净化装置(即网格笼)安装定在坝体上,方便安装,可减少安装净化装置时对坝体的损害,一定程度上可延长坝体的使用寿命。水岸生态净化坝可以应用于顺坝、丁坝或护岸坝等,应用面广,方便推广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板、固定桩、连接件和支撑板,所述固定板与倾斜面平行且固定设置在在倾斜面上,所述固定桩固定设置在水平面上,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固定板远离固定桩的一侧,所述网格笼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连接件设置在网格笼和固定桩之间且将网格笼拆卸连接在固定桩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固定板与河岸边坡贴合,用锚杆或其它物件将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河岸边坡上,然后将网格笼放置在支撑板上,用连接件将网格笼固定在固定桩上,即可将网格笼安装在河岸边坡上,实现网格笼安装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为铁链,所述铁链一端与网格笼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桩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为铁链,将铁链拴在固定桩上,此时,网格笼被固定在固定板上;使铁链与固定桩脱离,此时,往远离河底的方向拉动网格笼,可使网格笼与固定板分离,网格笼与固定板之间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网格笼与河岸边坡的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网格笼里面的生态净化填料或检修更换网格笼,固定板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河岸边坡对网格笼的损害,从而可延长网格笼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上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垂直于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河岸边坡一般都是倾斜设置,那么当网格笼放置在支撑板上时,由于网格笼一侧与河岸边坡平行,网格笼会有向河道中间运动的趋势,此时,限位板与支撑板垂直设置且朝向天空,放置在支撑板上的网格笼会与限位板抵触,限位板阻止网格笼向河岸中心运动,从而有利于将网格笼稳定安装在支撑板上,也减小了网格笼对铁链的拉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网格笼包括框架和与框架固定连接的网格,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框架、上框架、下框架和连接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水平设置,所述连接框架将第一框架、上框架和下框架连接成完整的所述框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网格笼安装在固定板上时,将下框架放置在支撑板上,此时,下框架与限位板抵触,第一框架贴合在固定板上,然后将铁链固定在固定桩上,即可将网格笼固定在固定板上,网格笼的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在河岸边坡上,网格笼的成本较低,适用范围较广,便于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板上沿着倾斜面的倾斜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在滑槽内滑动的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可带动网格笼在固定板上移动,从而可减少网格笼与固定板之间的摩擦,便于网格笼与固定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滑块在滑槽内,可连接网格笼与固定板,此时,滑槽对滑块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网格笼在固定板上晃动,从而便于网格笼的稳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框架上设置有观赏植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观赏植物可以是芦苇或美人蕉等,可美化河道两岸的风景,有利于改善环境,净化空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将网格笼固定在入湖或入河的边岸上,当网格笼里面的生态净化填料与污水接触,可随着污水一起进入河道内,从而可增加河道或者湖泊的局部的溶解氧,能局部抑制蓝藻的暴发,有利于改善水体污染;

2.带有生态净化填料的网格笼通过连接组件与河岸边坡可拆卸连接,既不占用土地,也比影响通行,且结构简单,安装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3.设置坝体时将净化装置安装在坝体上即可,方便安装,可减少安装净化装置时对坝体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水体净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前视图。

图2是实施例二水岸生态净化坝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连接组件。

图4是实施例二网格笼的前视图。

图5是实施例二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网格笼;11、框架;111、第一框架;112、上框架;113、下框架;114、连接框架;12、网格;2、连接组件;21、固定板;22、固定桩;23、连接件;24、支撑板;3、生态净化填料;31、微生物絮凝剂;32、固定化缓释净水微生物;33、多孔状填料;34、固定化缓释蓝藻抑制调节菌;4、限位板;5、滑槽;51、滑块;6、隔板;61、通孔;7、观赏植物;8、坝体;81、水平面;82、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净化装置,包括网格笼1,网格笼1内设置有多种用于净化水体的生态净化填料3。将网格笼1固定在河道或湖泊的边岸上,当网格笼1里面的生态净化填料3与污水接触,可随着污水一起进入河道内,从而可增加入河或入湖的局部的溶解氧,能局部抑制蓝藻的暴发,改善入河或入湖的水体污染。

生态净化填料3为微生物絮凝剂31、固定化缓释净水微生物32、多孔状填料33和固定化缓释蓝藻抑制调节菌34,网格笼1内设置有多个隔板6,本实施例中,隔板6设置为四个,隔板6上设置有通孔61(图1中61由于角度原因看不见,见图3),每个隔板6上放置一种生态净化填料3。多种生态净化填料3相互配合,可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实施例二

参照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水岸生态净化坝,包括坝体8和实施例一中的多个网格笼1,网格笼1与坝体8之间通过连接组件2连接。为方便展示,本实施例中,网格笼1只展示三个,其它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网格笼1的数量,可以是7个、10个或其它。坝体8包括水平面81和倾斜面82,水平面81固定设置在河岸上且与地面平行,倾斜面82压着河岸边坡布设,倾斜面82倾斜的较低端深入河中,较高端与水平面81固定连接。连接组件2包括固定板21、固定桩22、连接件23和支撑板24,固定板21倾斜设置,倾斜的较高端朝向固定桩22,较低端朝向支撑板24,支撑板24水平设置且与固定板21固定连接,网格笼1放置在支撑板24上,连接件23设置在网格笼1和固定桩22之间且将网格笼1拆卸连接在固定桩22上。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3为铁链,铁链一端与网格笼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套接在固定桩22上的卡环,卡环内侧设置橡胶层,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将铁链拴在固定桩22上,连接件23还可以是尼龙绳等。

安装时,使固定板21与倾斜面82贴合,用锚杆将固定板21固定在倾斜面82上,然后将网格笼1放置在支撑板24上,将铁链上的卡环套接在固定桩22上,即可将网格笼1安装在河岸边坡上,当网格笼1里面的生态净化填料3与污水接触,可随着污水一起进入河道内,局部抑制蓝藻的暴发,避免蓝藻从局部爆发而污染水体,从而对污水进行净化。

参照图2和图3,当网格笼1放置在支撑板24上时,由于网格笼1网格笼1会有向河道中间运动的趋势,为此,在支撑板24上远离固定板21的一端一体连接有限位板4,限位板4垂直于支撑板24且与固定板21同侧,支撑板24上开设有通水孔。放置在支撑板24上的网格笼1会与限位板4抵触,限位板4阻止网格笼1向河岸中心运动,从而有利于将网格笼1稳定安装在支撑板24上,也减小了网格笼1对铁链的拉力。

参照图3和图4,网格笼1包括框架11和与框架11固定连接的网格12,框架11包括第一框架111、上框架112、下框架113和连接框架114,第一框架111设置在固定板21上,上框架112和下框架113水平设置,连接框架114将第一框架111、上框架112和下框架113连接成完整的框架11。本实施例中,连接框架114包括竖直设置的两个t形框和一个长方形框,长方形框与第一框架111相对设置,两个t形框相对设置。将网格笼1安装在固定板21上时,将下框架113放置在支撑板24上,此时,下框架113与限位板4抵触,第一框架111贴合在固定板21上,然后将铁链固定在固定桩22上,即可将网格笼1固定在固定板21上,网格笼1的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在倾斜面82上。

参照图5和图6,固定板21上沿其倾斜方向开设有滑槽5,第一框架111上设置有用于在滑槽5内滑动的滑块51,本实施例中,滑槽5设置为t型槽,滑块51设置为t型块,在其它实施例中,滑槽5还可以设置成燕尾槽,滑块51设置成与燕尾块相适配的燕尾块。滑块51在滑槽5内滑动,可带动网格笼1在固定板21上移动,从而可减少网格笼1与固定板21之间的摩擦,便于网格笼1与固定板21之间可拆卸连接。滑块51在滑槽5内,可连接网格笼1与固定板21,此时,滑槽5对滑块51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网格笼1在固定板21上晃动,从而便于网格笼1的稳定安装。固定板21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河岸边坡对网格笼1的损害,从而可延长网格笼1的使用寿命。网格笼1顶面上设置有观赏植物7,本实施例中,观赏植物7可以是芦苇或美人蕉等,可美化河道两岸的风景,有利于改善环境,净化空气。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固定板21与倾斜面82贴合,用锚杆将固定板21固定在倾斜面82上,然后将网格笼1放置在支撑板24上,此时,第一框架111与固定板21贴合,下框架113与支撑板24和限位板4抵紧,然后将铁链上的卡环套接在固定桩22上,即可将网格笼1安装在河岸边坡上,当河道内的水与网格笼1里面的微生物絮凝剂31、固定化缓释净水微生物32、多孔状填料33和固定化缓释蓝藻抑制调节菌34接触时,部分生态净化填料3进入河道内,从而对污水进行局部净化,能局部抑制蓝藻的暴发,减少污染物质对河湖生态系统的破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