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膜和锌元素协同预防蓝藻水华形成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52146发布日期:2020-12-04 13:47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蓝膜和锌元素协同预防蓝藻水华形成的方法,属于水体生态修复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增加,工业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产生活当中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湖泊水体,使水体中的氮、磷以及有机物耗氧物质浓度升高,超过了水体自身生产能力,使水体不断富集大量的营养物质,造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加剧。蓝藻在这种条件下会疯狂生长,最终覆盖整个水域,产生严重的水华现象。

水华暴发时,优势藻种的异常增殖,使得水体的粘稠度增加,ph值发生改变,浮游生物生态系统群落的稳定性遭到破坏,藻类通常暴发与水层的表面,因阳光不能穿透照射进深层的水体中去,使得水体内的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受到干扰,造成水体的溶解氧量的来源减少。同时,死亡了的藻类会腐烂变质,不仅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还会产生有毒的物质,破坏水体的生态系统平衡。

水华藻类还会分泌出藻毒素,这些藻毒素不但会污染水体,还会将毒素带入水中的鱼虾和水生植物。人们饮用了这样的水源,或误食了被污染了的鱼、虾,就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调查显示,饮用的水中含有藻类释放的毒素与原发性肝癌等其他病症的发病率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目前绝大部分都是早期控制蓝藻的生长,主要方法为:(1)物理方法:传统的机械打捞、围隔栅栏、气浮除藻和直接过滤等方法,费时费力;(2)化学方法:引入硫酸铜、过氧化氢等药剂,容易引发二次污染;(3)生物方法:投放滤食性鱼类或者捕食性动物抑制藻类增殖期生长,但是周期太长。

因此,如何有效的预防水华的产生是目前亟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预防蓝藻形成水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蓝膜和锌元素协同预防蓝藻水华形成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先在蓝藻水华形成初期的水体上方覆盖一层蓝色透明薄膜,同时泼洒zncl2,可以实现蓝藻去除率达到94%以上,所述蓝藻水华形成初期的密度范围为0.01-3×108细胞/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蓝膜和锌元素协同预防蓝藻水华形成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先在蓝藻水华形成初期的水体上方覆盖一层蓝色透明薄膜,并泼洒zncl2。

可选的,按照美术中的36色分类,所述蓝色包括淡蓝、浅蓝、碧蓝、靛蓝、湖蓝、天蓝、湛蓝或蓝黑色。

可选的,所述蓝色透明薄膜为涤纶树脂蓝色透明薄膜、聚丙烯蓝色透明薄膜或聚乙烯蓝色透明薄膜,优选为聚乙烯蓝色透明薄膜。

可选的,所述zncl2在水体中的浓度范围为0.2-0.4毫克/升,优选为0.3-0.4毫克/升,更优选为0.3毫克/升。

可选的,所述蓝藻水华形成初期的蓝藻密度范围为0.01-3×108细胞/升。

可选的,所述蓝色透明薄膜的厚度是0.1-0.5mm。

可选的,所述水体上方覆盖是指在水体上方0.1-0.5m处覆盖。

本发明还提供了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在预防蓝藻水华形成中的应用。

可选的,所述的蓝藻水华是指淡水水体的蓝藻水华。

可选的,所述的蓝藻水华是指水库、湖水、河流的蓝藻水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蓝色透明薄膜覆盖于蓝藻水华形成初期的水面上,同时泼洒一定浓度的zncl2,二者能够形成协同作用,使得蓝藻密度为0.01-3×108细胞/升的水华中蓝藻去除率达到94%以上;而且通过将蓝色透明薄膜和喷洒相结合,容易操作,方便实施,适用于工业化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选择无锡某河段长40米、宽10米的区域内研究不同材质的蓝色透明薄膜对于蓝藻水华形成的影响。

具体方法为:处理组1:水面上方(0.3m)覆盖厚度为0.3mm的涤纶树脂天蓝色透明薄膜;处理组2:水面上方(0.3m)覆盖厚度为0.3mm的聚乙烯天蓝色透明薄膜;处理组3:水面上方(0.3m)覆盖厚度为0.3mm的聚丙烯天蓝色透明薄膜;所有处理组的面积设置为100m2(10×10m),并泼洒zncl2使得水体中zncl2的浓度为0.3毫克/升;对照组(10×10m)无任何覆盖物,不泼洒zncl2。

根据测定方法(章宗涉,黄祥飞《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测定得到对照组、处理组1、处理组2、处理组3初始蓝藻密度均为2.05×108细胞/升。

整个过程持续15天。

15天之后对蓝藻密度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参考文献(章宗涉,黄祥飞《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测试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不覆盖蓝色透明薄膜也不喷洒zncl2的对照组蓝藻密度显著增加,增长率达到226.76%;而处理组1、2、3蓝藻密度都显著下降,对蓝藻的杀灭率达到96%以上。

表1不同材质蓝色透明薄膜对蓝藻增长率的影响

实施例2

选择无锡某河段长40米、宽10米的区域内研究zncl2浓度对于蓝藻水华形成的影响。

具体方法为:设置不同处理组zncl2在水体中的浓度分别为0.1毫克/升、0.2毫克/升、0.3毫克/升、0.4毫克/升,对照组100m2(10×10m)不覆盖天蓝色透明薄膜,不泼洒zncl2;对照组和所有处理组蓝藻初始密度均为2.13×108细胞/升(蓝藻密度测定方法参考章宗涉,黄祥飞《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所有处理组在水面上方0.3m处覆盖0.3mm的聚乙烯天蓝色透明薄膜,所有处理组面积为100m2(10×10m)。

整个过程持续15天。

15天之后对蓝藻密度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参考文献(章宗涉,黄祥飞《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测试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zncl2的使用有利于蓝藻密度的下降;当zncl2在水体中的浓度达到0.3毫克/升时,对于蓝藻(2.13×108细胞/升)的杀灭率达到96.25%以上。

表2不同zncl2浓度对蓝藻的增长率的影响

实施例3

选择无锡某河段长50米、宽10米的区域内研究蓝色透明薄膜与zncl2结合对于不同蓝藻密度的影响。

具体方法为:蓝藻密度分别设置为0.01×108细胞/升、1.0×108细胞/升、2.0×108细胞/升、3.0×108细胞/升、4.0×108细胞/升,所有处理组均为在水体上方0.3m处覆盖0.3mm的聚乙烯天蓝色透明薄膜;所有处理组面积均为100m2(10×10m),并泼洒zncl2,使得水体中zncl2的浓度为0.3毫克/升。

整个过程持续15天。

15天之后对蓝藻密度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参考文献(章宗涉,黄祥飞《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测试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不同密度蓝藻组蓝藻密度都显著下降,对0.01×108-3.0×108细胞/升的蓝藻密度的蓝藻的杀菌率达到94.13%以上。

表3蓝色透明薄膜与zncl2结合之后对于不同密度蓝藻的增长率的影响

对照例1

选择无锡某河段长50米、宽10米的区域,仅在水体上方0.3m处覆盖0.3mm的天蓝色透明聚乙烯薄膜,设置蓝藻密度分别为0.01×108细胞/升、1.0×108细胞/升、2.0×108细胞/升、3.0×108细胞/升、4.0×108细胞/升,每种蓝藻密度的面积均为100m2(10×10m)。

整个过程持续15天。

15天之后对蓝藻密度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参考文献(章宗涉,黄祥飞《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测试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仅仅覆盖蓝色透明薄膜对蓝藻的生长并没有抑制作用。

表4仅采用蓝色透明薄膜对于不同密度蓝藻的增长率的影响

对照例2

选择无锡某河段长50米、宽10米的区域,在水体中泼洒zncl2,使得zncl2在水体中的浓度为0.3毫克/升;设置蓝藻密度分别为0.01×108细胞/升、1.0×108细胞/升、2.0×108细胞/升、3.0×108细胞/升、4.0×108细胞/升,每种蓝藻密度的面积均为100m2(10×10m)。

整个过程持续15天。

15天之后对蓝藻密度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参考文献(章宗涉,黄祥飞《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测试结果见表5。

表5仅泼洒zncl2对于不同密度蓝藻的增长率的影响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