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沼液处理循环加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15615发布日期:2020-10-30 21:30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沼液处理循环加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沼液处理循环加药系统。



背景技术:

2017年3月,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编制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在46个城市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在2020年底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按照我国城镇人口平均产生餐厨垃圾0.15kg/(人.天),每天全国城镇餐饮垃圾产生量约为10.7万吨,每年全国城镇餐饮垃圾产生量约为4000万吨。餐厨垃圾总产生量大于50t/d的城市宜建设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随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全面推进和美丽乡镇的建设以及非洲猪瘟的爆发,餐厨垃圾处理行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

通过多年的试点实践,在我国形成了以厌氧消化为主体、好氧制肥和饲料化为辅助、黑水虻和蝇蛆等昆虫法为补充的餐厨垃圾处理工艺技术路线,实现了餐厨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和资源化,但同时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了餐厨沼液需要处理,目前餐厨沼液通常采用处理厌氧+a/o+mbr+高级氧化处理工艺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日常运营过程中厌氧+a/o+mbr生化处理工艺相对成熟和稳定,可借鉴的运营经验也多,后端的高级氧化处理工艺通常为传统的芬顿处理工艺或芬顿氧化流体化床,但现有的芬顿氧化流体化床中污水与添加剂存在搅拌不充分,导致芬顿反应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使用新型提供一种沼液处理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沼液处理系统处理系统中芬顿反应不充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沼液处理循环加药系统,其包括:

第一调节池,所述第一调节池与沼液源相连,所述一调节池设置有第一调节剂投放口;

氧化流体化床,所述氧化流体化床与储液池相连,所述氧化流体床分别与亚铁储罐和双氧水储罐相连;

第二调节池,所述第二调节池与所述氧化流体化床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设置有第二调节剂投放口;

第三调节池,所述第三调节池与所述第二调节池相连,所述第三调节池设置有第三调节剂投放口;

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与所述第三调节池相连;

清水池,所述清水池与所述沉淀池相连,所述清水池设置有cod在线分析仪和排水口;

所述氧化流体化床和所述亚铁储罐之间设置有亚铁加药管路、亚铁循环管路、亚铁循环泵,所述亚铁循环管路一端连通所述氧化流体化床的顶端,所述亚铁循环管路的另一端为亚铁投放口,所述亚铁投放口设置在所述氧化流体化床的底端,所述亚铁循环泵设在所述亚铁循环管路上,所述亚铁储罐通过亚铁加药管路与所述亚铁循环管路相连,所述亚铁加药管路上设置有亚铁加药泵;

所述氧化流体化床和所述双氧水储罐之间设置有双氧水加药管路、双氧水循环管路、双氧水循环泵,所述双氧水循环管路一端连通所述氧化流体化床的顶端,所述双氧水循环管路的另一端为双氧水投放口,所述双氧水投放口设置在所述氧化流体化床的底端,所述双氧水循环泵设在所述双氧水循环管路上,所述双氧水储罐通过双氧水加药管路与所述双氧水循环管路相连,所述双氧水加药管路上设置有双氧水加药泵;

所述亚铁投放口比所述双氧水投放口更接近所述氧化流体化床底端。

优选地,所述氧化流体床设置有布水器。

优选地,所述布水器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氧化流体床。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剂投放口与酸储罐相连。

优选地,所述酸储罐内设置有大于70%浓度的硫酸溶液。

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剂投放口与碱储罐相连。

优选地,所述碱储罐内设置有浓度在30%-50%的naoh溶液。

优选地,所述第三调节剂投放口与絮凝剂储罐相连。

优选地,所述絮凝剂储罐内设置有浓度在2‰-4‰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溶液。

优选地,所述亚铁储罐内设置有亚铁浓度为4%-6%的硫酸亚铁溶液,所述双氧水储罐内设置有浓度为25%-30%的双氧水溶液。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亚铁循环管路和双氧水循环管路,可以使得沼液处理系统的芬顿反应更加充分,同时节省处理工艺步骤,提高药剂利用率,同时,本方案通过合理的布置水池和储罐,使得整体运营和沼液处理更加稳定,保证餐厨沼液处理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达到市政管网接纳标准,确保末端市政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沼液处理循环加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调节池;2:第一调节剂投放口;3:氧化流体化床;4:第二调节池;5:第二调节剂投放口;6:第三调节池;7:第三调节剂投放口;8:沉淀池;9:清水池;10:cod在线分析仪;11:排水口;12:亚铁储罐;13:双氧水储罐;14:亚铁加药管路;15:亚铁加药泵;16:亚铁循环泵;17:双氧水加药管路;18:双氧水加药泵;19:双氧水循环泵;20:布水器;21:酸储罐;22:碱储罐;23:絮凝剂储罐;24:亚铁循环管路;25:双氧水循环管路;26:亚铁投放口;27:双氧水投放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沼液处理循环加药系统,参见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第一调节池1、氧化流体化床3、第二调节池4、第三调节池6、沉淀池8、清水池9。

第一调节池1与沼液源相连,第一调节池1设置有第一调节剂投放口2,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外部沼液源为mbr(在污水处理,水资源再利用领域,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活性污泥法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系统,沼液首先经过mbr系统进行初步处理之后,流入第一调节池1,第一调节池1设置有第一调节剂投放口2,第一调节剂为酸性调节剂,酸性调节剂流入第一调节池1从而调节沼液的ph值以使得其呈酸性以满足芬顿反应的条件。

氧化流体化床3与储液池相连,氧化流体床分别与亚铁储罐和双氧水储罐相连;氧化流体化床3用于对沼液进行芬顿反应,芬顿反应,是一种无机化学反应,其过程是,过氧化氢(h2o2)与二价铁离子fe2+的混合溶液将很多已知的有机化合物如羧酸、醇、酯类氧化为无机态。反应具有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高能力,在印染废水、含油废水、含酚废水、焦化废水、含硝基苯废水、二苯胺废水等废水处理中有很广泛的应用,沼液流入氧化流体化床3之后再氧化流体化床3内进行芬顿反应以去除沼液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亚铁储罐12和双氧水储罐13能够提供芬顿反应所需的二价铁离子和过氧化氢。

第二调节池4与氧化流体化床3连接,第二调节设置有第二调节剂投放口5;第二调节剂为碱性调节剂,沼液在氧化流体化床3进行芬顿反应之后流入第二调节池4,碱性添加剂流入第二调节池4,中和沼液的ph值使其呈中性。

第三调节池6与第二调节池4相连,第三调节池6设置有第三调节剂投放口7;第三调节剂为絮凝剂,通过絮凝剂投放,使沼液在第三调节池6中与絮凝剂并进行充分反应,使得亚铁离子、铁离子和悬浮物等絮凝,更易于沉淀分离。

沉淀池8与第三调节池6相连,沼液最后在沉淀池8中进行固液分离之后,可初步达到污水排放标准。

清水池9与沉淀池8相连,清水池9设置有cod在线分析仪10和排水口11,其中,化学需氧量cod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它是英文chemicaloxygendemand的缩写,中文名称为“化学需氧量”或“化学耗氧量”,是指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重铬酸钾)将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如有机物)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氧量。它反映了水体受到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由于有机物是水体中最常见的还原性物质,因此,cod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的程度。cod越高,污染越严重。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源cod浓度应小于15毫克/升,一般景观用水cod浓度应小于40毫克/升,沼液在沉淀池中达到初步排放标准之后,再在清水池9中用cod在线分析仪10进行检测,检测之后达到排放标准便可从排水口11排出。

氧化流体化床3和亚铁储罐12之间设置有亚铁加药管路14、亚铁循环管路24、亚铁循环泵16,亚铁循环管路24一端连通氧化流体化床3的顶端,亚铁循环管路24的另一端为亚铁投放口26,亚铁投放口26设置在氧化流体化床3的底端,亚铁循环泵16设在亚铁循环管路24上,亚铁储罐12通过亚铁加药管路14与亚铁循环管路24相连,亚铁加药管路14上设置有亚铁加药泵15。

氧化流体化床3和双氧水储罐13之间设置有双氧水加药管路17、双氧水循环管路25、双氧水循环泵19,双氧水循环管路25一端连通氧化流体化床3的顶端,双氧水循环管路25的另一端为双氧水投放口27,双氧水投放口27设置在氧化流体化床3的底端,双氧水循环泵19设在双氧水循环管路25上,双氧水储罐13通过双氧水加药管路17与双氧水循环管路25相连,双氧水加药管路17上设置有双氧水加药泵18。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氧化流体化床3为底部上流式进水方式,即沼液从氧化流体化床3底部进入,从氧化流体化床3的顶部流出,亚铁循环管路24和双氧水循环管路25的一端都在氧化流体化床的上端,亚铁循环管路24和双氧水循环管路25另一端在氧化流体化床下端,上流式进水方式使得氧化流体化床中芬顿反应更加充分。同时,当开启了亚铁循环泵16和双氧水循环泵19能够使得沼液与亚铁调节剂和双氧水调节剂在循环管路里不断循环,使之充分混合,提高药剂使用效率,同时,亚铁投放口26比双氧水投放口27更低,沼液先与亚铁调节剂充分反应之后再与双氧水调节剂进行反应,更利于芬顿反应的充分反应。

进一步地,氧化流体化床3设置有布水器20,布水器20能够在一定的工作面积上按一定规律布置水量,最常见的是在工作面上均匀布水。常见的布水器20有穿孔管、喷头、滤头、旋转布水器20等,布水器20能够充分混合和搅拌沼液和调节剂,使之反应更加充分。

其中,布水器20可拆卸安装于氧化流体床,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布水器20可以拆卸之后对布水器20进行清洗,节省使用成本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氧化流体化床3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剂投放口与酸储罐21相连,酸储罐21能够保证沼液在第一调节池1里有足够的酸性调节剂发生反应。

其中,酸储罐21内设置有大于70%浓度的硫酸溶液,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是98%的浓硫酸溶液,处理效果最好。

进一步地,第二调节剂投放口与碱储罐22相连,碱储罐22能够保证沼液在第二调节池4里有足够的碱性调节剂发生反应。

其中,碱储罐22内设置有浓度在30%-50%的naoh溶液,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是40%浓度的naoh溶液,处理效果最好。

进一步地,第三调节剂投放口与絮凝剂储罐23相连,絮凝剂储罐23能够保证沼液在第三调节池6里有足够的絮凝剂调节剂发生反应。

其中,絮凝剂储罐23内设置有浓度在2‰-4‰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溶液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是3‰质量浓度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处理效果最好。

进一步地,亚铁储罐12内设置有亚铁浓度为4%-6%的硫酸亚铁溶液,双氧水储罐13内设置有浓度为25%-30%的双氧水溶液,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是5%的亚铁浓度的硫酸亚铁溶液和浓度为27.5%的双氧水溶液,处理效果最好。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