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滤膜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6129发布日期:2020-11-19 19:29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滤膜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滤膜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户对自来水水质的要求逐渐提高,进而净水装置领域是现代社会的一项重点研究领域。净水装置通常通过特制的滤芯,对自来水中的铁锈、砂石、胶体等进行滤除,同时吸附水中余氯、嗅味、异色、农药等化学药剂,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病菌、毒素、重金属等杂质,以使得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能够得到有效地祛除。

超滤膜是一种用于超滤过程能将一定大小的高分子胶体或悬浮颗粒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高分子半透膜,其截留机理主要包括膜的筛分作用和静电作用,过滤介质为超滤膜,在两侧压力差的驱动下,只有低分子量溶质和水能够通过超滤膜,从而达到净化、分离、浓缩的目的,因而超滤膜的超滤过程在本质上是机械筛滤过程。现有的超滤膜过滤设备的工作原理通常是将水从净水设备的一侧通入,水在压力作用下向设备的另一侧流动,流动过程中的水穿过超滤膜进而得到净化。这种设备在集成于小型的复合式净化装置内时会导致管路设计较为麻烦,不利于缩小净化装置的整体体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超滤膜过滤装置管路设计较为复杂,难以适用于家庭用小型净化装置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滤膜过滤装置,至少包括壳盖和外壳,所述壳盖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还包括超滤膜芯,所述超滤膜芯设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超滤膜芯内设有净水流道,所述壳盖上至少设有连通所述外壳内部的进水孔、净水出水孔和污水出水孔,所述超滤膜芯朝向所述壳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膜芯套,所述膜芯套上固定设有集水柱,所述集水柱内设有连通所述净水流道的集水柱通孔;所述超滤膜芯与所述壳盖之间设有超滤膜膜头,所述超滤膜膜头与所述超滤膜芯固定连接,所述超滤膜膜头上设有插入柱,所述插入柱插入所述集水柱内设置,且所述插入柱内设有分别连通所述集水柱通孔和所述净水出水孔的出水流道。

优选的,所述超滤膜膜头上环绕所述插入柱设有若干连通所述污水出水孔的污水流道。

优选的,所述壳盖上分别设有进水柱、净水出水柱、污水出水柱,所述进水孔设于所述进水柱内,所述净水出水孔设于所述净水出水柱内,所述污水出水孔设于所述污水出水柱内。

进一步的,所述壳盖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设有固定螺孔。

优选的,所述壳盖朝内一侧环绕所述出水流道分别设有外圈挡壁和内圈挡壁,外圈挡壁、壳盖以及所述超滤膜膜头共同围成进水腔,所述进水腔与所述进水孔连通;所述外圈挡壁、内圈挡壁以及超滤膜膜头围成壳盖污水腔,所述壳盖污水腔与所述污水储存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超滤膜膜头与所述壳盖的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超滤膜芯的背向所述壳盖的一侧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水盖,所述超滤膜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设有进水流道,所述进水流道与所述进水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整体结构简单,部件之间排布紧凑,更能够适应小型的家用净水装置的需求,且生产成本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且进水孔、净水出水孔以及污水出水孔位于同一侧,有助于布置合适的管路,使得家用净水装置的体积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的侧试图;

图3所示为沿图2a部剖切的剖视图;

图4所示为图3b部的局部视图;

图5所示为超滤膜芯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所示为超滤膜膜头其中一侧的示意图;

图7所示为超滤膜膜头另一侧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盖,11-进水孔,12-固定螺孔,13-净水出水孔,14-污水出水孔,15-进水腔,16-壳盖污水腔,21-进水流道,2-外壳,3-超滤膜芯,30-膜芯套,301-集水柱,31-净水流道,4-超滤膜膜头,401-外圈挡壁,402-内圈挡壁,41-插入柱,410-出水流道,42-污水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滤膜过滤装置,其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至少包括壳盖1、外壳2和超滤膜芯3,壳盖1与外壳2可拆卸式连接,超滤膜芯3固定设于所述外壳2内。其中,壳盖1上分别设有连通外壳2内部的进水孔11、净水出水孔13和污水出水孔14,水从进水孔11流入外壳2内部,再经过超滤膜芯3的过滤,净化后的水从净水出水孔13中排出,剩下的杂质从污水出水孔14中排出。

超滤膜芯3如图5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中带小孔的柱状物体仅作为超滤膜芯3的示意图,并不表示超滤膜芯3的具体结构,超滤膜芯3使用超滤膜技术制成,超滤膜作为一种现有技术,在此不多做赘述。超滤膜芯3内设有净水流道31,超滤膜芯3朝向壳盖1的一侧固定套接有膜芯套30,膜芯套30中固定设有集水柱301,集水柱301插入净水流道31内设置,且集水柱301内设有连通净水流道31的集水柱通孔302。经过超滤膜芯3过滤后的净水流入净水流道31,最终在水压作用下流进集水柱通孔302内。

所述超滤膜芯3和壳盖1之间设有超滤膜膜头4,超滤膜膜头4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6和图7所示,超滤膜膜头4上设有插入集水柱301内设置的插入柱41,插入柱41内设有分别连通所述集水柱通孔和所述净水出水孔13的出水流道410,集水柱301内的净水经过出水流道410后从净水出水孔13中排出。插入柱41与集水柱301刚好适配,插入柱41插入集水柱301内后,能够将净水与堆积于超滤膜膜头4与超滤膜芯3之间污水以及杂质进行分隔。

为了方便设计外壳2内水流的水路,壳盖1的内侧环绕所述净水出水孔13分别设有外圈挡壁401和内圈挡壁402,其中壳盖2、外圈挡壁401以及超滤膜膜头4共同围成进水腔15,进水腔15与进水孔11连通。超滤膜芯3与外壳2的内壁之间围成进水流道21,水从进水孔11入后流向进水腔15,之后再流入进水流道21,进水流道21内的水在水压作用下流过超滤膜芯3,经过过滤的水流进超滤膜芯3中间的净水流道31内。其余的杂质和污水被超滤膜芯3吸附,并向污水流道42移动。所述外圈挡壁401、内圈挡壁402以及超滤膜膜头4围成壳盖污水腔16,污水流道42连通污水储存腔32与壳盖污水腔16,污水流道42内排出的污水与杂质可以被储存于壳盖污水腔16内,必要时可以开启污水出水孔14以排出杂质和污水。

为了防止污水、净水以及未经过滤的水混杂,超滤膜膜头4与壳盖1的连接部位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现有的超滤膜芯3内部的净水流道31一般为贯通式设计,为了使得净水只能向壳盖1一侧流动,所述超滤膜芯3的下侧面上设有挡水盖,所述挡水盖使用防止水通过的材料制成,防止过滤后的净水向下流动。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