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压式自清洗滗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49257发布日期:2020-12-29 09:50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差压式自清洗滗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差压式自清洗滗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认的滗水器通常用于sbr及其相关衍生工艺。滗水器构造一般是由浮筒、堰槽、排水管、导轨、接头、动力装置、控制系统组成。设备运行通常依靠向浮筒或相关结构中注水或注气,调整设备重力与浮力的变化从而改变集水口高度完成后续滗水作业。优点是结构简单,滗水流量较大,便于控制;其不足是滗水深度不能满足池内滗水水深的要求,同时滗水水位的高程变化及不同工艺参数状态运行状况下的污泥沉降性优劣,会造成部分污泥通过滗水器流失,造成后端出水水质指标的恶化,而传统滗水器无法对此部分出水污泥进行再次处理,进而对水质检测造成较大波动并影响数据上传造成错误判断。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污泥通过滗水器流失,造成后端出水水质指标的恶化,而传统滗水器无法对此部分出水污泥进行再次处理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力式自清洗滗水器,该滗水器不仅能满足正常滗水要求,而且能对滗水中含有的污泥或杂质进一步过滤,提高出水水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差压式自清洗滗水器,涉及进水主管路和出水管路,进水主管路入口连接滗水器执行机构,进水主管路出口连接出水管路入口,所述进水主管路在滗水器执行机构后方依次安装有进水主管路电动阀门、差压式流量计及电动自清洗滤网,进水支管路与所述进水主管路并联设置,所述进水支管路入口设于进水主管路电动阀门与滗水器执行机构之间,所述进水支管路出口设于电动自清洗滤网与出水管路入口之间,所述进水支管路上安装有进水支管路电动阀门;所述出水管路上安装有出水管路电动阀门,且出水管路上旁通设置有排污管路,所述排污管路上安装有排污管路电动阀门;所述滗水器执行机构、进水主管路电动阀门、差压式流量计、电动自清洗滤网、进水支管路电动阀门、出水管路电动阀门及排污管路电动阀门分别与plc控制箱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差压式流量计与电动自清洗滤网之间为连锁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自清洗滤网包括滤网与电动执行器,所述电动执行器的输出轴与滤网边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为304不锈钢滤网,滤网孔径为5μm,滤网整体形状为漏斗状。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轴上设有滤网支撑杆,所述滤网支撑杆连接输出轴与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差压式流量计为孔板流量计。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主管路电动阀门、进水支管路电动阀门、出水管路电动阀门及排污管路电动阀门的电动阀门分别为电动蝶阀、电动球阀或电动闸阀,优选为电动蝶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常滗水器只设计有单条进水和单条出水管路,本实用新型的滗水器设有双进水、双出水管路,在滗水器进水主管路中并联一条同规格的支管路,在进水主管路与支管路中分别设置有电动蝶阀,通过切换阀门开关改变水流方向,水流进入主管路后首先通过差压式流量计,其对过流水流量进行瞬时和累计计数,随后水流通过电动自清洗滤网完成再次过滤净化,使水流中悬浮物含量降低3-5mg/l,最终完成再次过滤净化水质的功能,可以在满足滗水器正常使用功能且不做较大调整的基础上,再次净化水质提高出水水质指标;同时在出水口处分别设置出水管路与排污管路,水质合格的水从出水管路中排出,但在电动自清洗滤网进行自清洗过程中或系统调试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可通过排污管路排出,可防止污水与水质合格的水一同排出影响水质,能够在进水水质波动的情况下,作为应急过滤处理的最后一组保障设备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差压式自清洗滗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1的c-c剖视图;

图5是电动自清洗滤网的电动执行器正视图;

图6是电动自清洗滤网的电动执行器的输出轴仰视图;

图7是滤网结构正视图;

图8是滤网旋转90°后正视图;

图中:1-滗水器执行机构,2-进水主管路电动蝶阀,3-差压式流量计,4-电动自清洗滤网,5-进水支管路电动蝶阀,6-出水管路电动蝶阀,7-排污管路电动蝶阀,8-plc控制箱,9-进水主管路,10-进水支管路,11-出水管路,12-排污管路,13-电动执行器,14-输出轴,15-滤网,16-滤网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差压式自清洗滗水器,涉及进水主管路9和出水管路11,进水主管路9入口连接滗水器执行机构1,进水主管路9出口连接出水管路11入口,进水主管路9在滗水器执行机构1后方依次安装有进水主管路电动蝶阀2、差压式流量计3及电动自清洗滤网4,差压式流量计3与电动自清洗滤网4之间为连锁控制,电动自清洗滤网4包括滤网15与电动执行器13,电动执行器13的输出轴14与滤网15边框连接,通过输出轴14将滤网15安装于管路内,滤网15为304不锈钢滤网,滤网15孔径为5μm,滤网15整体形状为漏斗状,输出轴14上设有滤网支撑杆16,滤网支撑杆16连接输出轴14与滤网15;差压式流量计3为孔板流量计,进水支管路10与进水主管路9并联设置,进水支管路10入口设于进水主管路电动蝶阀2与滗水器执行机构1之间,进水支管路10出口设于电动自清洗滤网4与出水管路11入口之间,进水支管路10上安装有进水支管路电动蝶阀5;出水管路11上安装有出水管路电动蝶阀6,且出水管路11上旁通设置有排污管路12,排污管路12上安装有排污管路电动蝶阀7;滗水器执行机构1、进水主管路电动蝶阀2、差压式流量计3、电动自清洗滤网4、进水支管路电动蝶阀5、出水管路电动蝶阀6及排污管路电动蝶阀7分别与plc控制箱8信号连接,plc控制箱8内设置plc控制系统。

在使用过程中,进水通过滗水器执行机构1进入进水主管路9,此时进水主管路电动蝶阀2、差压式流量计3、电动自清洗滤网4、出水管路电动蝶阀6保持开启状态,进水支管路电动蝶阀5、排污管路电动蝶阀7维持关闭状态,差压式流量计3不间断由电动自清洗滤网4前后压差换算过水流量,并将流量数据转换为4-20ma电信号上传到plc控制系统中分析,进水再经过出水管路11排出,此状况为该设备正常运行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进水中的污染物会逐渐将电动自清洗滤网4中的滤网15的滤孔堵塞,此时通过差压式流量计3的流量在不断减小,当该流量数据低于正常运行流量设定值的70%并稳定保持小于等于该数据30s后,plc控制系统根据累计上传电信号进行分析,最终对电动自清洗滤网4发出旋转180°命令信号、出水管路电动蝶阀6发出关闭命令信号、排污管路电动蝶阀7发出开启命令信号;电动自清洗滤网4中电动执行器13的输出轴14带动滤网15完成180°反向旋转,由进水对滤网15进行反向冲洗,输出轴14与滤网15之间设置的滤网支撑杆16,可以在滤网15反向冲洗时保护滤网15不会因为进水的作用而发生变形,延长滤网15的使用寿命,滤网15的冲洗废水通过已经开启排污管路电动蝶阀7的排污管路12排出,单次冲洗时间由plc控制系统控制,单次冲洗时间不少于120s,且通过差压式流量计3的流量数值上升至正常运行流量设定值的95%并稳定保持大于等于该数据30s后,plc控制系统控制开启出水管路电动蝶阀6、关闭排污管路电动蝶阀7,此时电动自清洗滤网4单次反冲洗完毕,重新回到设备正常运行状态;

当差压式自清洗滗水器处于调试阶段或整体生化工艺系统处于调试阶段,需要采取人工就地控制时;此时,关闭进水主管路电动蝶阀2、开启进水支管路电动蝶阀5、关闭出水管路电动蝶阀6、开启排污管路电动蝶阀7,使调试进水经过进水支管路10及排污管路12排出,待工艺或设备正常运行后切换至正常运行状态;另外,当差压式自清洗滗水器在15min内电动自清洗滤网4中的滤网15旋转启动次数大于等于4次或24h内电动自清洗滤网4中的滤网15旋转启动次数小于等于1次时,判断为设备处于工作异常状态,首先发送设备异常报警型号,然后plc控制系统发出信号,关闭进水主管路电动蝶阀2、开启进水支管路电动蝶阀5、关闭出水管路电动蝶阀6、开启排污管路电动蝶阀7,然后等待设备厂家人员现场排查故障、设备检修,防止污水从出水管路11中排出,使出水水质指标更加稳定;

差压式流量计3与电动自清洗滤网4之间通过plc控制系统设置为连锁控制模式,当差压式流量计3与电动自清洗滤网4中任一装置关闭后,plc控制系统会控制另一装置自动关闭,可以对设备起到一个自动保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的作用。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