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排杂的工业污水净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60830发布日期:2021-04-14 00:04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排杂的工业污水净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排杂的工业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指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处理站的作用是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设施,在污水处理中,污水净化处理装置的应用逐渐广泛,污水净化处理装置的广泛应用使污水处理的速度越来越快,且污水净化后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使污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小,但是在工业污水处理过程中,由于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工业残渣,因此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对较大的残渣很难对其进行有效收集和清理,若使大量的工业残渣流入过滤装置内部,也会使过滤装置的内部造成损坏,降低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一般的工业废水排出时具有热量,若直接排放会增加热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排杂的工业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可以对工业残渣进行有效收集和清理,并且可以对工业废水中的热量进行有效利用,且可以降低热污染。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排杂的工业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集水箱、传送装置和废渣箱,所述传送装置位于集水箱的顶部,所述废渣箱位于集水箱的右侧,所述传送装置的两侧外表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集水箱的底部放置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内部贯穿有螺旋管,所述蓄水箱的左侧外表面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通过水管与螺旋管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废渣箱的左侧外表面中心处均通过短杆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废渣箱的右侧外表面同样设置有固定板,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外表面靠近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的外表面并固定连接有u型板,所述u型板的内部与废渣箱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废渣箱的内部底面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壁之间嵌设有过滤网板,所述废渣箱的底部连通有伸缩软管。
5.为了将集水箱和废渣箱内部的工业废水输送至蓄水箱的内部,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排杂的工业污水净化处理装置优选的,所述集水箱的底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和伸缩软管均通过水管与螺旋管的输入端连通。
6.为了方便抽放蓄水箱内部的生活用水,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排杂的工业污水净化处理装置优选的,所述蓄水箱的右侧外表面靠近顶部贯穿有传输管。
7.为了将蓄水管内部的水蒸气排出,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排杂的工业污水净化
处理装置优选的,所述蓄水箱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连通有排气管。
8.为了对工业废水的流向进行限制,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排杂的工业污水净化处理装置优选的,每两个所述支撑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右侧两个所述支撑腿的一侧外表面靠近顶部边缘处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引流板。
9.为了将传动装置上的粘附的残渣清理掉,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排杂的工业污水净化处理装置优选的,所述引流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刷板,所述刷板的顶部与传送装置的底部靠近一侧边缘处贴合。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排杂的工业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便于排杂的工业污水净化处理装置,传送装置上的传送带由滤网组成,可以有效将工业废水中的残渣与废水进行有效分离,通过废渣箱可以对残渣进行有效收集,通过废渣箱内部的过滤网板可以将收集的废渣中的工业废水滤出,通过电机带动废渣箱转动可以将废渣箱内部的残渣倒出,通过电动伸缩杆的辅助将废渣箱内部的工业残渣推出,使工业残渣的收集和清理更加方便。
12.(2)、该便于排杂的工业污水净化处理装置,通过将过滤后的工业废水通过水管和传送至蓄水箱的内部,工业废水通过蓄水箱内部的螺旋管在蓄水箱散热,蓄水箱内部的生活用水对工业废水上的热量进行吸收,吸收热量后的生活用水变热,可以用来洗澡或者烧水,使工业废水冷却,减少了热污染,并挨饿节约了热水成本。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送装置的侧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和过滤网板立体侧剖图。
17.图中:1、集水箱;2、传送装置;3、支撑腿;4、排气管;5、水泵;6、蓄水箱;7、螺旋管;8、传输管;9、伸缩软管;10、电动伸缩杆;11、支撑架;12、过滤网板;13、u型板;14、电机;15、固定板;16、废渣箱;17、刷板;18、引流板;19、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排杂的工业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集水箱1、传送装置2和废渣箱16,所述传送装置2位于集水箱1的顶部,所述废渣箱16位于集水箱1的右侧,所述传送装置2的两侧外表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所述集水箱1的底部放置有蓄水箱6,所述蓄水箱6内部贯穿有螺旋管7,所述蓄水箱6的左侧外表面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水泵5,所述水泵5的输入端通过水管与螺旋管7的
输出端连通,所述废渣箱16的左侧外表面中心处均通过短杆转动连接有固定板15,所述废渣箱16的右侧外表面同样设置有固定板15,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15的一侧外表面靠近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15的外表面并固定连接有u型板13,所述u型板13的内部与废渣箱16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废渣箱 16的内部底面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杆10,所述电动伸缩杆10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的内壁之间嵌设有过滤网板12,所述废渣箱16的底部连通有伸缩软管 9。
21.本实施方案中:集水箱1可以将过滤后的工业废水进行收集,传送装置2上的转送带采用滤网材质制成,传送装置2可以将工业废水中的残渣与工业废水中进行分离,且通过传送装置2可以将残渣传送至废渣箱16的内部,蓄水箱6内部储存的是生活用水,可以通过蓄水箱6内部的生活用水对工业废水进行降温,螺旋管7可以增加工业废水与蓄水箱6的接触时间,使工业废水能够较好的得到冷却,通过水泵5将工业废水从螺旋管7内抽出排放,水泵5采用qby型号,废渣箱16通过固定板15进行固定,电机14通过u型板13带动废渣箱 16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将废渣箱16内部的废渣倒出,电机14采用 ye3

112m

2型号,支撑架11的底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固定连接与连接板,电动伸缩杆10通过连接板与支撑架11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10可以通过支撑架11和过滤网板12将废渣箱16内部的残渣推出,电动伸缩杆10采用hb

dj805g型号,伸缩软管9具有伸缩功能,当电机14带动废渣箱16进行转动时,伸缩软管9可以伸开,可以不影响废渣箱16的转动。
22.具体的,集水箱1的底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和伸缩软管9均通过水管与螺旋管7的输入端连通。
23.本实施例中:集水箱1内部的工业废水以及废渣箱16内部的工业废水均通过水管连接输送至螺旋管7的内部。
24.具体的,蓄水箱6的右侧外表面靠近顶部贯穿有传输管8。
25.本实施例中:传输管8的低端延伸至蓄水箱6的内部底面,可以将蓄水箱6内部的热水抽出,并且通过传输管8可以对蓄水箱6的内部加水。
26.具体的,蓄水箱6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连通有排气管4。
27.本实施例中:排气管4可以将工业废水对生活用水加热后产生的水蒸气排出。
28.具体的,每两个支撑腿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9,右侧两个支撑腿3的一侧外表面靠近顶部边缘处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引流板18。
29.本实施例中:限位板19位于传送装置2的两侧,可以对工业废水中的残渣进行限位,防止偏移,引流板18位于集水箱1的顶部右侧边缘处,可以使传送装置2的右端流出的水通过引流板18流入集水箱1的内部。
30.具体的,引流板18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刷板17,刷板17 的顶部与传送装置2的底部靠近一侧边缘处贴合。
31.本实施例中:刷板17可以将传送装置2上粘附的残渣刷掉,防止残渣将传送装置2上的滤网堵塞。
32.使用时,当需要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时,将工业废水排放在传送装置2上,滤网材质制成的传送带可以将工业废水中的残渣与废水进行分离,废水通过重力流入集水箱1的内部,残渣通过传送装置2进入废渣箱16的内部,过滤的废水通过水管进入螺旋管7的内部,
废渣箱16内部空出的部分水分通过伸缩软管9和水管进入螺旋管7的内部,水泵5带动工业废水在螺旋管7的内部流动,使工业废水的温度得到冷却,当需要对废渣箱16内部的废渣清理时,启动电机14,电机14通过u型板13带动废渣箱16转动,使废渣箱16内部的残渣倒入运输车内,废渣箱16转动结束之后,启动电动伸缩杆10,使电动伸缩杆10通过支撑架11和过滤网板12将废渣箱16内部的残渣推出即可,防止废渣箱16内部有垃圾残留。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