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虾类养殖尾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12026发布日期:2022-02-12 15:1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虾类养殖尾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虾类养殖尾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以经济价值较高的虾类为对象,进行人工饲养生产的行业,养殖方式采用池塘养殖、港湾养殖和网箱养殖等,也有采用鱼、虾、贝等混养的方法养殖,在虾类养殖时,水中产生大量虾排泄物。
3.但是现有的在虾类养殖过程中不能对水中的杂质进行定期的清理净化,容易对池中鱼虾的健康产生影响,直接排出池外的尾水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也会对该区域的水源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虾类养殖尾水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虾类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分布且通过连接管连通的过滤池、混合池和絮凝池以及平流沉淀池,平流沉淀池的下端面安装有杀菌池。过滤池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盘,过滤盘的内部安装有四个呈环形分布的滤板,过滤盘的左侧壁贯穿开设有开口,过滤盘的左上方设置有呈倾斜放置的气缸,气缸的输出端贯穿开口并延伸至过滤盘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刮板。
6.絮凝池的内部安装有两个过滤板,两个过滤板将絮凝池分隔形成了三个腔体,三个腔体的内部均安装有三个折板。平流沉淀池内部的底端安装有两个抽泵,两个抽泵的上端面均连通有抽污管,两个抽污管的另一端均贯穿平流沉淀池的上端面并延伸至平流沉淀池的上方且连通有排污管。
7.为了使尾水与絮凝剂充分混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虾类养殖尾水处理装置优选的,混合池的上端面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混合池的上端面并延伸至混合池的内部且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搅拌片。
8.为了起到杀菌消毒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虾类养殖尾水处理装置优选的,杀菌池内部的上端面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杀菌池的右侧与平流沉淀池的右侧之间连通有输送管。
9.为了将过滤盘过滤的杂质集中收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虾类养殖尾水处理装置优选的,过滤盘的外壁安装有集屑腔,集屑腔的下端面连通有排杂管,排杂管的另一端贯穿过滤池的下端面并延伸至过滤池的下方。
10.为了使絮凝剂与尾水混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虾类养殖尾水处理装置优选的,混合池上端面的左侧连通有进料口。
11.为了将处理后的水顺利排出杀菌池,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虾类养殖尾水处理装置优选的,过滤盘的上端面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另一端贯穿过滤池的上端面并延伸至过滤池的上方,杀菌池的右侧连通有排液管。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种虾类养殖尾水处理装置,通过过滤池、混合池和絮凝池以及平流沉淀池可对虾类养殖尾水进行过滤、混合和絮凝以及沉淀,且通过杀菌池可实现对尾水的杀菌消毒。具体将尾水抽取至过滤盘内,使过滤池后方的马达带动滤板转动,进而可使滤板在转动的同时将过滤盘内的杂质过滤,使杂质停留在滤板的上端面,进而可启动气缸,使气缸带动刮板移动,从而可将停留在滤板上端面的杂质刮落掉入集屑腔内。
14.2、该种虾类养殖尾水处理装置,通过絮凝池实现尾水内杂质的絮凝,具体当水流进入絮凝池内,使水流依次穿过多个折板,且通过水流方向水流速度的不断变化,使水中絮凝体颗粒相互碰撞,凝聚形成大的絮凝体,经过絮凝反应后的水进入平流沉淀池内,使水平缓流动。且流动的过程中水中的絮凝体由于重力可缓慢沉入平流沉淀池的底部,且不断堆积形成污泥,通过抽泵抽取污泥至抽污管内,再由排污管排出即可。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虾类养殖尾水处理装置结构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池剖面图。
17.图中,1、过滤池;101、进水管;102、集屑腔;103、过滤盘;104、开口;105、滤板;106、气缸;107、刮板;108、排杂管;109、连接管;2、混合池;201、电机;202、搅拌片;203、进料口;3、絮凝池;301、过滤板;302、折板;303、腔体;4、平流沉淀池;401、抽污管;402、排污管;403、抽泵;5、杀菌池;501、紫外线杀菌灯;502、输送管;503、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19.请参阅图1-2,一种虾类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分布且通过连接管109连通的过滤池1、混合池2和絮凝池3以及平流沉淀池4,平流沉淀池4的下端面安装有杀菌池5。过滤池1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盘103,过滤盘103的内部安装有四个呈环形分布的滤板105,过滤盘103的左侧壁贯穿开设有开口104,过滤盘103的左上方设置有呈倾斜放置的气缸106,气缸106的输出端贯穿开口104并延伸至过滤盘103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刮板107。
20.絮凝池3的内部安装有两个过滤板301,两个过滤板301将絮凝池3分隔形成了三个腔体303,三个腔体303的内部均安装有三个折板302,平流沉淀池4内部的底端安装有两个抽泵403,两个抽泵403的上端面均连通有抽污管401,两个抽污管401的另一端均贯穿平流沉淀池4的上端面并延伸至平流沉淀池4的上方且连通有排污管402。
21.本实施例中:通过过滤池1、混合池2和絮凝池3以及平流沉淀池4可对虾类养殖尾水进行过滤、混合和絮凝以及沉淀,且通过杀菌池5可实现对尾水的杀菌消毒。具体将尾水抽取至过滤盘103内,使过滤池1后方的马达带动滤板105转动,进而可使滤板105在转动的
同时将过滤盘103内的杂质过滤,使杂质停留在滤板105的上端面,进而可启动气缸106,使气缸106带动刮板107移动,从而可将停留在滤板105上端面的杂质刮落。
22.通过絮凝池3实现尾水内杂质的絮凝,具体当水流进入絮凝池3内,使水流依次穿过多个折板302,且通过水流方向水流速度的不断变化,使水中絮凝体颗粒相互碰撞,凝聚形成大的絮凝体,经过絮凝反应后的水进入平流沉淀池4内,使水平缓流动。且流动的过程中水中的絮凝体由于重力可缓慢沉入平流沉淀池4的底部,且不断堆积形成污泥,通过抽泵403抽取污泥至抽污管401内,再由排污管402排出即可。
23.混合池2的上端面安装有电机201,电机201的输出端贯穿混合池2的上端面并延伸至混合池2的内部且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搅拌片202。启动电机201,使电机201带动搅拌片202转动,促使尾水与絮凝剂充分混合。
24.杀菌池5内部的上端面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501,杀菌池5的右侧与平流沉淀池4的右侧之间连通有输送管502。通过紫外线杀菌灯501产生紫外线光对尾水照射,从而起到杀菌消毒的效果,通过输送管502可将平流沉淀池4内部上方的清水通过阀门抽取至杀菌池5内杀菌。
25.过滤盘103的外壁安装有集屑腔102,集屑腔102的下端面连通有排杂管108,排杂管108的另一端贯穿过滤池1的下端面并延伸至过滤池1的下方。通过集屑腔102可将过滤盘103过滤的杂质集中收集,再由排杂管108排出过滤池1。
26.混合池2上端面的左侧连通有进料口203。将絮凝剂可通过进料口203投入混合池2内,从而与尾水进行混合。
27.过滤盘103的上端面连通有进水管101,进水管101的另一端贯穿过滤池1的上端面并延伸至过滤池1的上方,杀菌池5的右侧连通有排液管503。通过将进水管101与外部管道连接,进而可使需要处理的水进入过滤盘103内,通过排液管503可将处理后的水顺利排出杀菌池5。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29.首先将进水管101与外部管道连接,使尾水流入过滤盘103内,接着使马达带动滤板105顺时针转动,同时启动气缸106,使气缸106带动刮板107移动进入过滤盘103。当其中一个滤板105转动至刮板107的下端面时,可通过气缸106带动刮板107将停留在滤板105上端面的杂质刮落,由开口104掉落在集屑腔102内,再通过排杂管108排出。其次通过连接管109将过滤后的水抽取至混合池2内,同时通过进料口203向混合池2内投入絮凝剂,再启动电机201,使电机201带动搅拌片202转动,促使尾水与絮凝剂充分混合,使水中产生絮凝体颗粒。水流进入絮凝池3内,且依次穿过多个折板302,使水中絮凝体颗粒相互碰撞,凝聚形成大的絮凝体,经过絮凝反应后的水进入平流沉淀池4内,且流动的过程中水中的絮凝体由于重力可缓慢沉入平流沉淀池4的底部,且不断堆积形成污泥,通过抽泵403抽取污泥至抽污管401内,再由排污管402排出。同时通过输送管502可将平流沉淀池4内部上方的清水通过阀门抽取至杀菌池5内,使紫外线杀菌灯501产生紫外线光对尾水照射,从而进行杀菌消毒,最后将处理好的尾水由排液管503排出。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